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脱水论文_陈超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燥脱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燥,干燥机,文物,干燥塔,桨叶,聚结,含水率。

干燥脱水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锋[1](2019)在《柿饼干燥中脱水脱涩及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月柿被称为“中华名果”,2015年广西全区产量超过97万吨,30%被用于柿饼加工。现有的人工干制柿饼缩短了柿饼干燥时间、降低了天气微生物的影响,但仍存在加工原料选择粗放无规范、加工工艺理论依据缺乏、柿饼残留涩味且涩味判定仅通过感官评价等问题。因此本文对柿饼加工原料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柿饼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人工干制过程柿饼的脱涩规律,构建柿饼干燥中可溶性单宁预测模型,并采用近红外技术对柿饼涩味进行快速检测,为优化人工干制柿饼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柿饼加工原料特征研究分析不同成熟度原料柿加工前后基本成分变化及柿饼外观品质,发现成熟度7-8的月柿更适合加工。对比不同采摘时间、不同产地原料柿的可溶性单宁、糖度、水分含量,发现随采摘时间推迟单宁含量、水分含量逐渐下降;不同产地同一成熟度月柿其单宁、糖度、水分差异较大;对比原料柿的基本物理参数,发现原料柿个体物性差异显着,变异系数最小为2.21%,最高达到48.22%。(2)柿饼热风干燥动力学的研究:研究温度、单果大小、装载量对柿饼干燥特性的影响,并拟合了干燥曲线方程。结果表明:柿饼干燥时间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随单果大小、装载量的增大而增加;柿饼干燥分为加速、第一降速与第二降速叁个干燥阶段;柿饼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单果大小、装载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干燥模型对比发现Page模型拟合度最高,验证系数R2=0.99,均方根误差RSME=0.03。(3)柿饼干燥中脱涩规律研究:研究温度、初始单宁含量、干燥速率及含水量对干制过程中柿饼可溶性单宁含量的影响,发现干制温度(35-55℃)越高脱涩时间越短;初始单宁含量越低脱涩时间越短,但低于一定的浓度时,脱涩时间不受初始单宁含量影响;干燥速率对脱涩具有促进作用,但干燥速率过快会导致柿饼脱涩不完全现象的发生;水分含量越高柿饼脱涩时间越短,低于45%含水量的柿饼不易脱涩。以温度、初始单宁含量、干燥时间与水分含量作为网络输入,可溶性单宁为网络输出,建立了4-6-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其中训练集相关系数为0.966,网络模型预测相关系数达0.93(4)柿饼可溶性单宁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柿饼含水量进行定性预判,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1-VR)为0.913,交互验证误差(SECV)为0.188,预测模型的判断正确率达85.50%-95.65%。不同含水量柿饼在PCA空间上具有明显空间分布。因此,优选35%含水量的柿饼建立可溶性单宁的可见近红外定量定性模型。定量模型交互验证系数(1-VR)为0.878,交互验证误差(SECV)为0.105,预测相关系数为0.865,预测标准误差(SEP)为0.125;定性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83,交互验证误差(SECV)为0.2036,预测模型的判断正确率达72.22%-88.89%。(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玥,唐朝生,吕超,王鹏,荣德政[2](2019)在《干燥脱水过程中纤维加筋固化淤泥的强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淤泥是一种天然含水率高且力学性质极差的固体废弃物,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快速脱水和增强可以实现淤泥资源化和高效利用。选取离散短丝聚丙烯纤维作为加筋材料,水泥和粉煤灰作为固化材料,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了纤维加筋固化淤泥在干燥路径中强度的变化,并分析了干燥过程中不同目标含水率状态(分别为45%,40%,35%,30%,25%,20%,15%,10%和5%)和纤维掺量(0~0.8%)对加筋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纤维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固化淤泥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且强度值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优纤维掺量为0.1%;(2)干燥脱水过程中,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减小近似于线性增加,破坏形式由塑性破坏逐渐向脆性破坏过渡,而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试样的脆性破坏,提升试样的韧性;(3)纤维加筋对固化淤泥强度的贡献随含水率的减小而逐渐增加,根本原因是纤维—淤泥界面作用力在低含水率条件下能得到更佳的激发。(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贾锋伟[3](2019)在《利用干燥机对纤维素溶液脱水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作为储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逐渐被人们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纤维素综合利用的研究。由于传统的利用纤维素的方法均通过其衍生化反应,该过程大都是污染比较严重,能耗较高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离子液体物理溶解纤维素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而这其中就不可避免的要遇到物料脱水的问题。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聚合物的脱挥机理以及各种螺杆挤出脱挥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对同向旋转双螺杆干燥机的脱挥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利用桨叶双螺杆干燥机和TEX型双螺杆挤出对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进行脱水效果的分析及脱水过程中纤维素聚合度的变化。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桨叶双螺杆干燥机夹套温度、转动频率、物料填充率叁因素对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初步脱水的影响。其次,通过查阅干燥脱水这方面的资料,根据干燥脱水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总结分析双螺杆干燥机的脱水规律。本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干燥机脱水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别调节干燥机的螺杆组合,主机车速,喂料频率,12区的加热温度,真空口的真空度,得到不同水分的黏胶,通过对实验所得数据的对比分析双螺杆干燥机真空热脱水的规律,并寻找最佳的数据组合。(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3-23)

王飞[4](2019)在《一种新型水溶性单体聚合-冷冻干燥联用法在饱水木质文物脱水定型应用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饱水木质文物脱水定型技术保护的定型效果、操作周期以及环保经济性,本研究以田螺山遗址、河姆渡遗址和茅山遗址出土的3种饱水木材试样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以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反应物的单体聚合-冷冻干燥联用法的研究。首先在水体系中选取不同比例的AM和NVP在水溶液中聚合,并根据聚合和冷冻前后的体积变化率控制在±5%以内的标准进行聚合体系的筛选。然后选取其中5组符合条件的聚合体系对3种饱水木材进行脱水定型处理,当在聚合体系中AM和NVP的质量分数总和不高于7.5%时,经单体聚合-冷冻干燥联用法处理后的试样的尺寸变化率可控制在±5%以内,达到良好的脱水定型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旭,李文峰,何泽威,王帧红,田艮兰[5](2018)在《干燥温度及超声波预处理对茎瘤芥热风脱水和复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榨菜加工过程中,茎瘤芥的脱水时间超过20 d。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热风干燥使茎瘤芥脱水时间从传统方法的20 d显着减少至80 min。此外,随着热风干燥温度的增加,干燥时间缩短,干燥速度加快。然而,超声预处理并不能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大幅度地促进茎瘤芥菜水分的传质。随着超声波预处理功率的提高,初始水分含量和干燥时间增加,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复水能力下降。无论如何,Modified Page模型提供了最适茎瘤芥热风脱水曲线。结果表明,热风干燥作为一种潜在的缩短干燥时间和提高复水品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茎瘤芥菜的脱水处理。(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8年24期)

赵媛媛[6](2018)在《天然气干燥脱水技术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践,总结了我国天然气常见的传统干燥脱水技术的应用方式和特点,同时,以新型天然气干燥脱水技术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实践可知,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技术的不足,提高作业质量。(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36期)

张琼,胡东波[7](2018)在《饱水木质文物的风冷干燥脱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出土饱水木质文物因其降解严重、含水率较高,容易在脱水过程中出现不可逆的收缩变形以及开裂现象,从而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饱水木质文物脱水方法的研究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为探究风冷冷冻法对饱水木质文物脱水的效果,以一批无法复原的出土饱水木质文物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材种、含水率、基本密度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后,使用一台风冷电冰箱在-18℃条件下对样品进行了风冷干燥脱水处理,记录脱水时间和脱水效果,并分析了该方法的传质传热特点,证明了风冷干燥法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干燥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并且具有对文物干预小、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为饱水木质文物的脱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杜玮瑶,李远志,蔡国富,陈菲,陈佩[8](2018)在《荔枝脱水干燥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荔枝除了美味可口外,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因为新鲜荔枝的贮藏时间很短,极容易于发生变质,对贮藏条件要求也很高。若将荔枝脱水干燥制成荔枝干,不仅可以保持新鲜荔枝的风味和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荔枝的贮藏时间,提高荔枝的附加价值。通过总结荔枝干燥的先进技术(热泵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热泵联合干燥),对这些先进干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8年21期)

吴爽,储宇,王洋[9](2018)在《减压干燥塔真空脱水在柴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低凝柴油产品的含水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特别是北方炼厂的柴油加氢装置冬季生产-35#低凝柴油组分含水量频频超标,影响出厂产品的质量,给公司经济效益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改善低凝柴油产品的质量,如何能脱除柴油产品中的微量水,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阐述了聚结器脱水技术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并设计了减压干燥塔真空脱水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范怡,邹振东,李瑞利,吴晓芳,邱国玉[10](2018)在《基于减压脱水干燥装置的高浓度切削液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改进减压脱水干燥装置,改善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切削液废水的处理与回收工艺,以期达到污水零排放和资源化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减压脱水干燥装置对废水中总悬浮物的平均去除率超过99.38%,对油脂类(n-HEX)、BOD5、CODMn、总氮、总磷、铜和锌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7%,96.67%,98.64%, 81.28%, 99.33%, 98.69%和99.79%。另外,结合臭氧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本装置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气味小,噪音少,不需要添加大量化学药剂,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地处理高浓度切削液废水。(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干燥脱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淤泥是一种天然含水率高且力学性质极差的固体废弃物,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快速脱水和增强可以实现淤泥资源化和高效利用。选取离散短丝聚丙烯纤维作为加筋材料,水泥和粉煤灰作为固化材料,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了纤维加筋固化淤泥在干燥路径中强度的变化,并分析了干燥过程中不同目标含水率状态(分别为45%,40%,35%,30%,25%,20%,15%,10%和5%)和纤维掺量(0~0.8%)对加筋固化淤泥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纤维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固化淤泥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且强度值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优纤维掺量为0.1%;(2)干燥脱水过程中,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减小近似于线性增加,破坏形式由塑性破坏逐渐向脆性破坏过渡,而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试样的脆性破坏,提升试样的韧性;(3)纤维加筋对固化淤泥强度的贡献随含水率的减小而逐渐增加,根本原因是纤维—淤泥界面作用力在低含水率条件下能得到更佳的激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燥脱水论文参考文献

[1].陈超锋.柿饼干燥中脱水脱涩及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19

[2].王玥,唐朝生,吕超,王鹏,荣德政.干燥脱水过程中纤维加筋固化淤泥的强度特性[J].地球科学进展.2019

[3].贾锋伟.利用干燥机对纤维素溶液脱水过程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4].王飞.一种新型水溶性单体聚合-冷冻干燥联用法在饱水木质文物脱水定型应用中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

[5].王旭,李文峰,何泽威,王帧红,田艮兰.干燥温度及超声波预处理对茎瘤芥热风脱水和复水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18

[6].赵媛媛.天然气干燥脱水技术讨论[J].化工管理.2018

[7].张琼,胡东波.饱水木质文物的风冷干燥脱水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

[8].杜玮瑶,李远志,蔡国富,陈菲,陈佩.荔枝脱水干燥技术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8

[9].吴爽,储宇,王洋.减压干燥塔真空脱水在柴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2018

[10].范怡,邹振东,李瑞利,吴晓芳,邱国玉.基于减压脱水干燥装置的高浓度切削液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利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湿法释放时结构层会发生黏附示意木材逆流叁效干燥在时刻t∈(0,60min...改进工艺后的牺牲层图形边缘挤出-成型法获得的MPOF预制棒图片热压过滤干燥脱水原理热压过滤干燥脱水原理

标签:;  ;  ;  ;  ;  ;  ;  

干燥脱水论文_陈超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