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氮化论文_李九江,黄彩云,王娜,张振全,吴春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还原氮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氮化,石墨,纳米,氧化碳,合成气,粉体,脱盐。

还原氮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九江,黄彩云,王娜,张振全,吴春亮[1](2019)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FeV_xN_y)合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氧化二钒、石墨粉、铁粉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推板窑中制备生产氮化钒铁铁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仪(EDS)和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等分析手段对合金产品的物相组成、断面形貌和元素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叁氧化二钒和铁粉配比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碳粉配比量的增加,碳粉配比对高钒合金中V、N含量影响不大,对Fe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低钒合金中N含量几乎没影响,反而对V、Fe含量影响很大;在反应过程中铁粉做为催化剂及黏结剂使用。(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9年06期)

戴大伟,桑绍柏,李亚伟,张文辉,徐义彪[2](2019)在《还原剂复合方式对高岭土还原氮化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还原剂及还原方式对高岭土还原氮化过程的影响,实现高岭土的高附加值利用。以高岭土细粉、金属铝粉、单质硅粉和炭黑为主要原料,采用碳-铝还原(试样CA)、碳-硅还原(试样CS)、碳-铝-硅共还原(试样CAS)的方法制备含氮化合物粉体,通过XRD和SEM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碳-硅复合方式,碳-铝及碳-铝-硅复合方式还原能力更强;还原剂复合方式及反应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共同影响了高岭土的还原氮化反应进程。硅、铝及碳同时引入有利于在1 400~1 500℃条件下将高岭土转化为含氮物相。试样CAS经1 500℃热处理后的主要物相为Si_4Al_2O_2N_6。(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杨依帆,蒋明学,马龙斌[3](2019)在《气氛对TiO_2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反应气氛对TiO_2碳热还原氮化反应产物相的影响,以电极石墨和锐钛矿型钛白粉为原料,分别在nTi∶nC为1∶2. 1、1∶3、1∶4的配碳量下配料,在1 550 K的反应温度下分别进行流动氮气、空气中埋碳、流动氮气中埋碳叁种不同气氛下的碳热还原氮化反应。依据热力学计算得出的Ti-C-O-N体系不同相的稳定存在区域,并利用SEM、EDS和XRD等研究了产物的化学矿物组成、微观组织形貌,以探讨气氛对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流动氮气中埋碳的气氛下反应时,较之目前常见的流动氮气、空气中埋碳等气氛下的反应更彻底,氮化率更高,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反应条件。在流动氮气中埋碳的气氛下反应时,n_(Ti)∶n_C=1∶3为反应的最佳配碳量,此时的试样表面生成了TiN_(0. 93)、Ti(C_(0. 4),N_(0. 6))等钛族非氧化物。(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赵世强[4](2019)在《氨气还原氮化五氧化二钒制备V(N,O)粉体与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氨气还原五氧化二钒(V2O5),在773~873 K下成功地制备V(O,N)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热重力分析(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化学分析和比表面积(BET)等材料表征方法,分析了V2O5还原成V(O,N)过程中的物相和形貌演变.根据XRD,XPS和化学分析结果,最终产物应为V(O,N);钒源的物相转变顺序依次为:V2O5→VO2→V4O7→V2O3→V(O,N).另外,还研究了氨还原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发现除了VN颗粒看上去似乎是由无数个小的VN晶粒组成外,VN颗粒的尺寸和形状与V2O5几乎保持相同.(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马晨,侯朋飞,康鹏[5](2019)在《氮化钴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是一种潜在的解决全球变暖的途径,但是仍有许多挑战.本文报道了使用氮化钴在水溶液中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通过对比不同煅烧温度及气氛合成的催化剂表明氮掺杂对催化活性的提高至关重要.其中700-Co_(5.47)N/C展现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在较低的电势-0.7 V(vs. RHE)下,一氧化碳的电流密度达到9.78 mA·cm~(-2).另外,通过改变电解电压,CO/H_2的比例能在1:3到3:2之间调节. 91 mV·dec~(-1)的Tafel斜率表明形成表面吸附的CO_2~(·-)中间体是CO_2表面还原的决速步骤,而氮化策略可以增加表面碱性位点的数量,从而稳定还原的中间体,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本文来源于《电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朱萌萌,李国华,张雪明,翟佳欣,甘思平[6](2019)在《氮化硼纳米片负载纳米Cu_2O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级氧化亚铜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但较差的稳定性使其应用受限。本研究采用简单可控的抗坏血酸液相还原及气氛焙烧法,制备了一种兼具高催化活性与催化稳定性的Cu_2O/BNNSs-OH负载型催化剂,其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水相变提供的"推–拉"作用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为载体,液相还原反应体系pH=11时,抗坏血酸向Cu~(2+)滴定制备的Cu_2O纳米颗粒(2~7 nm)为活性组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拉曼(Raman)光谱仪等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_2O纳米粒子不但高度分散于载体表面, BNNSs对Cu_2O还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避免其被氧化成CuO。将Cu_2O/BNNSs-OH应用于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反应中,该催化剂表现出同贵金属类似的高催化活性, 5次重复利用后的转化率仍高达90%。(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徐瑞,吴跃东,张国华[7](2019)在《镁热还原叁氧化二钒和氮气氮化制备高纯度氮化钒(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氧化钒(V_2O_3)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制备高纯度氮化钒(VN)粉末。首先,在873 K、Ar气氛中通过镁热还原反应将V_2O_3还原,得到V和MgO的混合物;然后,在1473 K、N_2气氛中对样品进行氮化;最后,通过酸浸获得高纯度的VN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相变和形貌演变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VN粉末的总体形貌保持初始V_2O_3粉末的形貌。通过酸浸除去MgO后,可以得到多孔VN颗粒,其氧含量为0.178%(质量分数)。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获得含有少量氧且不含碳的高纯度VN粉末。(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08期)

徐颜军,徐泽海,孟琴,沈冲,侯蕊[8](2019)在《新型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碳复合纳滤膜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性能石墨烯基复合膜的制备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但是石墨烯基纳滤膜在脱盐中水通量较低,限制其在脱盐中的应用。采用聚多巴胺(PDA)改性聚砜(PSF)膜为基膜,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超薄氮化碳(uCN)纳米片通过真空抽滤法在基膜表面自组装制备新型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碳复合纳滤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研究uCN添加对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考察不同uCN添加比例、rGO用量及压力复合纳滤膜性能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在100mg·L~(-1)的rGO中添加uCN为20 mg·L~(-1)时所制备的rGO/uCN复合纳滤膜不仅保持良好盐离子截留率(对Na_2SO_4截留率85.86%,对NaCl截留率30.17%),且水渗透系数是rGO膜的2.15倍(88.50 L·m~(-2)·h~(-1)·MPa~(-1))。(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茅茜茜,徐勇刚,毛小建,张海龙,李军[9](2019)在《碳热还原氮化法结合泡沫前驱体制备超细氮化铝粉体(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使用改良的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超细氮化铝粉体。以γ氧化铝和蔗糖作为铝源和碳源,先预处理制备成多孔泡沫,再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氮化铝粉体。反应过程和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SEM和TEM确定。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整个反应过程不存在氧化铝的相转变。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γ-Al2O3颗粒被无定型碳包裹,从而抑制了γ-Al2O3到α-Al2O3的相转变。泡沫的多孔结构促进了氮气的扩散和反应副产物的释放,使得最低反应温度降低至1450℃。SEM结果表明得到的氮化铝颗粒粒径大约为50nm。本研究合成的氮化铝粉体可用于制备高热导氮化铝陶瓷。(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邢毓成,李镇江,范晓彦[10](2019)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相氮化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脱盐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备了以氧化石墨烯为基体的rGO/g-C_3N_4复合膜,系统研究了光催化还原时间、GO与g-C_3N_4质量比及GO沉积密度等工艺参数对复合膜脱盐性能的影响,优选出rGO/g-C_3N_4复合膜成膜工艺条件;并基于优选工艺所制备复合膜研究了NaCl溶液浓度对复合膜脱盐性能的影响,为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时间为30h,GO与g-C_3N_4的质量比为6∶1,GO沉积密度为477.7mg·m~(-2)时制备的rGO/g-C_3N_4复合膜对NaCl溶液的脱盐性能最佳;复合膜对NaCl截留率和溶液通量均随NaCl溶液浓度降低而升高,对浓度为0.01mol·L~(-1)的NaCl溶液,截留率达到61.1%。(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还原氮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不同还原剂及还原方式对高岭土还原氮化过程的影响,实现高岭土的高附加值利用。以高岭土细粉、金属铝粉、单质硅粉和炭黑为主要原料,采用碳-铝还原(试样CA)、碳-硅还原(试样CS)、碳-铝-硅共还原(试样CAS)的方法制备含氮化合物粉体,通过XRD和SEM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碳-硅复合方式,碳-铝及碳-铝-硅复合方式还原能力更强;还原剂复合方式及反应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共同影响了高岭土的还原氮化反应进程。硅、铝及碳同时引入有利于在1 400~1 500℃条件下将高岭土转化为含氮物相。试样CAS经1 500℃热处理后的主要物相为Si_4Al_2O_2N_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还原氮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九江,黄彩云,王娜,张振全,吴春亮.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FeV_xN_y)合金[J].矿冶.2019

[2].戴大伟,桑绍柏,李亚伟,张文辉,徐义彪.还原剂复合方式对高岭土还原氮化反应的影响[J].耐火材料.2019

[3].杨依帆,蒋明学,马龙斌.气氛对TiO_2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影响[J].耐火材料.2019

[4].赵世强.氨气还原氮化五氧化二钒制备V(N,O)粉体与机理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9

[5].马晨,侯朋飞,康鹏.氮化钴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英文)[J].电化学.2019

[6].朱萌萌,李国华,张雪明,翟佳欣,甘思平.氮化硼纳米片负载纳米Cu_2O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J].无机材料学报.2019

[7].徐瑞,吴跃东,张国华.镁热还原叁氧化二钒和氮气氮化制备高纯度氮化钒(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8].徐颜军,徐泽海,孟琴,沈冲,侯蕊.新型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碳复合纳滤膜制备及其性能[J].化工学报.2019

[9].茅茜茜,徐勇刚,毛小建,张海龙,李军.碳热还原氮化法结合泡沫前驱体制备超细氮化铝粉体(英文)[J].无机材料学报.2019

[10].邢毓成,李镇江,范晓彦.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相氮化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脱盐性能[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一33碳热还原氮化过程形成的510薄...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在不同温度下碳热还原氮化后试...℃条件下锆英石添加量对石英碳热~#...1450℃碳热还原氮化试样的EDXA...1450~1550℃氮化后试样FCS、FC、FS中...

标签:;  ;  ;  ;  ;  ;  ;  

还原氮化论文_李九江,黄彩云,王娜,张振全,吴春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