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期课程论文_霍江涛,赵先柱,陈俊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床前期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课程,美国,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医学院校,学校,医学生。

临床前期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霍江涛,赵先柱,陈俊国[1](2003)在《医学专业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当今世界的医学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近年来 ,各国医学教育界都在根据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 ,不断地对本国的医学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以保证培养的医学人才能不断满足变化着的社会需求。改革的重点是临床前期的课程设置。临床前期指(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期刊2003年12期)

霍江涛[2](2003)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加迅猛。新的学科、新的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空间,新的医学理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学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医学的发展状况及整个医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变迁在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应得到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如终身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素质教育理论给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往“叁段式”教学(基础、临床、实习)模式,学科间彼此脱节、重复,缺乏整体优化和灵活性;基础与临床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医学生认知结构的迁移。在基础阶段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基础知识遗忘过多,所以,必须打破“老叁段”模式,实施临床前期课程与临床课程教学是其中的一种积极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加基础与临床的“双向渗透”,使基础教育阶段有临床教育,临床阶段有基础教育。因此,为迎接医学科学的发展给医学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素质培养和加强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进行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本研究范围定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一部分:理论基础。对课程及临床前期课程的概念进行基本界定;通过文献分析提出临床前期课程主要模式及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教育医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总结,奠定了本研究课程论和教育医用心理学理论基础;设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程序。第二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深入研究对医学科学发展以及医学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国外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的现状,对国内四所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前期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国内目前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现状。通过以上研究,指出临床前期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第叁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研究分析了我国医学教育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并以此为依据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WP=6>的特点,初步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目标体系。对19名专家、129名教师、17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Ridit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目标体系,共19项目标。对新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目标体系进行专家咨询,得出专家对该课程目标体系的意见权重;提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认真分析四所医科大学课程计划,初步筛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与目标交互效应分析矩阵,进行相关专家的咨询。使用Excel软件对该矩阵进行分析,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体系。(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03-05-01)

贺加,Dr,DianeHeestand[3](2000)在《美国医学院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现状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 2 1世纪社会对医师的要求 ,美国医学院协会选定 2 3所医学院校作为实施医学院培养目标研究的基地。在这些医学院校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 ,教学改革的重点为临床前期课程改革。主要做法为临床前期以学科综合课程为主 ,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 ,临床前期教学大量溶入临床内容 ,以及加强医学生能力培养等(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期刊2000年06期)

临床前期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加迅猛。新的学科、新的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医学科学的发展空间,新的医学理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学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医学的发展状况及整个医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变迁在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应得到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如终身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素质教育理论给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往“叁段式”教学(基础、临床、实习)模式,学科间彼此脱节、重复,缺乏整体优化和灵活性;基础与临床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医学生认知结构的迁移。在基础阶段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基础知识遗忘过多,所以,必须打破“老叁段”模式,实施临床前期课程与临床课程教学是其中的一种积极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加基础与临床的“双向渗透”,使基础教育阶段有临床教育,临床阶段有基础教育。因此,为迎接医学科学的发展给医学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素质培养和加强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进行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本研究范围定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一部分:理论基础。对课程及临床前期课程的概念进行基本界定;通过文献分析提出临床前期课程主要模式及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教育医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总结,奠定了本研究课程论和教育医用心理学理论基础;设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程序。第二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深入研究对医学科学发展以及医学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国外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的现状,对国内四所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前期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国内目前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现状。通过以上研究,指出临床前期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第叁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研究分析了我国医学教育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并以此为依据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WP=6>的特点,初步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目标体系。对19名专家、129名教师、17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Ridit统计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目标体系,共19项目标。对新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目标体系进行专家咨询,得出专家对该课程目标体系的意见权重;提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认真分析四所医科大学课程计划,初步筛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与目标交互效应分析矩阵,进行相关专家的咨询。使用Excel软件对该矩阵进行分析,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床前期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霍江涛,赵先柱,陈俊国.医学专业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趋势[J].医学与哲学.2003

[2].霍江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前期课程设置研究[D].第叁军医大学.2003

[3].贺加,Dr,DianeHeestand.美国医学院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现状及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

论文知识图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结构...%临床前、临床、公共卫生、文科和选修课...2 实验教学内容 3 级结构示意图《医学影像学》教材数字课程页4促进基础...《医学影像学》教材数字课程页4促进基础...

标签:;  ;  ;  ;  ;  ;  ;  

临床前期课程论文_霍江涛,赵先柱,陈俊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