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型张弦梁论文_杜文风,高博青,董石麟

导读:本文包含了悬臂型张弦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悬臂,结构,模型,性能,正交,敏感度,特性。

悬臂型张弦梁论文文献综述

杜文风,高博青,董石麟[1](2010)在《改进悬臂型张弦梁结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张弦梁结构(BSS)的构成原理,提出一种改进悬臂型张弦梁结构(CSS),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向上、向下荷载作用下的结构静力和几何非线性分析,得知这种结构以承受轴力为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抵抗不对称荷载的能力。为验证这种新型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了一个直径为5.4m的试验模型,并设计了支承部件、可调索杆、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案,进而全面考察了索的初始预应力分布以及模型在满跨、半跨加载两种荷载工况下的静力响应。理论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荷载工况下,模型的静力响应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改进悬臂型张弦梁结构(CSS)受力合理,是一种适于大跨悬臂屋盖的新型结构形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杜文风,高博青,王圣翔[2](2009)在《悬臂型张弦梁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张弦梁结构的构成原理,提出了一种悬臂型张弦梁结构。通过理论分析表明这种结构以承受轴力为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验证这种新型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了一个直径为5.4m的模型,并设计了支承部件、可调索杆、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案,然后全面考察了索的初始预应力分布以及模型在满跨和半跨荷载工况下的静力响应。结果表明,在初始预应力状态以及两种荷载工况下,模型的静力响应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模型设计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09-11-28)

谢忠良,高博青,董石麟[3](2004)在《大型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的自振特性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张弦梁原理运用到悬臂结构,进而构造出一种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构造简单的特点。文中分析了该结构的自振特性,并进行了结构模型试验。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07-01)

梁佶,高博青[4](2004)在《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的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悬臂型张弦梁结构中拉索的设计施工是该种结构的难点和关键点。在实际施工中,拉索的初始预应力值往往难以与设计值完全一致,拉索的张拉值调整也比较困难。因此,研究拉索对张弦梁结构敏感性,指出具体拉索是否具有敏感性,对该种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正交设计的分析方法,对悬臂型张弦梁结构中的拉索按建立的正交表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拉索对该种结构的静力、动力及稳定性的敏感度。结果表明,1区拉索影响显着,尤其是上弦拉索,无论是静力、动力还是稳定性均有非常显着影响,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严格要求。(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07-01)

高博青[5](2004)在《大型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场挑蓬结构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结构布置、建筑形式等受到很多限制。索、杆、梁组成的杂交结构是一种十分活跃的结构体系,利用该体系的特性,构造出使环境、功能、结构相协调的体育场挑蓬结构,并对其性能加以深入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本文利用张弦梁原理,给出了一种大型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该种体育场挑蓬结构新颖,充分利用了拉索和立体桁架受力的特点,使得结构受力更加合理,避免了柱子承受较大的弯矩,上弦索的预张力和圈梁使结构共同作用抵抗上下荷载,更体现了结构的巧妙和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 对拉索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弯矩分配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拉索的简捷计算方法-拉力分配法。该方法具有概念清晰、计算方便的特点,与冷冻-升温法相比,无须确定β值,并且“分配系数”明确。算例表明,本文方法与冷冻-升温法计算结果一致。 对大型环状悬臂型挑蓬结构非线性分析表明,结构具有极强的抵御均布荷载和不对称荷载的能力。对结构几何参数分析表明,外圈与最外圈距离R的尺度应有一定要求,以保证结构的刚度;随着内圈与外圈曲线方程高差H的增大,刚度会得到提高;当内外高差较大时,结构呈现出线性特性,因此结构不易发生屈曲现象;外椭圆长短轴的尺度对结构非线性性能的影响十分敏感,随着跨度的增加,结构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反之结构呈现线性特征。 通过对大型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动力特性分析表明,该结构的刚度介于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之间,频谱比较密集,以竖向振动为主,同时伴有张弦梁侧向振动和扭转振动。 从计算结果看,结构的动位移与输入的地震波方向及维数有关。输入x方向的地震波,在结构两个对称面上的节点沿y方向的动位移几乎为零,当输入叁维地震波时,y方向的动位移则明显增大,达到与x方向同一量级,因此,对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时,应输入多方向地震波,才能真正掌握结构的响应。纵观时间位移历程图可以看到,相位差对该结构的影响是明显的,对这种大跨结构宜考虑相位差的影响。结构本身初始预应力的变化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没有太大的影响。 应用小波理论将复杂荷载信号变成简单荷载信号并应用于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歌德斯克穹顶网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表明,该结构发生动力失稳时具有突变的跳跃现象,并伴有多次动力失稳发生。结构的荷载一位移曲线与荷载一应变能曲线具有一致性,都能体现结构的动力变化过程和解释动力失稳的现象。结构振动和动力失稳的过程是能量储存、释放和转移的过程。结构的刚度分布会影响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对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表明,在阶跃荷载作用下,当结构荷载达到IOkN时,短轴各点的位移随着荷载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呈现出一种发散和跳跃的趋势,此时的荷载开始进入非线性动力失稳区域。通过谐响应分析,强烈的动力响应都发生在结构的共振频率附近。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当采用梁单元计算竖向撑竿时,结构有较好的抗动力失稳的能力。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的分析,对大型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敏感度分析,得到影响该结构敏感度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悬臂型张弦梁挑蓬模型试验研究,对该结构的静动力特性、施工方法有了定性的认识,同时表明本文给出的结构形式是切实可行的,同时获得了结构静力、动力特性参数,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住(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3-25)

悬臂型张弦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借鉴张弦梁结构的构成原理,提出了一种悬臂型张弦梁结构。通过理论分析表明这种结构以承受轴力为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为验证这种新型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了一个直径为5.4m的模型,并设计了支承部件、可调索杆、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案,然后全面考察了索的初始预应力分布以及模型在满跨和半跨荷载工况下的静力响应。结果表明,在初始预应力状态以及两种荷载工况下,模型的静力响应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模型设计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悬臂型张弦梁论文参考文献

[1].杜文风,高博青,董石麟.改进悬臂型张弦梁结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

[2].杜文风,高博青,王圣翔.悬臂型张弦梁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C].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09

[3].谢忠良,高博青,董石麟.大型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的自振特性及试验研究[C].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4].梁佶,高博青.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的敏感性分析[C].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5].高博青.大型环状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悬臂型张弦梁挑蓬结构悬臂型张弦梁上海痛东国际机场张弦桨结构结构试验模型模态对比图构件连接图一

标签:;  ;  ;  ;  ;  ;  ;  

悬臂型张弦梁论文_杜文风,高博青,董石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