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堇蛋白基因论文-李海青,李臻,王莹莹,柳絮,王庆国

硫堇蛋白基因论文-李海青,李臻,王莹莹,柳絮,王庆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堇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稻瘟病,γ-硫堇蛋白,RsAFP1基因,抗病性

硫堇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青,李臻,王莹莹,柳絮,王庆国[1](2013)在《转小萝卜γ-硫堇蛋白基因RsAFP1水稻的获得及其稻瘟病抗性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从小萝卜中分离的硫堇蛋白类基因RsAFP1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导入带有泛素Ubiquitin启动子及抗除草剂Bar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经农杆菌介导对圣稻13进行遗传转化。对获得的阳性转基因植株进行稻瘟病菌体外及室内苗期稻瘟病菌接种抗性鉴定,结合田间自然发病情况,对转基因植株的抗稻瘟病性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结果表明,外源RsAFP1基因的导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陈华观[2](2011)在《抗菌蛋白、硫堇蛋白等辣椒PR基因转化水稻及其抗稻瘟病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长期以来,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真菌性或者细菌性病害严重限制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基因工程克隆抗病基因并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抗病新品种是现代作物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拟从辣椒中分离出的广谱抗病基因(抗菌蛋白、硫素蛋白、亲环蛋白、铁氧还蛋白、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与强诱导型启动子LURP1(Late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Hyaloperonospora parasitica)结合起来转化水稻日本晴,获得转基因植株,并进行稻瘟病的初步抗性分析,从中筛选具有较强抗稻瘟病的转基因新品种,为实现水稻抗病与高产的有机统一打下一定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了CaAPs(抗菌蛋白)、CaThs(硫堇蛋白)、CaCyPs(亲环蛋白),CaFds(铁氧还蛋白)、CansLTPs(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上述5个辣椒PRs基因已成功构建到pMDC-32植物表达载体中,且目标基因序列与原序列完全一致;2、以日本晴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方法,将上述5个辣椒PRs基因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中,并初步统计其转化率以及阳性率。结果表明,成熟日本晴种子的愈伤诱导率大约在80%—90%之间,转化率大约在9%-15%,其中CaAP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263个,分化苗数为31株,转化率约11.79%;CaTh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235个,分化苗数为25株,转化率约为10.64%;CaCyP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187个,分化苗数为17株,转化率约为9.09%;CaFd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206个,分化苗数为23株,转化率约为11.17%;CansLTP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157个,分化苗数为17株,转化率约为10.83%。提取水稻基因组DNA,进行PCR验证,计算转基因水稻的阳性率,其中,获得CaAPs阳性植株30株,阳性率约为96.77%;获得CaThs阳性植株株25株,阳性率约为100%,获得CaCyPs阳性植株17株,阳性率约为100%,获得CaFds阳性植株23株,阳性率约为100%;获得CansLTPs阳性植株15株,阳性率约为88.24%。由于栽培管理以及病菌侵染等因素,部分转基因苗死亡。最后,将28株CaAPs阳性植株,23株CaThs阳性植株,15株CaCyPs阳性植株,20株CaFds阳性植株,15株CansLTPs阳性植株移栽大田,收获T_1代种子;3、对上述T_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稻瘟菌guy1的接种处理,通过RT-PCR分析上述CaAPs,CaThs,CansLTPs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及抗性鉴定。RT-PCR结果分析发现,外源抗CaAPs,CaThs,CansLTPs基因在稻瘟菌未接种和接种的条件下,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接种后表达量都有所提高。与接种稻瘟菌的野生型日本晴植株相比,外源CaAPs,CaThs,CansLTPs基因这叁个转基因水稻的发病程度明显较轻,表明对稻瘟病的抗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结果表明,辣椒外源防卫反应基因转化水稻日本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对稻瘟菌的抗病性,此外。又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同高等植物里含有一套相似的防卫反应基因。4、拟南芥LURP_1启动子在水稻中的表达分析发现,在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荠抗病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LURP_1启动子同样可以在水稻中诱导抗性基因的表达,这说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顺式作用元件在激活植物防御反应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保守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1-04-01)

孙春玉,孙旸,魏海蓉,宗晓娟,刘庆忠[3](2010)在《抗真菌α-硫堇蛋白DB_4基因导入苹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转基因的办法提高苹果(Malus domesticaBorkh)对叶部病害和幼果期侵染果实病害的抵抗能力。[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菠菜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活酶(Rubisco-activase)启动子(RCAP)驱动下的α-硫堇蛋白DB4基因转入到"皇家嘎啦"苹果叶片外植体中。[结果]PCR、Southern blotting分析及GUS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苹果基因组上。[结论]获得了转α-硫堇蛋白DB4基因的转基因苹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李海青,刘炜[4](2009)在《小萝卜硫堇蛋白基因(Rs-AFP)的克隆及水稻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其产量和质量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而在生产中水稻往往会受到真菌等病害的感染而影响其产量,进而降低其经济效益。因此培育能够抵抗真菌等病害的水稻新品种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9-09-25)

肖守华,乔卫华,张岳民,焦自高,郑成超[5](2008)在《农杆菌介导法将小麦γ-硫堇蛋白基因转入厚皮甜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厚皮甜瓜鲁厚甜2号为材料,在绿色叶肉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PNZIP驱动下,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将小麦抗真菌γ-硫堇蛋白(γ-Thionin)基因(THI)导入甜瓜,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转化植株经PCR和Northern blot检测分析,证实γ-硫堇蛋白基因已经转入甜瓜基因组中并在甜瓜叶片组织中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08年12期)

赵瑞华,刘庆忠,孙清荣,张宪省[6](2004)在《抗真菌γ-硫堇蛋白Rs-afp_1基因导入丰产梨获得转基因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梨童期长,自交不亲和,杂合程度高,进行常规杂交育种改良相当困难。而采用遗传转化手段,将期望性状引入现有品种,不会出现基因的大量重组,也避开了童期的干扰。该技术已使许多作物获得了抗病的基因工程植株。本实验通过采用光诱导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启动子Rubisco-activase(RCAP)驱动,将对真菌具有广普抗性的Rs-afp_1基因导入,建立了梨农杆菌转化体系,为进一步选育抗病品种奠定(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姚方印,李广贤,杨磊,刘理梅,李中华[7](2002)在《农杆菌介导将抗真菌r-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将抗真菌r -硫堇蛋白Rs -afp1基因导入黄淮稻区主栽品种豫梗 6号的胚性愈伤组织 ,获得了 8株转基因植株 ,Gus染色和PCR分析表明 ,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02年03期)

刘庆忠,赵红军,孙清荣,J,Ingersoll[8](2001)在《抗真菌γ-硫堇蛋白Rs-afp_1基因导入苹果获得转基因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皇家嘎啦”(Royal Gala)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为试材,在绿色组织特异表达的菠菜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活酶(Rubisco-activase)启动子(RCAP)驱动下,将抗真菌γ-硫堇蛋白(γ-thionin)Rs-afp1基因和uidA(gus)基因导入白化茎段外植体,获得了nptⅡ抗性植株。转化体经PCR和Southern blotting杂交检测,证实了γ-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和gus基因已经整合到苹果的染色体组上。gus染色证实了RCAP启动子在苹果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转基因植株已移栽于大田,进行农业性状鉴定。(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硫堇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长期以来,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真菌性或者细菌性病害严重限制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基因工程克隆抗病基因并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抗病新品种是现代作物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拟从辣椒中分离出的广谱抗病基因(抗菌蛋白、硫素蛋白、亲环蛋白、铁氧还蛋白、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与强诱导型启动子LURP1(Late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Hyaloperonospora parasitica)结合起来转化水稻日本晴,获得转基因植株,并进行稻瘟病的初步抗性分析,从中筛选具有较强抗稻瘟病的转基因新品种,为实现水稻抗病与高产的有机统一打下一定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了CaAPs(抗菌蛋白)、CaThs(硫堇蛋白)、CaCyPs(亲环蛋白),CaFds(铁氧还蛋白)、CansLTPs(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上述5个辣椒PRs基因已成功构建到pMDC-32植物表达载体中,且目标基因序列与原序列完全一致;2、以日本晴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方法,将上述5个辣椒PRs基因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中,并初步统计其转化率以及阳性率。结果表明,成熟日本晴种子的愈伤诱导率大约在80%—90%之间,转化率大约在9%-15%,其中CaAP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263个,分化苗数为31株,转化率约11.79%;CaTh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235个,分化苗数为25株,转化率约为10.64%;CaCyP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187个,分化苗数为17株,转化率约为9.09%;CaFd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206个,分化苗数为23株,转化率约为11.17%;CansLTPs筛选开始时的愈伤数约为157个,分化苗数为17株,转化率约为10.83%。提取水稻基因组DNA,进行PCR验证,计算转基因水稻的阳性率,其中,获得CaAPs阳性植株30株,阳性率约为96.77%;获得CaThs阳性植株株25株,阳性率约为100%,获得CaCyPs阳性植株17株,阳性率约为100%,获得CaFds阳性植株23株,阳性率约为100%;获得CansLTPs阳性植株15株,阳性率约为88.24%。由于栽培管理以及病菌侵染等因素,部分转基因苗死亡。最后,将28株CaAPs阳性植株,23株CaThs阳性植株,15株CaCyPs阳性植株,20株CaFds阳性植株,15株CansLTPs阳性植株移栽大田,收获T_1代种子;3、对上述T_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稻瘟菌guy1的接种处理,通过RT-PCR分析上述CaAPs,CaThs,CansLTPs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及抗性鉴定。RT-PCR结果分析发现,外源抗CaAPs,CaThs,CansLTPs基因在稻瘟菌未接种和接种的条件下,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接种后表达量都有所提高。与接种稻瘟菌的野生型日本晴植株相比,外源CaAPs,CaThs,CansLTPs基因这叁个转基因水稻的发病程度明显较轻,表明对稻瘟病的抗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结果表明,辣椒外源防卫反应基因转化水稻日本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对稻瘟菌的抗病性,此外。又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同高等植物里含有一套相似的防卫反应基因。4、拟南芥LURP_1启动子在水稻中的表达分析发现,在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荠抗病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LURP_1启动子同样可以在水稻中诱导抗性基因的表达,这说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顺式作用元件在激活植物防御反应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保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堇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青,李臻,王莹莹,柳絮,王庆国.转小萝卜γ-硫堇蛋白基因RsAFP1水稻的获得及其稻瘟病抗性初步鉴定[J].中国水稻科学.2013

[2].陈华观.抗菌蛋白、硫堇蛋白等辣椒PR基因转化水稻及其抗稻瘟病初步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

[3].孙春玉,孙旸,魏海蓉,宗晓娟,刘庆忠.抗真菌α-硫堇蛋白DB_4基因导入苹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4].李海青,刘炜.小萝卜硫堇蛋白基因(Rs-AFP)的克隆及水稻转化[C].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

[5].肖守华,乔卫华,张岳民,焦自高,郑成超.农杆菌介导法将小麦γ-硫堇蛋白基因转入厚皮甜瓜[J].中国蔬菜.2008

[6].赵瑞华,刘庆忠,孙清荣,张宪省.抗真菌γ-硫堇蛋白Rs-afp_1基因导入丰产梨获得转基因植株[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

[7].姚方印,李广贤,杨磊,刘理梅,李中华.农杆菌介导将抗真菌r-硫堇蛋白Rs-afp1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J].山东农业科学.2002

[8].刘庆忠,赵红军,孙清荣,J,Ingersoll.抗真菌γ-硫堇蛋白Rs-afp_1基因导入苹果获得转基因植株[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1

标签:;  ;  ;  ;  

硫堇蛋白基因论文-李海青,李臻,王莹莹,柳絮,王庆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