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策略研究

初中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策略研究

(内蒙古通辽市新世纪学校,028000)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它对于一个人的艺术功底的要求很高,而艺术功底的高低往往又表现在一个人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上。形象思维是一个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如果一个人缺乏形象思维,那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空间就比较有限。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践。

关键词:美术;教学;形象思维

课改后美术课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利用美术设计课程,达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交融

初中美术设计课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人们不断更新、变化、发展的审美观念相适应。它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精神。与传统的以素描、色彩、图案为基础的设计方法相比,它大大前进了一步:那富有哲理性的高度概括和推理性的思维方法以及有秩序的组织结构和感性的审美相结合,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转变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把代表逻辑思维的理科知识与代表形象思维的美学感受巧妙地传授给学生,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分阶段、分年龄进行培养,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一)初级阶段———欣赏为主开阔眼界

很多艺术家都能够在艺术的领域将作品完美的与看似理性的科学相结合,比如印象派画家对光的运用就超越了物理学,从美学的角度展现色与光的构成:莫奈最先使观者从单纯的色彩本身感受到欢愉,修拉创造出以纯粹的色彩小点排布构图的手法,高更用色彩表现情绪,梵高赋色彩以活力,塞尚用色彩取代了线条、阴影和透视原理;又如毕加索的画面中出现了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的情形;再如达利画出了数学家提出的四维立体空间。再看我们现在各式各样的现代设计,小到文具、装饰品,大到汽车飞机,都反映出艺术家与科学家相通的一面,反映出任何设计如果没有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感性的艺术表达都没办法完美,没有想象与创新也不可能达到那么高超的艺术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欣赏阶段让学生充分欣赏和感受大师的作品,从直观中了解到美术设计的真谛,从而开阔眼界,增加兴趣,提高创造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二)表现阶段——尝试绘画初步设计

1.对色彩的感知。

初一年级《美丽的色彩》一课是引导学生对色彩感知不断深化的内容,它在教学方法和课堂实践中虽然与小学学习的内容不同,但因为在低等的色彩构成学习中,教师往往只是通过讲述三原色及色彩的三要素,利用色相、明度、纯度色阶的变化训练学生的感觉,结果学生只是像做机械的化学实验,激发不起更高的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在初中的色彩课练习中,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对一年四季的感觉,如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丰收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出不同季节的不同色彩感觉,然后出示春、夏、秋、冬的色彩构成作品,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如用一套色来描述一个季节。这样学生便可以从理性的角度对色彩进行诠释,同时还能启发他们去发掘同类型的课堂作业,例如用色彩表现自己的心情,或者表现一首乐曲的感觉等等。要求画面不能出现具体形象,一定要用抽象的色彩和几何形体表达,初步锻炼学生的抽象表现能力。之后还可以安排同学们欣赏冷抽象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引导他们通过研究分析,了解到这正是卓越地运用了数学和几何学来表现自己超形表现的东西,是用颜色、线条、节奏感等方面达到高度均衡的杰作,并启发学生通过以一定的数学比例绘制一幅仿蒙德里安的习作,以达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高度统一,让学生在创新中体会快乐。

2.对设计的尝试。

初二年级《艺术与科学》一课着重体现了设计课程中的思维的全面性,是之后所有设计课程的统领。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应考虑到初二年级学生的操作能力,课堂作业以绘画形式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强调设计在实施制作中要注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要求。

美术设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设计某种物品。在这一阶段,艺术设计首先获得的是一些必然的前提,逻辑思维的作用就是以这些命题为基础,进行反复推论得出最终的目的。我们可以对一把椅子的设计为例说明。在设计椅子之前,设计者获得了如下信息:人们需要这样一种物品:A.可以满足“坐”的需求;B.这种物品必须让人在生理上感到舒适;C.此物品应符合一类人的文化心理;D.这一物品须被安置在恰当功能空间中。根据以上的规定,学生通过讨论会得出要设计这样一种物体结论:可以支撑物体承重、符合人体工程学、造型色彩美观又具备实用。在这种理性思考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掌握较为清晰、明确的设计目的,以便通过形象思维活动随后将其转化为设计方案。在作业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根据以上的学习完成设计手绘稿,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三)制作阶段——动手制作完成作品

初三第一学期的美术课程中有大量的设计课程,如《钟表设计》、《台灯设计》等,都可以结合物理课等理科学科进行教学。在制作成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从形态各异的作业成品中可以看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发挥。

在组织学生上,布置《钟表设计》一课的作业时,由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钟表表芯,包括电池、表针等零件,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可用的材料进行制作,成品要达到具有真正钟表的功能,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学生们进行了严谨的构思之后,开始绘制效果图,最后搜集材料,制作完成。经过启发,学生们的作业异彩纷呈:有的用家里的废旧布料进行缝制,把表芯嵌在其中,再填充海绵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钟表;有的利用旧光盘作为钟表的表盘,加上自制的底座,效果出众,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台灯设计》一课的作业可以结合物理知识进行综合创作。教师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加工,再加上电池、电线、开关和小灯泡制作成一个真正的迷你台灯。经过试验,学生对这一课内容更加感兴趣,这个小小的制作看似简单,但只有合理安排电线、开关等材料,结合自己找到的废旧材料材质特点,才能达到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总结:

形象思维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美术教学则是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学科。美术能够促进学生两个脑半球思维功能的交互反应和创造心理的觉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标签:;  ;  ;  

初中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