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工程"技术层面,缺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视角的评价研究。基于此,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为实证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指标的系统建模评价方法。首先,从孕灾环境危险程度、承灾体易损程度、海绵体改造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城市空间采用元胞栅格化、指标分级量化、人口密度估算等方法计算和生成各个指标的量化分级图层;最后,基于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构建拓扑结构为9×3×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海绵体的城市空间布局及其建设时序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评价方法设计
  •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 模型方法原理
  •     2.2.1 熵值法
  •     2.2.2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指标层结果分析
  •     3.1.1 孕灾环境危险程度指标分析
  •     3.1.2 承灾体易损程度指标分析
  •     3.1.3 海绵体改造适应能力指标分析
  •   3.2 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 4 总结与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范峻恺,徐建刚,胡宏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神经网络,熵值法,长汀

    来源: 生态经济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域—城市雨洪生态调控模拟的海绵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研究”(517782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CAS-CA建模的山地城市适应性规划分析方法研究”(51278239)

    分类号: F299.27;TU992

    页码: 222-229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3048K

    下载量: 592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行为轨迹的坡地骑行交通适宜性评价——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31)
    • [2].基于ArcGIS的临汾市西山果树区划生态适宜性评价[J]. 果树资源学报 2020(03)
    • [3].内蒙古自治区林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林业建设 2020(02)
    • [4].宁陵县酥梨气候品质适宜性评价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7)
    • [5].基于存量地区用地布局优化的“特殊—普适”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J]. 中外建筑 2020(06)
    • [6].襄城县夏玉米适宜性评价及农业生产建议[J]. 河南农业 2018(13)
    • [7].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耕地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0)
    • [8].基于景观适宜性评价的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6)
    • [9].沈阳经济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0].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及在海洋环境中应用的思考[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01)
    • [11].基于生态服务和城市服务的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08)
    • [12].基于物元分析的南昌市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评价[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5)
    • [13].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潜力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08)
    • [14].美国0~3岁婴幼儿发展适宜性评价简介[J]. 幼儿教育 2010(18)
    • [15].基于极限条件法的矿山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广安桂兴石灰岩矿为例[J]. 四川地质学报 2019(04)
    • [16].甘肃省淫羊藿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7)
    • [17].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人才选拔中的职业适宜性评价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07)
    • [18].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9)
    • [19].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1)
    • [20].琼海市胡椒种植适宜性评价[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01)
    • [21].基于城乡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三区”划定方法研究[J]. 建筑设计管理 2011(03)
    • [22].关于我国自然环境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的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 2011(06)
    • [23].地震多发山区村镇防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S1)
    • [24].玉米新品种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
    • [25].黑龙江省玉米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J]. 玉米科学 2009(05)
    • [26].“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与实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9)
    • [27].长治市石哲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适宜性评价初探[J].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6)
    • [28].平顶山市冬小麦适宜性评价及建议[J]. 河南农业 2016(28)
    • [29].基于栅格尺度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08)
    • [30].天津市水产养殖适宜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2)

    标签:;  ;  ;  ;  ;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