35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

35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

黑龙江省青年农场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患者护理方法的改进和改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心内科患者35例,用已经改进的护理方法对这些患者进行观察记录,记录下护理方法改进后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35例患者中,33例对护理方法表示满意,有2例患者对于新的操作方法不适应,无一例差错和纠纷。满意度为94.2%。结论:我院35例患者33例表示对改进后的护理方法非常满意。在对内科心脏患者的护理时,护理工作的安排应该科学、有规律。以患者为主,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不断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帮助心内科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心内科;改进;效果

前言:心内科疾病是当今社会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方法的改进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越来越成受到医院的重视。心内科疾病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身体较虚弱,因此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护理方法的改进,是医院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负责任的表现。提高护理质量,不但能够更好的服务患者,也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是医院专业与否的具体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资料

35例患者均是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出来的。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7-86岁,平均69.4岁。冠心病7例、心绞痛7例、心律失常5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伴发高血压病4例,高脂血症3例、脑血管疾病1例,糖尿病3例。

1.2护理方法

1.2.1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

心内科患者年龄大,体质差,病情重,变化快,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科室。由于心内科的患者年龄大部分较大,且病情的变化快,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增加感染的危险。故病房内要注意保持清洁、安静和舒适,创造一种温馨的人性化环境。同时实施保护患者隐私的环境,由于心内科患者的各项检查治疗较多,有时做各项侵入性操作时要暴露患者隐私,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要征求患者的意见,维护患者的自尊,以体现出对患者人格的尊重。

1.2.2药物的使用

用药方面,护士应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将早晨空腹服、餐前服、餐中服、餐后服、睡前服的药物分别按时送给患者服用,并亲自照顾服下。药物治疗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如:用药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用药的速度不能自行随意调节。做好用药前的准备,严格掌握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执行医嘱,加强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此外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等情况。

1.2.3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发展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服务内容,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通过晨会提问、业务讲课、疾病护理查房等形式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心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识,掌握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护士对心血管疾病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避免发生医患冲突,也应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疗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以及对个别案例进行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总结护理措施中的不足,充分认识护士的职责和权利。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时刻牢记在心内科护士心中,处处关心患者、同情、体贴患者,态度诚恳,语言亲切,耐心倾听患者的疾病痛苦和需求,各项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患者感官的刺激,分散患者对身体疼痛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心理的恐惧。人性化护理强调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注重对患者实施人文的关怀,注重与患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科室应根据护理部及科内制度严格考核护士,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医院、护理部、科室的规章制度,护士职责、护理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临床护理差错预防等,提高护士热爱本职工作和服务意识。

1.3效果评价

察并记录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实施后,心内科患者的治愈情况和好转情况。选择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作为本研究的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护理效果分为以下几个等级:①显效:患者临床体征基本消失;②好转:患者临床体征明显缓解;③无效:患者临床体征无改善或甚至恶化。护理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和对住院环境的满意程度。

2.结果

35例患者中,33例患者对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表示满意,2例患者对操作熟练度有异议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表示满意满意率达94.2%。无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

3.讨论

护理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心内科的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复杂,患者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耽误自身的治疗,因此,临床的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和需要,进行针对性、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我们不但要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为护士创造一个专业化的环境。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护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念,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避免了护患摩擦,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护理操作中的失误,减少医疗纠纷的生。本研究中,根据心内科的实际情况,结合医院整体的护理宗旨,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总结和讨论,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优化和改进护理工作措施并进行实施。结果中,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且满意度明显提高。

4.结语:心内科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体质虚弱。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需要照顾。因此院方应该尽量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作为护士,也应该耐心细致的对待每一位病人,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兰艳,刘云良.对心内科护士长管理策略的思考[J].西南军医,2008,10(6):162-163.

[2]刘淑红.浅谈心内科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9):266.

标签:;  ;  ;  

35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