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国报告文学论文_郭志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世纪中国报告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报告文学,中国,新世纪,报告,文学,鲁迅,文学理论。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郭志云[1](2019)在《新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百年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创作丰硕的实绩相比,理论研究方面的极不相称有目共睹。新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相关学术团体持续发挥作用,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拓宽。在理论研究者们的创新求变下,学理性论着论文不断推陈出新。并且,随着高校硕博士论文的较多涉猎,报告文学的文体独立性渐被认同。成绩的背后,理论话语体系尚未建构,深度研究仍需着力;理论研究学者匮乏,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加强;理论研究与现实创作多有脱节,报告文学创作实践饱受争议等不足依旧是困扰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最大的难题。(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福林,韩松[2](2017)在《构图第叁世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报告文学和散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文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重要文学体裁,其中的旅行写作更是愈发受到当代学者的关注。本文聚焦有关第叁世界的现代中国游记,将其理解为五四后期的现代中国作家对时间与空间的重构,旨在实现个体与集体的身份认同。首先,本文追溯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旅行写作传统,它肇始于《山海经》,从强调闲适审美情趣的纯文学形式,经由徐霞客、顾炎武、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不同尝试,发展到现代世界的寓言式修辞。其次,本文以司马文森和杨朔的游记为代表文本,结合相应的社会历史语境,集中讨论了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游记的特点,即作家通过异国经验来构建自我认同。最后,本文指出,该时期旅游文学为当时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方式,并通过对"第叁世界"的描写呈现了一种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景观。(本文来源于《跨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俞曼[3](2014)在《浅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与文学的渊源由来已久,而相对于纯粹的体育小说、体育诗歌来说,体育报告文学作为具备真实性和文学性的文体,在探索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整个过程里,是一股无法忽略的文学力量,它的流变过程从一个侧面映衬了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体育报告文学既有报告文学普遍性的艺术特征,也有其反映体育题材的特殊性,是同时具有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艺术性地描写体育情境中的人,或人在体育情境中发生的事件为题材的一种文学文体。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以及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体育报告文学以其特殊的文体,兼顾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文学表现形式,从客观角度全面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也从侧面勾勒出了中国体育在90年代后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迎来了创作的巅峰,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然而,随着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体育报告文学却与这发展迅速的大环境相反,呈现了数量减少、受众群体消失、以及专业性缺乏等滑坡现象。在探索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整个过程里,透过对体育报告文学发展过程的梳理和分析,概括其大致发展阶段,理解体育报告文学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价值,分析概括体育报告文学发展流变的背景和原因,透过反思和分析,同时为我国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而言,颇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拟透过“体育报告文学”这一视角,对其自70年代后至今整个发展流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探索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概述、代表性作品分析、体育报告文学与中国体育事业相互关系、体育报告文学本身对于中国社会及体育事业的价值、体育报告文学产生流变原因、以及体育报告文学现状及未来发展之展望这六个值得深思的命题。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从体育报告文学本源介入,分析体育报告文学形成背景,理清体育报告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后的发展过程。第二部分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展现体育报告文学所体现的中国体育精神和所带来的社会反思。第叁部分从体育的发展与体育报告文学的契合与启示入手,分析体育发展从不同角度影响着体育报告文学的流变,透过体育报告文学的核心价值观,重点阐述体育报告文学的流变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启示。第四部分对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流变原因进行探讨,从体育存在的社会环境、体育的社会功能以及读者观念意识的转变、体育报告文学的创作群体与素材叁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第五部分对体育报告文学显现出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文学与体育融合缺乏平台,文学的功能渐娱乐化、对于体育报告文学的认识和观念存在偏差、读图时代的到来,对读书产生巨大的挑战、读者心理变化对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存在客观影响、体育报告文学独特的文体形成限制这几个方面。第六部分对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从增进网络化发展趋势、加强与奥林匹克文化和大众体育的融合、做好宣传工作、建立相关保障制度、为体育和文学创设交流机会和平台、迎合读者心理变化这几方面等建议。为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同时以体育报告文学为核心的文学创作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文学保障和艺术支持,使中国体育报告文学走进大众,走向专业。(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5-01)

刘浏[4](2014)在《史论融合 追求卓越——评《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一文中研究指出章罗生的论着《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采用复式的叙述结构、史论融合的表达方式,概括了中国报告文学"从冲突到融合"、"从两极到中介"、"从一体到多元"的发展脉络,提出了报告文学文体性质的"新五性"以及"审美文化复合体"的新评价。针对中国百年文学史重虚构而轻纪实的不公状况,论着重视"报告文学学"的建立,以呼吁百年文学史的"重写"。(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周淼龙[5](2013)在《报告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重大收获,是章罗生先生出版了他潜心研究多年的《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这值得为作者贺,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界贺,为未来的报告文学学科贺!这是一部报告文学研究的集大成力作,富创见新着。45.5个印张,84万多字,这是中国自有报告文学创作与理论以来,100年间体量最大、份量最重(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3年05期)

王泉[6](2012)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西藏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们回顾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时,总会感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激荡。而西藏题材的报告文学作为一种以西藏为背景的写作,在体现时代主旋律的精神内核的同时,也表现出雪域文化的神秘性和浪漫风格,为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紧跟时代步伐的报告文学(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评论》期刊2012年05期)

丁晓原[7](2011)在《报告文学,回到现实大地的行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一○年纪实文学》序》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化倾向是新世纪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明显特征。参加二○一○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的终评,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种倾向的印象。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入围的历史题材比例之高,既反映了这一题材类型的作品总量较大,也表示了鲁迅奖(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1年01期)

塞音[8](2010)在《新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事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叙事学在西方己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多个流派,研究范围也从文学拓展开去,开始关注各类叙事。随着近几年我国本土叙事学研究掀起新的高潮,运用叙事理论研究报告文学开始得到报告文学批评界的认可,并出现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总结来看,国内运用叙事学对报告文学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一作品的片面分析上,特别是对于名家之作给予较为全面的解读,其中挖掘报告文学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承担依然是重点。对新世纪报告文学进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中国报告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成就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世纪以来,报告文学作品频频引起社会震动和再思考,并不是偶然、个别的现象,而是报告文学遵循其自身内在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其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对新世纪报告文学进行叙事学研究,透视中国当前纪实叙事文学的叙事特点,这对深化并扩展报告文学叙事学研究有积极意义。结构主义叙事学大师热奈特将叙事分为叁个层面,即故事、叙事(文本)、叙事行为。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拟以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结构为理论框架,研究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叙事内容、文本表层结构与建构叙事文本的方式,以总结其叙事特点。本文正文第一部分是对新世纪报告文学叙事视角的研究。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对叙事的视角有一定的限制,但正是这种限制才使得叙事视角成为报告文学的一种重要的叙事语言,而不同的视角运用会有不同的审美效果。第二部分是对新世纪报告文学叙事时间的研究。叙事视角侧重在于事件呈现的角度,而叙事时间则侧重事件的文本呈现和社会现实中的差距,在这种差距具体会体现在时序、时距和叙事频率叁个方面。第叁部分是对新世纪报告文学叙事结构的研究。和前两个部分相比较,叙事结构是更为宏观的叙事分析,报告文学作为一种叙事文学话语,其叙事是以一定的方式来组织的,它的叙事结构也会形成一些模式。这部分议论中,除了涉及到传统的以线型来区分的结构模式,还会总结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常用到得叁种结构模式,即横向全景式结构、集合式结构和纵向分析式结构,这叁种结构模式各有长短之处,并不是报告文学叙事的万能模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0-04-15)

梁多亮[9](2007)在《新世纪报告文学的新贡献——评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民调查》不啻是对新世纪报告文学的拯救,而且还从全面深刻地反映“叁农”问题,作品的批判精神与作家的战士品格以及运用多种文体的表现形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深刻度等方面作出了新贡献。(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王锺陵[10](2006)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之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总的历程,是从茅盾所期望的小说化路子折向夏衍《包身工》那种“论文式的‘报告文学’”的写法。其理论的发展,是从与相关文体的比较中,辩识其特征,到围绕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矛盾,特别对能否适度虚构与合理想象的问题,展开长期的论争,最终走到因否定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而无法认识这一文体的地步。实践进一步揭示,报告文学是散文中时代感最强的写人记事并可以直接加入作者议论的一种文体。它的本质特征是史实性,它可以由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作一定程度的延伸。(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06年06期)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告文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重要文学体裁,其中的旅行写作更是愈发受到当代学者的关注。本文聚焦有关第叁世界的现代中国游记,将其理解为五四后期的现代中国作家对时间与空间的重构,旨在实现个体与集体的身份认同。首先,本文追溯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旅行写作传统,它肇始于《山海经》,从强调闲适审美情趣的纯文学形式,经由徐霞客、顾炎武、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不同尝试,发展到现代世界的寓言式修辞。其次,本文以司马文森和杨朔的游记为代表文本,结合相应的社会历史语境,集中讨论了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游记的特点,即作家通过异国经验来构建自我认同。最后,本文指出,该时期旅游文学为当时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方式,并通过对"第叁世界"的描写呈现了一种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景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郭志云.新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综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9

[2].罗福林,韩松.构图第叁世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报告文学和散文[J].跨文化研究.2017

[3].俞曼.浅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的发展流变[D].扬州大学.2014

[4].刘浏.史论融合追求卓越——评《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

[5].周淼龙.报告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中国报告文学新论:从新时期到新世纪》[J].云梦学刊.2013

[6].王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西藏书写[J].扬子江评论.2012

[7].丁晓原.报告文学,回到现实大地的行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一○年纪实文学》序[J].当代作家评论.2011

[8].塞音.新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事模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9].梁多亮.新世纪报告文学的新贡献——评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0].王锺陵.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之变迁[J].学术月刊.2006

论文知识图

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6)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7)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3)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4)郑州大学鉴定验收项目(5)

标签:;  ;  ;  ;  ;  ;  ;  

世纪中国报告文学论文_郭志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