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牵引论文_吴新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动力牵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合动力,变流器,牵引车,串联式,动力,系统,算法。

混合动力牵引论文文献综述

吴新红[1](2018)在《混合动力动车组牵引及辅助变流器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牵引及辅助变流器系统是动车组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直接决定了列车的牵引传动控制性能以及车上用电负载是否能安全可靠运行。介绍了我国首列混合动力动车组的牵引及辅助变流器系统,包括变流器的系统结构、系统控制功能、网络控制及故障诊断功能等,分析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基本功能。完成了多异性动力源接入的混合动力牵引及辅助变流器样机研制,可为我国谱系化动车组技术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熊演峰,余强,闫晟煜,王恒凯[2](2018)在《基于GIS/GPS的混合动力牵引车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基于GIS/GPS的混合动力牵引车应用动态规划算法的计算量,提出采用牛顿迭代法将前方运动轨迹按坡度变化聚合归类,通过可变步长缩短运算时间,提高动态规划算法的时效性。结果表明:在同一路段、运行时间相当的前提下,该算法使具备可预见行驶功能的混合动力牵引车油耗降低了4.8%,最大规划用时不超过0.2 s,满足了整车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李昂,严兵,王惟丹[3](2018)在《混合动力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混合动力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的研发背景及技术要求、结构、设计、仿真验证和试验验证等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8年10期)

李振,喻剑,孙燕[4](2018)在《混合动力公铁牵引车驾驶意图识别模型建立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确定了混合动力公铁牵引车以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加速踏板变化率作为驱动意图识别参数后,本文进行了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意图识别模型构建,并建立了相关的模糊控制器。通过仿真结果分析,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公铁牵引车性能提供了支撑条件。(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18期)

张军民,刘晓光,侯新英[5](2018)在《500t混合动力公路铁路两用牵引车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研制适合地铁检修段、轻轨检修段和国铁动客车检修基地使用且满足不落轮镟床镟切加工时移动车辆需求的公路铁路两用牵引车。该车动力类型为混合动力,主传动方式为直交电传动,制动方式为机械制动和电制动,整车控制为微机控制,车辆操作方式为司机室驾驶操作和远程遥控操作。(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8年02期)

周伟[6](2018)在《并联型混合动力牵引车侧向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测试并联型混合动力牵引车侧向稳定性时,车辆加速情况下,车辆质心侧偏角及横摆角速度易发生变化,导致传统单一控制稳定性差。文中以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为探究目标,通过联合控制策略对车辆侧向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构建车辆四自由度数学模型,分析混合动力牵引车力学特性,以车辆HSRI轮胎模型为基础构建车轮二自由度双轨模型,对车辆侧向稳定控制进行分析,在考虑车辆加速不稳定状态情况下,通过控制车辆横摆角速度及质心侧偏角两个变量,实现联合控制策略,对车辆轨迹及动力进行控制以完成车辆侧向稳定性分析。实验证明,通过运用联合控制策略可实现对车辆的侧向稳定控制。(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01期)

熊演峰,余强,李川,闫晟煜[7](2017)在《基于工况特征的混合动力牵引车动力系统构型与参数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牵引车实际工况特征,分析了混合动力功能需求、政策法规及成本构成,提出P2构型适用于混合动力牵引车型并开展参数匹配,利用仿真软件AVL-Cruise建立了整车性能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动力系统新增成本在全生命周期内可通过节油收回,同时混合动力系统具有部分替代缓速器功能、延长制动蹄片等易损件寿命、满足驾驶员家居用电需求等特点。(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邹白苏,刘永江,何良,范荣辉[8](2017)在《HX_N6型大功率混合动力内燃机车牵引变流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阐述了HX_N6型大功率混合动力内燃机车牵引变流器的研制背景以及主电路、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技术特点,并对该牵引变流器的关键器件、冷却系统进行选型设计。地面试验和装车考核证明,该牵引变流器完全能够满足整车的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机车电传动》期刊2017年06期)

张焕俊[9](2017)在《采用混合动力的船舶机舱牵引变流器监控网络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混合动力逐渐成为船舶动力变革的趋势。牵引变流器是混合动力船舶的核心设备,在船舶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监控网络对变流器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本文研究牵引变流器、监控网络以及CAN网络的组成原理和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动、静态CAN网络调度算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CAN网络调度算法,提高了监控网络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7年14期)

鲁植雄,侯辛奋,邓晓亭[10](2017)在《串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驱动系统设计匹配与牵引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拖拉机的动力性,设计了一种后轮轮毂电机独立的驱动系统。[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各驱动部件的参数设计与匹配方法,提出以犁耕工况下的牵引力、牵引效率及运输工况下的爬坡度、最大载质量作为该驱动系统的动力性能评价指标,并搭建试验台进行测试。[结果]分析可知:该串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在纯电动驱动模式下可提供的最大牵引力为8 775.1 N,牵引效率为0.82~0.86,最大爬坡度可达40.2%,在坡度为0、4%、8%、12%的路面行驶可承受的最大载质量分别为9 088.2、5 408.8、3 569.1、2 465.3 kg;在混合动力驱动模式下可提供的最大牵引力可达8 115.2 N,牵引效率为0.60~0.85,最大爬坡度可达37.3%,在坡度为0、4%、8%、12%的路面行驶可承受的最大载质量分别为8 516.0、5 027.4、3 283.1、2 236.4 kg。[结论]该驱动系统在两种驱动模式下均可满足较大耕深的犁耕作业要求,适应较大坡度的大载质量运输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混合动力牵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基于GIS/GPS的混合动力牵引车应用动态规划算法的计算量,提出采用牛顿迭代法将前方运动轨迹按坡度变化聚合归类,通过可变步长缩短运算时间,提高动态规划算法的时效性。结果表明:在同一路段、运行时间相当的前提下,该算法使具备可预见行驶功能的混合动力牵引车油耗降低了4.8%,最大规划用时不超过0.2 s,满足了整车应用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动力牵引论文参考文献

[1].吴新红.混合动力动车组牵引及辅助变流器系统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2].熊演峰,余强,闫晟煜,王恒凯.基于GIS/GPS的混合动力牵引车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技术.2018

[3].李昂,严兵,王惟丹.混合动力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冷却系统技术研究[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8

[4].李振,喻剑,孙燕.混合动力公铁牵引车驾驶意图识别模型建立与仿真[J].内燃机与配件.2018

[5].张军民,刘晓光,侯新英.500t混合动力公路铁路两用牵引车研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8

[6].周伟.并联型混合动力牵引车侧向稳定性研究[J].科技通报.2018

[7].熊演峰,余强,李川,闫晟煜.基于工况特征的混合动力牵引车动力系统构型与参数匹配[J].汽车技术.2017

[8].邹白苏,刘永江,何良,范荣辉.HX_N6型大功率混合动力内燃机车牵引变流器[J].机车电传动.2017

[9].张焕俊.采用混合动力的船舶机舱牵引变流器监控网络研究与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2017

[10].鲁植雄,侯辛奋,邓晓亭.串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驱动系统设计匹配与牵引试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基于能量管理的混合动力轿车牵引力控...一5稳态相电流实验波形效率特性曲线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空载线反电势波形马克混合动力牵引车

标签:;  ;  ;  ;  ;  ;  ;  

混合动力牵引论文_吴新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