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依论论文_赵东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依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梵文,两种,涅盘,词汇,缘起,菩提,所知。

转依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东明[1](2019)在《近五十年来唯识学“转依”研究的学术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转依"是唯识学对"解脱"的独特诠释。近五十年来,国际(英、德、法、日等)与华人汉语学圈,关于唯识学"转依"在词汇与哲学义理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界,以高崎直道(1960)和兰伯特·史密斯豪森(1969)的理论分歧构成两条争论的主轴。高崎直道认为"转依"的两个梵文原文(ā?raya-parivrtti/ā?raya-parāvrtti)在词汇义理上有所差异;而史密斯豪森则认为没有差异,只是论者在言语使用习惯上的不同。后来的学者大抵都跟随这两条路线进行探讨。国际学界对"转依"进行研究的,还有罗奈尔德·马克·戴维森(1985)、佐久间秀范(1999)、艾伦·史彭伯格,以及日本的袴谷宪昭、长尾雅人、横山纮一、竹村牧男、渡边隆生等学者。在华人汉语学圈,印顺、吕澄、叶阿月、吴汝钧等学者也有相关的研究。总之,近五十年来国际与华人汉语学圈关于唯识学之"转依"研究的内容与成果,基本上可以分成叁大类型:关于"转依"两种梵文词汇(ā?raya-parivrtti/ā?raya-parāvrtti)的研究,关于"转依"教义与哲学方面的研究,关于"转依"思想史的考察与研究。(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赵东明[2](2016)在《真谛译“转依”为“阿摩罗识”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梁、陈两代之际,真谛(Paramārtha,C.E.499~569)在《决定藏论》中,将玄奘(约602~664)在《瑜伽师地论》中翻译的"转依"(ās'raya-parivr·tti/ās'raya-parāvr·tti)一词,翻译为"阿摩罗识"一词的问题,进行探析。希冀借由此探讨,理解梁、陈真谛摄论学派(唯识古学)翻译的特色,与其理论价值。并尝试与玄奘法相唯识宗(唯识新学)一系的理论,进行一个对比。(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6年11期)

赵东明[3](2016)在《“转依”与“所知障”——以《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为中心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的文脉解释,将"所知障"(jneyavarana)放在"转依"(asraya-parivr tti/a sraya-paravrtti)的这个脉络下来分析与论述。笔者以为,从这个角度来检视的话,对于探究"所知障"的涵义,及"所知障"是染污(同污,下同)还是非染污,以及"烦恼障"与"所知障"二障之间看似不协调……这类似乎看来矛盾的问题,都可以有比较合理与全面的解释。由此也可看出《成唯识论》集印度唯识学大成、综合唯识理论的融汇之处。(本文来源于《佛教文化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傅新毅[4](1999)在《欧阳竟无抉择二转依、料简《起信》的基本理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清理了欧阳竟无在从《唯识抉择谈》到《密严经叙》的一系列论着中抉择唯识学二转依义、并以之料简《起信》真如缘起说的基本理路。欧阳冶唯识、般若、涅盘叁学于一炉,在坚持转依必以二的同时,强调宗趣唯一无余涅盘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唯识学正智缘如的理论缺陷。以此为基点,欧阳对《起信》立真如缘起、淆于智如之分提出质疑,从而启动了近代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的《起信》真伪之争。本文并附带考察了这一论辩在其肇始阶段双方的理论得失,力图为从学术的视角子之以公允的批评提供一种初步尝试。(本文来源于《佛学研究》期刊1999年00期)

转依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梁、陈两代之际,真谛(Paramārtha,C.E.499~569)在《决定藏论》中,将玄奘(约602~664)在《瑜伽师地论》中翻译的"转依"(ās'raya-parivr·tti/ās'raya-parāvr·tti)一词,翻译为"阿摩罗识"一词的问题,进行探析。希冀借由此探讨,理解梁、陈真谛摄论学派(唯识古学)翻译的特色,与其理论价值。并尝试与玄奘法相唯识宗(唯识新学)一系的理论,进行一个对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依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东明.近五十年来唯识学“转依”研究的学术回顾[J].学术研究.2019

[2].赵东明.真谛译“转依”为“阿摩罗识”的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

[3].赵东明.“转依”与“所知障”——以《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为中心的探讨[J].佛教文化研究.2016

[4].傅新毅.欧阳竟无抉择二转依、料简《起信》的基本理路[J].佛学研究.1999

论文知识图

胡家河矿主、副井井帮温度与掘砌深度...转子固有频率图

标签:;  ;  ;  ;  ;  ;  ;  

转依论论文_赵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