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基准面论文_王胜春,李进,胡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浮动基准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准面,地表,工区,平均,误差,煤田,井口。

浮动基准面论文文献综述

王胜春,李进,胡珊珊[1](2018)在《基于非局部均值滤波的复杂地表区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南方地区及西部地区等复杂地表区,采用平均静校正量法计算浮动基准面来进行地震资料迭前时间偏移处理时,剖面上会存在锯齿现象,因此,需要采用更加平滑的浮动基准面来进行处理.对于叁维地震资料,本文提出采用非局部均值滤波计算平滑的浮动基准面静校正量,即通过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在空间域平滑各CMP(Common Middle Point,共中心点)点的浮动面静校正量.该方法是一种比局部均值滤波方法更强壮的方法,能够更好的保护信号的结构信息,并且算法效果优于其他算法.应用实际资料,该方法计算的浮动基准面静校正量平滑,并且与平均静校正量法计算的浮动基准面静校正量形态相似,能消除地震剖面的锯齿现象,并且算法效果较好,证明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董国华[2](2015)在《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方法测试分析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部地区山地煤田地震勘探总量的不断增大,静校正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和结果的精细程度,无疑是地震处理必须面对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浮动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处理技术问题,构建相适应的分析模型并获得其中心点道集(CMP)记录,分别运用浮动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和常规静校正方案,对模型资料实施较系统的处理流程测试和对比分析工作,获得了具有指导山地煤田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生产实践的理论成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渭北某勘探区实测资料处理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矿开采》期刊2015年04期)

余青露,居兴国[3](2014)在《基于中值滤波的复杂地表区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目前,在复杂地表区的地震数据处理时,因近地表变化引起的静校正量一般使用浮动基准面校正法。平均静校正量法为目前最常用的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但是在我国中西部复杂地表区的地震资料迭前时间偏移处理时,剖面上局部会存在锯齿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引进了中值滤波法,与平均静校正量法相结合,并通过实际数据的应用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9:地震波传播与成像论文集》期刊2014-10-20)

王秀东,陈清静[4](2013)在《基于工区管理的二维地震浮动基准面静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传统的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不同基准面的静校正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在西部煤炭资源勘探中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工区近地表基准面的静校正方法,把处理方法与解释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际应用,大大降低了传统二维地震交点闭合差的影响,提高了深度解释的可靠性。该方法适用于勘探范围广、工区地表起伏大的西部煤田勘察。(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吕晓春,单娜琳,顾汉明,马灵伟[5](2011)在《浮动基准面下静校正对速度分析精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起伏地表尤其山地表层结构下的速度分析的精度直接受到浮动基准面的选择的影响,本文推导出在浮动基准面上速度分析误差公式,指出基于浮动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的误差与替换层的速度成正比,与浮动基准面与水平观测面的高程差成正比,与目的层埋深成反比。同时,基于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了浮动基准面上速度分析的误差,为速度误差校正提供了依据;也验证了基于浮动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的误差比基于固定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误差小。(本文来源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朱洪昌,玄长虹,刘群强[6](2010)在《复杂地表区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的优化选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及复杂地表区的地震数据处理中,通常使用浮动基准面校正法来消弱因近地表变化引起的静校正量影响,减少因静校正剧烈变化造成的反射波双曲线时距曲线畸变,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平均静校正量法和平滑地表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认为平滑地表计算法更适合于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地表高程起伏大、近地表低降速层厚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可靠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本文来源于《油气地球物理》期刊2010年02期)

王秀东,陈清静,田思清[7](2009)在《基于工区管理的二维地震近地表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传统的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不同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指出了这些方法在西部煤炭资源勘探中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区近地表基准面的静校正方法,把处理方法与解释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际应用,大大降低了传统二维地震交点闭合差的影响,提高了深度解释的可靠性。该方法适用于勘探范围广、工区地表起伏大的西部煤田勘察。(本文来源于《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期刊2009-08-12)

王秀东,王真,陈清静,王淑霞[8](2008)在《共源浮动基准面分步静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不需详细的低速带速度和厚度,利用零最小非纵距叁维观测系统的近炮道取得井口时间,计算检波点浮动基准面校正量,以此为基础分别进行炮点、检波点静校正,分步校正到水平基准面。方法可靠,效率、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何皎,刘玉柱,耿建华[9](2007)在《起伏地表静校正浮动基准面选取方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静校正中不同浮动基准面的特点及确定方法。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对平滑地表、平均静校正量与最小静校正误差等浮动基准面的静校正效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在最小静校正误差基准面上得到的迭加速度仅取决于低速带底界下伏地层的速度,而与地形起伏、低速带结构无关,得到的迭加剖面具有较好的同相迭加效果。另外为了更加符合实际资料处理情况,本文中采用波动方程模拟数据进行理论模型试验,并由此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波形的目标函数计算方法。同时修改了最小静校正误差计算公式,使其适用于起伏底界非均匀速度模型的实际资料静校正处理。最后部分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Applied Geophysics》期刊2007年02期)

王真,王淑霞,王秀东[10](2007)在《共源浮动基准面分步静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零最小非纵距叁维观测系统的近炮道取得井口时间,以此为基础分别进行炮点、检波点静校正。该方法不需详细的低速带速度和厚度资料,在浮动基准面的基础上计算检波点浮动基准面校正量,分步校正到水平基准面。方法可靠,效率、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期刊2007-06-01)

浮动基准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西部地区山地煤田地震勘探总量的不断增大,静校正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和结果的精细程度,无疑是地震处理必须面对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浮动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处理技术问题,构建相适应的分析模型并获得其中心点道集(CMP)记录,分别运用浮动基准面两步法静校正和常规静校正方案,对模型资料实施较系统的处理流程测试和对比分析工作,获得了具有指导山地煤田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生产实践的理论成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渭北某勘探区实测资料处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动基准面论文参考文献

[1].王胜春,李进,胡珊珊.基于非局部均值滤波的复杂地表区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8

[2].董国华.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方法测试分析和实践[J].煤矿开采.2015

[3].余青露,居兴国.基于中值滤波的复杂地表区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9:地震波传播与成像论文集.2014

[4].王秀东,陈清静.基于工区管理的二维地震浮动基准面静校正[J].华北地震科学.2013

[5].吕晓春,单娜琳,顾汉明,马灵伟.浮动基准面下静校正对速度分析精度的影响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

[6].朱洪昌,玄长虹,刘群强.复杂地表区浮动基准面计算方法的优化选取[J].油气地球物理.2010

[7].王秀东,陈清静,田思清.基于工区管理的二维地震近地表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方法[C].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2009

[8].王秀东,王真,陈清静,王淑霞.共源浮动基准面分步静校正方法[J].华北地震科学.2008

[9].何皎,刘玉柱,耿建华.起伏地表静校正浮动基准面选取方法研究(英文)[J].AppliedGeophysics.2007

[10].王真,王淑霞,王秀东.共源浮动基准面分步静校正方法[C].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2007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速度分析速度谱1×1道(inl*xl)速度谱3×3道(inl*xl)测线高程变化(蓝色)和浮动基准面基于波场延拓的变换坐标转换波静校正...用地表一致性静校模型建立旅行时模...

标签:;  ;  ;  ;  ;  ;  ;  

浮动基准面论文_王胜春,李进,胡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