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强度、交通压力与雾霾污染——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

能源强度、交通压力与雾霾污染——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

论文摘要

采用2003~2014年中国30省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使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建立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能源强度、交通压力和能源结构等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雾霾污染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地区雾霾污染存在集聚现象;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最优;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都显示雾霾污染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中国经济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能源结构、交通压力与雾霾污染呈同方向变动,能源强度的溢出效应为负;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比静态更为合适,估计结果更为准确,揭示了行为习惯等遗漏因素对雾霾的影响也很重要。

论文目录

  •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1.1 全局空间关联性指标
  •     1.1.2 局部空间关联性指标
  •   1.2 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
  •     1.2.1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
  •     1.2.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     1.2.3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选择
  •     1.2.4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     1.2.5 数据来源
  • 2 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统计分析
  •   2.1 中国雾霾污染分布
  •   2.2 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分析
  •     2.2.1 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     2.2.2 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1 空间诊断性检验
  •   3.2 静态空间面板实证结果分析
  •   3.3 动态空间面板结果分析
  • 4 结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晓红,江可申

    关键词: 雾霾污染,能源强度,交通压力,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来源: 系统管理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动力工程,工业经济,交通运输经济

    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EYD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573138),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 F512;F426.2;X24

    页码: 1161-116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07K

    下载量: 857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创新与能源强度[J]. 当代财经 2019(01)
    • [2].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17(12)
    • [3].京津冀能源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重心演变时空特征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10)
    • [4].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9(02)
    • [5].能源强度演变的倒U型规律与我国节能降耗内在动力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1(06)
    • [6].能源强度收敛: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检验[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1)
    • [7].产业转移视角下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敛性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1)
    • [8].中国省际能源强度的分布动态演进及其成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2)
    • [9].河南省能源强度分解及节能减排政策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6)
    • [10].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区域影响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12)
    • [11].中国能源强度区域特征、空间效应与区域差异[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03)
    • [12].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动因——基于生产与生活视角[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2)
    • [13].长三角能源强度收敛性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0)
    • [14].1985-2013年甘肃省节能降耗实证分析[J]. 社科纵横 2017(01)
    • [15].我国区域能源强度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4(02)
    • [16].福建对国家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分析[J]. 发展研究 2008(08)
    • [17].能源价格、能源结构与工业能源强度关系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8)
    • [18].中国制造业集聚对能源强度的门槛效应研究[J]. 当代经济 2019(02)
    • [19].信息化对我国产业能源强度影响的测算[J]. 统计与决策 2018(07)
    • [20].新能源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11)
    • [21].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与中国的能源强度——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2(04)
    • [22].山西能源强度变动研究[J].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10(04)
    • [23].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学家 2009(09)
    • [24].“山西综改实验区”成立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管理 2017(11)
    • [25].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地区差异与协同降耗的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8(04)
    • [26].产业转移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2)
    • [27].城镇化进程与区域能源强度——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 2014(04)
    • [28].相对地位变化对中国省际能源消耗的影响机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3)
    • [29].“十二五”能源强度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中国软科学 2014(02)
    • [30].基于能源强度视角看碳强度目标的实现[J]. 社会科学战线 2012(07)

    标签:;  ;  ;  ;  ;  

    能源强度、交通压力与雾霾污染——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