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出土文献论文_苟家容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秦出土文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先秦,文献,语气词,避讳,儒家,语料,类型。

先秦出土文献论文文献综述

苟家容[1](2019)在《由出土文献看先秦“德”观念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是中国思想史中较为重要而复杂的观念。由于受社会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德"在先秦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文化内涵。具体而言,先秦时期"德"观念主要经历了殷商时期的"天德"、西周时期的"政德"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德"叁个阶段。当然该阶段的划分并非界限分明,后一阶段虽有新特点,但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前一阶段的相关内容。这在甲骨文、金文以及简帛等出土文献资料中均有较为直接的体现。(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罗曼[2](2019)在《先秦出土文献话题类型调查的语言学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先秦四种出土文献为例,提出一种认定出土文献语料类型的研究思路,即对先秦出土文献逐字意义描述后,根据既设的一个能全方位反映语言交际内容的语义分类体系,分类统计相关文献中各类语境字义单位的出现频率、语境字义单位数等,确定每种文献的话题热点、盲点及盲点边缘区的情况。话题热点是文献语料类型的重要判定标准。通过话题类型的调查,一方面可从历时视角比较不同文献在话语分布上的差异,揭示不同文献的语料属性,另一方面可从共时视角审视同时期相同文献内部语言文字单位使用的异同,凸显文献内容的特殊性。(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6期)

李梦蝶[3](2019)在《从出土文献看越人与先秦儒家守信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一直强调君子应该具备诚信的品质,君主在治理国家也应该讲究诚信;在出土文献《越公其事》一文中也发现了勾践在恢复国力所颁布的"五政"之一便有诚信要求。两者对诚信的要求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诚信的内涵、政治等角度的异同之处。(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9期)

胡波[4](2018)在《先秦两汉“橐”、“囊”演变考——基于传世与出土文献的综合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示"袋子"义的名词,先秦两汉主要有"橐"和"囊"两个。从传世文献的考察来看,先秦多用"橐"少用"囊",西汉"囊"赶超"橐",并在汉末"囊"替换了"橐";但从简帛文献来看,两汉以前多用"囊"少用"橐",两汉则"橐"多于"囊",它并未被"囊"所取代。"橐"与"囊"并无大小之别,而是无底与有底之分。可见,要研究先秦两汉常用词的演变,应当结合传世和出土文献进行综合考察、相互印证,只有这样才能使结论更加接近语言演变的事实。(本文来源于《励耘语言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彭邦本[5](2018)在《再论近年出土文献中的先秦禅让传说——兼谈所谓尧舜禹“篡夺”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出土和传世文献中均包涵丰富的远古"禅让"传说,但亦存在尧舜禹权位"篡夺"的异说,二说都从不同侧面或层面反映了一定的史实信息,须具体分析。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进行长时段考察,尽管尧舜禹之际社会的日益复杂已经开始导致以暴力为后盾的"篡夺"冲突,但"篡夺"及其引致的君位世袭并未真正推翻先民共同体联盟首领经"禅让"产生的传统体制形式。(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卞仁海[6](2018)在《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述论——兼论避讳的起源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先秦两汉文献里有一些反映避讳心理和人名避讳的材料,它们可以用来进行文史考证。但由于秦汉时期避讳不严、传抄等原因,在利用避讳字考证时还需其他相关材料印证,进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证。如果找不到其他材料验证、仅有避讳字材料时,也可"大胆立论,慢慢求证"。即使不严整的"此避彼不避"之文字避讳,对文本断代也有价值。分析出土文献中的避讳材料,结合传世文献,我们认为,俗讳(畏惧、憎恶、迷信心理形成的避讳)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敬讳(礼制、政治原因形成的避讳)萌芽于殷商,形成于西周,风行于秦汉及其以降。(本文来源于《古代文明》期刊2018年02期)

罗祥义[7](2017)在《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出土先秦文献为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和玉石文字等。经清理,提取出句末语气词15个:一、表陈述语气:“也”“殹”“矣”“焉”“已”“而已”“耳”“尔”;二、表疑问语气:“乎”“与”“抑”“执”;叁、表感叹语气:“哉”“兮”“夫”。句中语气词7个:“也”“殹”“矣”“焉”“尔”“乎”“兮”。采用数量统计、归纳分析、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从语气词的书写形式、句法表现和功能叁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对“语气”“语气词”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语言语气与语气词的关系:语气词是语气表达手段之一,是书面语中最主要的语气表达方式。其次,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及简评,前人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都比较单一。最后,对语料的使用及相关术语进行说明。第二章讨论语气词的书写形式。与传世文献不同,出土先秦文献中的语气词往往有许多不同的书写形式:{也}写作“也”“(?)”;{矣}写作“矣”“(?)”“(?)”“壴”“喜”“(?)”;{焉}写作“焉”“安”“(?)”“言”;{乎}写作“乎”“宓”“嘑”“(?)”“(?)”“(?)”;{与}写作“与”“欤”“(?)”“(?)”“(?)”“(?)”;{哉}写作“哉”“(?)”“(?)”“才”“(?)”。各组书写形式中,大多数有共同的声符,语音相同或相近。第叁章讨论语气词的句法,包括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所附句法成分、句类分布、组合能力以及其它特殊句法现象等。句末语气词主要附加在NP、VP、AP上;出现的句类包括叙述句、判断句、描写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也”“殹”“矣”常用于复句中;“矣”“已”“乎”“哉”出现在主谓倒置句里,“哉”还出现在无主语句中。句中语气词主要附加在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句法成分上,“也”“殹”出现在主谓倒置句里。语气词连用时的组合次序是: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第四章讨论语气词的功能。句末语气词单用时,无论其用于何种句类中,所表达的语气始终是单一的。句末语气词连用时,其仍然表达原来的语气。句末语气词的连用受句子语气的复杂程度及语气词之间内在关系的影响。句中语气词的功能是表达句中语气停顿、标示话语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作为主位标记。(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28)

罗祥义[8](2016)在《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出土先秦文献中语气词的研究成果呈火热趋势,且成果颇丰。本文将前辈的研究归纳为宏观性、封闭性以及个体性等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前辈各家的研究成果,并作简单评述。最后总结出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构想。(本文来源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熊政纲[9](2015)在《先秦出土文献中“帝”字含义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帝"在先秦文献中是一个具有重要内涵的字,其含义的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文字层面的变化,还折射出先秦人们观念的演变。在此认知基础上,依次解读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中"帝"字的核心含义与演变过程,以理清该字在不同时期的含义和用法。(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刘志基[10](2015)在《先秦出土文献语料类型分析刍议——以《包山楚简》与《郭店楚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包山楚简》与《郭店楚简》为例,尝试着提出了一种认定出土文献语料类型的研究思路:在对相关文献逐字进行语境字义的认定和描述后,将其纳入一个能够全面反映语言交际内容各个方面的意义分类框架,进而根据各义类语境字义的频率和单位数量状况分析相关文献语言的话题热点、话题边缘乃至话题盲区所在。文章认为,只有话题热点的义类,才能够反映相应断代真实的语言状况,具有汉语史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语文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先秦出土文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先秦四种出土文献为例,提出一种认定出土文献语料类型的研究思路,即对先秦出土文献逐字意义描述后,根据既设的一个能全方位反映语言交际内容的语义分类体系,分类统计相关文献中各类语境字义单位的出现频率、语境字义单位数等,确定每种文献的话题热点、盲点及盲点边缘区的情况。话题热点是文献语料类型的重要判定标准。通过话题类型的调查,一方面可从历时视角比较不同文献在话语分布上的差异,揭示不同文献的语料属性,另一方面可从共时视角审视同时期相同文献内部语言文字单位使用的异同,凸显文献内容的特殊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秦出土文献论文参考文献

[1].苟家容.由出土文献看先秦“德”观念的演变[J].职大学报.2019

[2].罗曼.先秦出土文献话题类型调查的语言学价值探析[J].文教资料.2019

[3].李梦蝶.从出土文献看越人与先秦儒家守信的异同[J].北方文学.2019

[4].胡波.先秦两汉“橐”、“囊”演变考——基于传世与出土文献的综合考察[J].励耘语言学刊.2018

[5].彭邦本.再论近年出土文献中的先秦禅让传说——兼谈所谓尧舜禹“篡夺”说[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卞仁海.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中的避讳材料述论——兼论避讳的起源问题[J].古代文明.2018

[7].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7

[8].罗祥义.出土先秦文献语气词研究述评[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9].熊政纲.先秦出土文献中“帝”字含义的演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

[10].刘志基.先秦出土文献语料类型分析刍议——以《包山楚简》与《郭店楚简》为例[J].语文研究.2015

论文知识图

2001年申报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教育部人...附表五 中国历史博物馆(1912-1992) 主要着...附表五 中国历史博物馆(1912-1992) 主要着...附表五 中国历史博物馆(1912-1992) 主要着...附表五 中国历史博物馆(1912-1992) 主要着...附表五 中国历史博物馆(1912-1992) 主要着...

标签:;  ;  ;  ;  ;  ;  ;  

先秦出土文献论文_苟家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