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来长江口控制站徐六泾悬沙变化特征研究

近15年来长江口控制站徐六泾悬沙变化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基于近15年的实测数据,分析给出了长江河口控制站徐六泾悬沙浓度和组成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徐六泾站多年平均表层(2003~2017年)、中层和底层(2010~2017年)含沙量分别为0.07、0.07和0.13 g/L;表层(2004~2017年)、中层和底层(2009~2017年)的中值粒径分别为7.3、9.4和11.0μm。研究期间,年平均含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洪季较枯季降幅更明显。其中2015~2017年均洪枯季表层含沙量较2003~2005年均值分别降低了57%和20%;表层含沙量在2008年出现明显降低的拐点,2008年之后的洪枯季表层含沙量较之前分别降低56%和44%。悬沙粒度具有一定的波动变化,但没有显著趋势性变化特征,或与样本数量限制和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

论文目录

  • 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1.1 研究区域
  •   1.2 数据概况
  •     1.2.1 现场实测数据
  •     1.2.2 遥感影像数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含沙量变化过程分析
  •   2.2 悬沙粒径分析
  • 3 讨论
  •   3.1 徐六泾含沙量变化分析
  •   3.2 徐六泾悬沙粒度变化
  •   3.3 徐六泾悬沙变化影响初步分析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帅,何青,谢卫明,郭磊城,沈芳

    关键词: 长江河口,徐六泾,悬移质泥沙,含沙量,粒度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球物理学,水利水电工程

    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39005,51320105005,4187609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133700),上海市科委项目(17DZ1204800,18DZ1206400)

    分类号: TV148

    页码: 1197-1204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3329K

    下载量: 278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含沙量快速施测方法研究[J]. 人民长江 2020(07)
    • [2].郁江南宁站含沙量变化趋势分析[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03)
    • [3].比重瓶法测验低含沙量误差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3)
    • [4].模型试验含沙量量测技术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01)
    • [5].不同浑水含沙量下的分离鳃内部流场三维数值模拟[J].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2)
    • [6].基于B超成像的低含沙量测量[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04)
    • [7].模拟降雨下土壤剥蚀率和水流含沙量的关系[J].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5)
    • [8].清水冲刷下均匀天然沙含沙量恢复过程试验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 [9].三峡入库站含沙量预报方法初探与试预报[J]. 水利水电快报 2015(05)
    • [10].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含沙量精简分析[J]. 内蒙古水利 2020(10)
    • [11].悬移质含沙量的比热容测量方法[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12].连云港海域含沙量场数值模拟及分布特性研究[J]. 广东水利水电 2013(10)
    • [13].含沙量测量方法及比较分析[J]. 东北水利水电 2010(09)
    • [14].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含沙量程序设计[J]. 科技与企业 2015(23)
    • [15].现场激光粒度仪分析含沙量原理以及改进方法探讨[J]. 泥沙研究 2012(03)
    • [16].杭州湾湾口水体含沙量的时空分布[J]. 泥沙研究 2011(01)
    • [17].波浪作用下沙纹上含沙量的时变特征[J]. 泥沙研究 2013(02)
    • [18].基于自由搜索的水库入库含沙量预测模型[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3)
    • [19].含沙量最高的河不只是黄河[J]. 群言 2010(06)
    • [20].含沙量最高的是……[J]. 编辑学刊 2010(04)
    • [21].日含沙量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与预测研究[J]. 泥沙研究 2008(02)
    • [22].响应函数模型在含沙量预报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02)
    • [23].黄河下游洪水冲淤相对平衡的分组含沙量阈值探讨[J]. 水科学进展 2008(04)
    • [24].基于云计算的黄河含沙量数据融合研究[J]. 人民黄河 2015(11)
    • [25].B超在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测量中的首次应用[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02)
    • [26].黄河中游实测最大含沙量可靠性试验分析[J]. 山西水利 2008(06)
    • [27].长江上游干支流悬移质含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J]. 地理研究 2008(02)
    • [28].黄河下游夹河滩站洪水最大含沙量预报研究[J]. 泥沙研究 2008(02)
    • [29].新型在线泥沙粒度与含沙量测控系统设计[J]. 人民长江 2011(23)
    • [3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含沙量变化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标签:;  ;  ;  ;  ;  

    近15年来长江口控制站徐六泾悬沙变化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