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研究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天然气储层类型之一。我国碳酸盐岩地层时代老,埋藏深,储层与非储层物性差异小,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导致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困难。论文以川东北某勘探区长兴-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与含气性检测为主要内容,以含气性检测方法技术及应用研究为重点。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具体如下:(1)研究介绍了多种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地震频散分析与AVO异常分析的理论依据。详细介绍了频散分析中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如S变换、广义S变换和改进广义S变换方法以及AVO异常分析中多种叠前反演方法的实现过程。(2)以川东北某勘探区为例,采用地震沉积相分析确定研究区目标层段沉积相特征;并以此为约束,反演获得了纵波阻抗数据体,然后以井中岩石物理资料为标定,由阻抗数据体获得储层的时域空间展布;进一步通过高精度的时深转换,获得储层厚度特征;使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获得储层空间分布特征;使用相干分析、曲率分析、应力场数值模拟等方法技术研究并获得储层构造特征。(3)使用改进广义S变换对研究区目标层段地震数据体进行时频分析,将低频衰减梯度用于储层含气性检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用叠前地震数据提取了截距P、梯度G以及泊松比等AVO属性,此类属性在剖面和平面上均为杂乱分布,实际应用效果差;通过叠前同时反演获得研究区目标层段多种弹性参数,结合井中岩石物理分析所得含气储层岩石物理解释图版,计算获得新的弹性参数—流体识别因子,在气水识别中应用效果较好。(4)利用加权融合方法对研究区目标层段含气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将储层厚度、纵波阻抗体、频散分析数据体、流体识别因子数据体进行加权融合,结合研究区目标层段储层的沉积相分布特征、空间展布特征、构造特征流体识别因子对目标层段的含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获得研究区含气储层平面分布。(5)对多种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频散分析计算简单高效,适用性强;AVO属性分析受碳酸盐岩储层强非均质影响,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效果不佳;叠前反演所得单一的弹性参数无法准确预测含气储层分布;由两种弹性参数μ×ρ与Vp/Vs计算所得流体识别因子能够更为准确可靠地预测碳酸盐岩含气储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
  •   2.1 基于地震频散分析的含气性检测方法
  •     2.1.1 S变换
  •     2.1.2 广义S变换
  •     2.1.3 改进广义S变换
  •   2.2 基于AVO异常分析的含气性检测方法
  •     2.2.1 AVO反演
  •     2.2.2 弹性阻抗反演
  •     2.2.3 叠前同时反演
  • 第3章 川东北某探区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     3.2.1 地震沉积相分析
  •     3.2.2 相控波阻抗反演
  •     3.2.3 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的储层预测
  •     3.2.4 裂缝预测
  •   3.3 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
  •     3.3.1 基于频散分析的储层含气性检测
  •     3.3.2 基于AVO属性分析的储层含气性检测
  •     3.3.3 基于叠前反演的储层含气性检测
  • 第4章 含气性检测方法效用对比研究
  •   4.1 含气性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4.1.1 含气性检测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     4.1.2 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预测结果差异性分析
  •   4.2 含气储层综合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逯宇佳

    导师: 曹俊兴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频散分析,叠前反演,含气性检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分类号: P618.13;P631.4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630

    总页数: 82

    文件大小: 10355K

    下载量: 136

    相关论文文献

    • [1].碳酸盐岩储层深度酸压用固体颗粒酸的研制[J]. 石油钻探技术 2020(02)
    • [2].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划分[J]. 石化技术 2015(05)
    • [3].浅析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机理[J]. 化工管理 2015(26)
    • [4].地震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5(05)
    • [5].自生酸前置压裂液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室内实验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03)
    • [6].基于广义S变换的频移衰减估算方法及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36)
    • [7].流花碳酸盐岩储层“低频阴影”检测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6(06)
    • [8].辽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磁性特征研究[J]. 化工管理 2016(35)
    • [9].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方法标准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19)
    • [10].碳酸盐岩储层中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 2015(05)
    • [11].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储层[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1)
    • [12].基于斯通利波能量分析的碳酸盐岩储层渗透性评价[J]. 测井技术 2019(04)
    • [13].塔东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地应力分布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3)
    • [14].测井在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展望[J]. 国外测井技术 2020(03)
    • [15].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J]. 国外测井技术 2018(03)
    • [16].《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一书出版[J]. 石油实验地质 2017(02)
    • [17].B区块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J]. 石化技术 2015(10)
    • [18].塔河油田托普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判别方法及应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03)
    • [19].国内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J]. 内江科技 2013(09)
    • [20].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及其在大港油田的应用[J]. 油气井测试 2011(05)
    • [21].利用频谱积分属性评价碳酸盐岩储层[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1(S1)
    • [22].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多参数碳酸盐岩储层评价[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3].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3(04)
    • [24].碳酸盐岩储层影响因素及产能评价方法探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7)
    • [25].塔中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J]. 天然气工业 2009(03)
    • [26].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对断裂活动的响应[J]. 地质科技情报 2009(03)
    • [27].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碳酸盐岩储层级别划分方法研究[J]. 测井技术 2009(06)
    • [28].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判别及应用[J]. 天然气工业 2008(12)
    • [29].基于电成像测井的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J]. 测井技术 2020(01)
    • [30].地震反演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识别及预测中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2)

    标签:;  ;  ;  ;  ;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