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应用于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效果研究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应用于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效果研究

王静邵刚徐绍丹

(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678400)

【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应用于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牙缺损修复治疗,研究组进行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通过随访调查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治疗效果明显,可保证义齿的美观性,不适症状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口腔正畸结合修复;错牙合;牙列缺损;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对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接受牙齿矫正的患者人数也日益上升。临床口腔疾病一般存在多样性与复杂性,各种症状合并出现的情况较多。有部分错牙合病例同时伴有牙列缺损症状,单纯接受正畸矫正或修复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成效。对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进行正畸结合修复的综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4.52.5)岁。所有患者经检查符合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创伤性牙列缺损患者35例,严重龋齿拔出后的牙列缺损患者25例,先天性牙列缺损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况、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X线检查及常规口腔检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牙缺损修复治疗,主要包括固定桥修复与活动修复;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具体治疗操作如下:首先,根据患者年龄实际面部形状、弓牙形状、牙区缺损状况、牙体情况等确定具体治疗方案。然后采用MBT直丝弓技术治疗牙错合,将牙列扶正,集中间隙,并采用保持器固定义齿;连续进行3~12个月的正畸治疗。最后,在完成正畸治疗牙错合后对牙列缺损进行相关修复治疗,修复时间持续3~10个月。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患者咀嚼情况及产生的不良症状。

1.3效果评定方法

随访12个月,对患者进行口腔X线检查,观察患者咀嚼、发音、咬合等口腔功能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评价等级为满意、一般、不满意。综合以上情况将本次治疗效果评定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经X射线检查,患者牙齿根尖周围组织完全恢复,因治疗引起的咀嚼功能减弱、发音障碍、下颌功能行使障碍,不能维持正常咬合距离等不良症状消失,患者对治疗后效果评价满意;有效:X射线检查,牙齿根尖周围组织已基本恢复,治疗引起的不良症状显著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评价一般及以上;无效:经X射线检查显示,患者牙根尖出现一定稀疏或扩大现象,仍然存在咬合偏差等治疗不良反应,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距采用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症状均有所好转,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绝大部分患者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症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部分患者治疗后的不适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15.4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总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4030(75.0)9(22.5)1(2.5)97.5

对照组4022(55.0)8(20.0)10(25.0)75.0

3.讨论

牙齿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其整齐度直接影响整体的美观度。随着经济水平与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对牙齿矫正的治疗要求也不断提高。

牙列缺损[1]临床口腔牙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患者的部分牙齿出现缺损而表现出的恒牙牙列不完整的情况。牙列缺损不仅影响患者面部形象、整体美观,还会影响患者发音及咀嚼功能,造成牙颌畸形。牙列损伤患者可能因此产生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当患者同时表现出牙颌畸形等症状,其治疗难度加大。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度患者康复和生活自信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牙列缺损的治疗以牙列的相关修复治疗为主,针对错牙合合并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与修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2]即首先对患者进行牙齿的矫正,完成矫正后再行修复治疗。口腔正畸治疗因患者的牙体情况不一,而各具特异性。一般而言,骨组织代谢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缓,牙齿移动范围受局限,对成年患者而言,牙体矫正只能在小范围内移动,正畸治疗属于辅助性治疗[3]。临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正畸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修复的适应症,排除患者牙齿缺失、倾斜等情况,为进一步修复牙列损提供足够的空间,降低牙体组织、牙髓受损的危险性。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80名进行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牙列损修复治疗与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绝大部分患者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症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结合修复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满足患者对治疗后牙齿美观的要求,提高牙齿咀嚼率,无明显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文娟.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60例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3):132-133.

[2]洪达.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0):139-140.

[3]王妍,曹治军.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4(z1):380-381.

[4]沈乃波.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2):54-55.

[5]陈扬煦,口腔正畸学-基础、技术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静(1980年3月)汉族,保山龙陵县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临床方面工作。

标签:;  ;  ;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应用于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