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仿真论文_方伟,方君,徐涛,张兵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战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空战,建模,视距,分配,航炮,近距,目标。

空战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方伟,方君,徐涛,张兵强[1](2019)在《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态势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态势评估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提取影响空战战术及机动决策的不同因素,采用非参量法构建超视距空战仿真态势评估模型;其次针对模型中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人层次分析法与熵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克服了层次分析法仅凭单个专家意见带来的知识缺失及主观偏好等不足。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更准确、有效的计算出空战仿真中双方兵力间的态势优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10期)

李诗昊,刘昊雨,张云飞[2](2018)在《二对一超视距空战仿真及效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战斗机超视距空战的作战方法,构建了雷达、导弹和战斗机的功能模型,以及空战各阶段的作战流程。以战斗机损失比来分析结果,采用2k因子法设计和统计了战斗机隐身性能、导弹射程、战斗机数量、信息共享等因素的影响。当战斗机的RCS较低,使得敌方雷达探测距离显着降低,导弹的发射距离显着低于其射程时,导弹射程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其对空战结果的影响将小于RCS;战斗机之间有信息共享相对于无信息共享情况,红/蓝损失比平均提高61%;信息共享可以增加空战优势,提高己方战斗机群的打击效率。(本文来源于《飞机设计》期刊2018年01期)

方君,张立民,徐涛,张兵强[3](2017)在《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策略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视距空战仿真中敌机策略的识别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案例的策略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包含假定的对手任务目标、观测数据、策略等内容的案例库,采用相似度计算选择与新的观测相似的案例库子集,并计算策略概率分布来识别对手策略。实验证明,相比与常规的基于案例推理方法,在案例中增加敌机任务目标提高了策略识别准确率,并且在假定敌机目标不正确时,能修复错误假定并进行策略识别,改善了基于案例策略识别方法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谢俊洁[4](2016)在《空战仿真中的目标分配与火力分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战目标分配与火力分配对于提高作战效能极为重要,因此,在空战仿真中,有必要对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当前研究目标分配问题的主流思路是基于智能优化算法求解,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但均难以保证同时满足求解速度快、结果稳定且脱离局部最优陷阱。另一方面,传统的火力分配求解方法也难以真正凑效,近年来一些智能优化算法用于解决空战火力分配,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局部最优、“早熟”现象和收敛速度过慢等问题依旧难以较好解决。因而,在空战仿真研究中,提出能够快速得到稳定且利于缓解局部最优问题的结果的目标分配与火力分配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空战目标分配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Q-learning算法的目标分配方法,此部分主要贡献如下:1)利用强化学习算法的全局探索学习能力,定义一定的回报函数,保证了探索目标分配方案时追求全局最优的导向,相比以往方法,降低了目标分配求解时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2)引入e-贪心算法,使其在求解速度与脱离局部最优两个方面得到较好权衡,并将e-贪心算法中的相关参数用单调函数代替以加快收敛速度,大幅度提高了求解效率。针对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空战火力分配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空战威胁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火力分配决策模型,进而提出基于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空战火力分配的方法流程,此部分主要贡献如下:1)通过对空战火力分配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角度威胁函数、距离威胁函数、速度威胁函数和能力威胁函数,用于评估敌机对我机威胁程度,继而构造火力分配决策模型,为得到最优火力分配方案提供了模型基础;2)分别提出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求解火力分配的方法流程,并从求解火力分配的效果和效率两个角度对两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蚁群算法能更好地避免局部最优,且收敛速度较快。(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01)

嵇亮亮,叶玲[5](2015)在《基于Vega Prime的叁维空战仿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军事领域,可视化仿真可以用于模拟作战指挥、研制新式武器、战术训练等,应用非常广泛。为了实现叁维空战的视景仿真,本研究采用Multi Gen Creator建立了战机及导弹模型,并利用Vega Prime的Lynx工具建立了ADF文件,模拟了导弹发射及爆炸等特效,然后与模型对象进行关联,最后采用MFC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2VS4叁维空战仿真。(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5年14期)

车竞,钱炜祺,和争春[6](2015)在《基于矩阵博弈的两机攻防对抗空战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矩阵博弈法是空战决策的主要方法之一。考虑了7种基本机动动作,根据攻击和逃避两大基本原则,分别计算了空战双方的支付函数,建立了各自的支付矩阵,采用矩阵博弈方法对红蓝双方的空战进行了攻防对抗仿真。最后以两架F-16战斗机的空战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5年02期)

王晓光,章卫国,李广文,刘志君,邱岳恒[7](2014)在《基于改进两步裁定法的无人机超视距空战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人机超视距空战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两步裁定的仿真方法。将空战威胁函数融入到无人机的易损性评估之中,并利用整个机群的易损性来计算无人机群的先敌发射率;在损耗计算方面,以具体的每一架无人机的损耗代替整个无人机机群的损耗,从而实现损耗的具体化,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两步空战裁定。随后,将离散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引入到无人机空战决策的目标分配当中,用以解决无人机协同多目标攻击遇到的NPhard问题。最后进行了无人机超视距空战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4年04期)

雷祥,黄安祥,李劲松,冯晓文[8](2013)在《基于Skyline的空战仿真数据叁维可视化回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空战仿真数据进行叁维可视化回放,直观逼真地还原空战仿真过程,为用户了解空战过程中任意时刻、任意视角和任意目标的信息提供交互工具,对研究空战有着重要意义。设计了基于Skyline的空战态势叁维可视化回放实现方法,并对空战仿真数据的压缩存取、目标的动态加载、标牌显示、带轨迹变化的态势拖放等实现方法,实现了数据的叁维可视化回放,并有效提高了态势回放效率。(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吴文海,张楠,周思羽,孔繁峨,叶希贵[9](2012)在《基于航炮的近距空战仿真结束判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进当前基于航炮的近距空战仿真中过于简化的结束判定方法,首先分析了航炮攻击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空战中各个因素对航炮攻击的影响分析,构建了航炮攻击效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仿真结束判定方法。在不同空战想定条件下,对新方法和传统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新仿真结束判定方法准确、实用,更能有效检验机动决策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2年06期)

姚剑[10](2012)在《基于状态图的空战仿真决策模型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战决策模型是空战仿真的驱动,作为虚拟飞行员驾驶战斗机在复杂的空战环境中执行作战任务。虚拟飞行员的作战能力直接影响仿真对抗结果,决策模型的准确性也将直接影响仿真过程和结果的可信度。研究空战决策建模方法并建立准确的决策模型对于空战仿真具有重要意义。状态图作为描述系统行为重要的形式体系,将系统运行过程划分成区分明显的状态及其转移,支持模块化和层次化建模。本文以空战仿真为背景,研究空战决策建模方法和实现技术,根据空战过程阶段性明显且阶段切换的事件/条件确定,提出基于状态图的空战决策模型设计方法,并采用脚本语言实现决策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空战仿真的领域特征和现有的典型空战仿真系统决策建模机制分析出发,建立了基于物理-信息-认知域划分的空战仿真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战仿真决策建模总体设计;(2)从决策角度设计并实现空战决策接口框架,为空战仿真决策提供物理域、信息域及认知域的接口支持;(3)基于状态图建立空战仿真决策模型框架,将空战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并定义阶段之间的切换事件与条件,对典型阶段的空战决策进行详细建模;(4)针对基于状态图的决策模型实现的需要对脚本技术框架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状态图元模型到脚本语言的映射,在此基础上定义状态图到脚本的转换规则,根据转换规则将空战决策状态图模型转换为脚本语言;(5)设计典型的空战仿真想定对决策建模方法和决策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2-11-01)

空战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一种战斗机超视距空战的作战方法,构建了雷达、导弹和战斗机的功能模型,以及空战各阶段的作战流程。以战斗机损失比来分析结果,采用2k因子法设计和统计了战斗机隐身性能、导弹射程、战斗机数量、信息共享等因素的影响。当战斗机的RCS较低,使得敌方雷达探测距离显着降低,导弹的发射距离显着低于其射程时,导弹射程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其对空战结果的影响将小于RCS;战斗机之间有信息共享相对于无信息共享情况,红/蓝损失比平均提高61%;信息共享可以增加空战优势,提高己方战斗机群的打击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战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方伟,方君,徐涛,张兵强.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态势评估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9

[2].李诗昊,刘昊雨,张云飞.二对一超视距空战仿真及效能分析[J].飞机设计.2018

[3].方君,张立民,徐涛,张兵强.超视距空战仿真中的策略识别[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7

[4].谢俊洁.空战仿真中的目标分配与火力分配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5].嵇亮亮,叶玲.基于VegaPrime的叁维空战仿真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

[6].车竞,钱炜祺,和争春.基于矩阵博弈的两机攻防对抗空战仿真[J].飞行力学.2015

[7].王晓光,章卫国,李广文,刘志君,邱岳恒.基于改进两步裁定法的无人机超视距空战仿真[J].飞行力学.2014

[8].雷祥,黄安祥,李劲松,冯晓文.基于Skyline的空战仿真数据叁维可视化回放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3

[9].吴文海,张楠,周思羽,孔繁峨,叶希贵.基于航炮的近距空战仿真结束判定方法[J].飞行力学.2012

[10].姚剑.基于状态图的空战仿真决策模型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HLA下空战仿真系统组成图空战仿真曲线(双方决策机动)1 当前空战仿真实体建模策略一5一对一空战仿真结果红蓝双方空战仿真场景面向服务的空战仿真系统

标签:;  ;  ;  ;  ;  ;  ;  

空战仿真论文_方伟,方君,徐涛,张兵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