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论文_张远继,梅贤钦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菜菌核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核,油菜,城固县,发生,绩溪县,产量,芽孢。

油菜菌核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远继,梅贤钦[1](2019)在《通山县2019年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油菜菌核病是通山县油菜产业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在5万亩以上,对该县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通山县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期为今后及时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范会云,刘小娟,刘子荣,徐雪亮,王奋山[2](2019)在《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油菜品种对江西省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以‘中油杂200’‘、赣油杂108’和‘华油杂62’等30个不同来源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南昌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开展了田间自然抗性鉴定。同一地点的不同油菜品种具有不同的抗性表现,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地点也存在较大的抗性差异;综合各地的抗性表现‘,中油杂22’‘、赣油杂108’‘、富油668’‘、中油589’‘、圣元77’和‘赣油杂1009’对核盘菌有较高的自然抗性且稳定性相对较好。本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油菜抗性育种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1期)

肖荣英,戴志刚,连子文,刘梦真,董志超[3](2019)在《施肥对油菜菌核病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双11"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CK(不施肥)、PKB、NKB、NPB和NPKB 5个处理,在盛花期、末花期、结荚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调查不同处理菌核病发病程度,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油菜菌核病发病规律,菌核病的发生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油菜菌核病从盛花期到成熟期病情指数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成熟期病情指数大大降低。CK、PKB、NKB、NPB和NPKB处理的发病植株产量比正常植株产量分别降低了1.6%、7.7%、27.9%、14.5%和21.2%;农学效率分别降低了28.31%、60.73%、29.66%、36.83%;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平均分别降低了13.43%、1.83%、10.54%。NPKB处理菌核病发病程度处于中间地位,产量、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均高于其它处理,因此生产中应通过肥料的合理配施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提高油菜产量。(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0期)

马肖,易晓璇,王峰,刘木兰,官春云[4](2019)在《纳米硅肥对油菜产量及菌核病抗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油料作物。油菜菌核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油菜上的叁大病害之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油菜生产。研究发现,硅既可作肥料,提供养分,又可用作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此外,还兼有防病、防虫和减毒的作用。通过硅的施用,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使茎叶挺直,促进有机物积累;能增加作物茎杆的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85%以上;能有效调节叶片气孔开闭和抑制水分蒸腾作用,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及抗低温等抗逆能力和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而且能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等。【材料与方法】100—200字,试验设置了施硅和不施纳米硅肥两个主处理,不同的施肥量(不施肥、30kg/亩专用肥、40/亩专用肥,50/亩专用肥,60/亩专用肥,习惯施肥)6个副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为100m~2。试验地点为湖南省衡阳县苔源镇台九村;试验品种为早熟油菜湘油420,采用机械起垄栽培。【结果与分析】400-500字,结果显示:纳米硅肥对油菜籽增产具有显着效果。在不同的施肥量条件下,增产效果不同,增产幅度从2.3%-102.6%,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最好,随着肥量的增加,增产幅度降低。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主要体现在有效株数上,施硅肥的有效株数比不施硅肥增加3.3%-28.6%,并且差异显着,而在单株角果数上、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方面,虽然增施纳米硅肥的比不施的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着。不同的施肥量也对油菜产量具有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油菜的产量呈上升趋势。在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面,我们于盛花期进行了叶发病率和茎发病指数的调查,在角果期进行了茎发病指数调查。使用纳米硅肥处理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均能够显着提高油菜菌核病抗逆性,花期叶发病率具有显着差异,施硅处理为5%,不施硅对照为10.6,差异显着,施硅的处理茎发病指数为2.9,低于不施硅对照的5.4,但是差异不显着;角果期施硅处理茎发病指数为6.7,未施硅对照为11.1,差异显着。进行茎秆接种后2天和5天进行测量,施用纳米硅肥纳米硅肥的处理菌斑平均大小为2.7cm和7.25cm,不施用纳米硅肥的为4.6cm和13.cm差异显着,说明纳米硅肥能够显着减轻菌核病的发病程度和减缓发病进程。【结论】从试验结果来看,纳米硅肥在不同肥量条件下均能促进油菜的生长,提高油菜籽的产量,特别是在肥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效果尤其显着。同时,纳米硅肥能够提高油菜植株对菌核病的抗性,抑制菌核病的蔓延和发展。(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祝久香,黎继烈,申爱荣,严准,余永廷[5](2019)在《油菜菌核病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涂布平板法和对峙培养法,从油菜菌核病发生区健康油菜根际土中筛选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病菌具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HX-140。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HX-140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HX-140对供试8种病原真菌有显着的拮抗作用,抑菌率均大于60%,对温度、NaCl和pH的耐受范围较广;其浓度为1×108 cfu/mL的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在离体油菜叶片上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65.51%,在盆栽试验中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62.22%。(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何剑,刘涛,王岚[6](2019)在《城固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菌核病作为油菜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重大病害,具有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当地油菜产量及品质。为指导油菜产业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陕西省城固县油菜菌核病的侵染循环过程及影响因素,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防控目标和策略,集成组装了一整套综合防控技术方案,以期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9期)

胡千,吴秀俊[7](2019)在《绩溪县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绩溪县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的调查,掌握绩溪县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消长动态,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为科学防控油菜菌核病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24期)

李梦霖,阮羽萱,杜可心,石进校,阮颖[8](2019)在《2株油菜菌核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活性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菌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油菜生长的病害。于2017年3月从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试验田采集油菜湘油15盛花期植株的根茎叶,采用纯培养法对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得到68株内生细菌;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法对内生菌株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琼脂扩散法对内生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共筛选出7株抗菌活性较强菌株,分别为Y171004、Y172014、Y173005、Y174007、Y174017、Y177001和Y177002;利用平板对峙法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的拮抗菌进行筛选,筛选出2株(Y171004和Y177002)油菜核盘菌的拮抗细菌,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继而对其拮抗活性进行初步分析,其中菌株Y171004的抗菌物质经鉴定为热不稳定性蛋白。研究结果能为该地区油菜内生细菌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周永金,杨兴志[9](2019)在《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低毒药剂,选用盾壳霉开展油菜菌核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1010个孢子/g盾壳霉可湿性粉剂土壤处理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一般,结合花期再次喷雾该药剂,防效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4期)

蒋冰心,柯章祥,钱志恒,李坤缘,屈阳[10](2019)在《健身栽培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控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是我国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大力倡导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严重影响油菜优质安全生产的重大生物灾害,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主栽油菜品种感病以及轻简化栽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油菜菌核病在包括安徽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危害逐年加重,连年暴发成灾,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目前,由于抗病品种匮乏,对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主要采用药剂防治的措施,而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又导致"3R"问题日益突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油菜菌核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不同油菜品种对江西省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以‘中油杂200’‘、赣油杂108’和‘华油杂62’等30个不同来源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南昌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开展了田间自然抗性鉴定。同一地点的不同油菜品种具有不同的抗性表现,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地点也存在较大的抗性差异;综合各地的抗性表现‘,中油杂22’‘、赣油杂108’‘、富油668’‘、中油589’‘、圣元77’和‘赣油杂1009’对核盘菌有较高的自然抗性且稳定性相对较好。本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油菜抗性育种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菜菌核病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远继,梅贤钦.通山县2019年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J].绿色科技.2019

[2].范会云,刘小娟,刘子荣,徐雪亮,王奋山.不同油菜品种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肖荣英,戴志刚,连子文,刘梦真,董志超.施肥对油菜菌核病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4].马肖,易晓璇,王峰,刘木兰,官春云.纳米硅肥对油菜产量及菌核病抗性的影响[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祝久香,黎继烈,申爱荣,严准,余永廷.油菜菌核病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9

[6].何剑,刘涛,王岚.城固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19

[7].胡千,吴秀俊.绩溪县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分析[J].乡村科技.2019

[8].李梦霖,阮羽萱,杜可心,石进校,阮颖.2株油菜菌核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活性初步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9].周永金,杨兴志.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9

[10].蒋冰心,柯章祥,钱志恒,李坤缘,屈阳.健身栽培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控制效应[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论文知识图

菌株JH-10对离体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菌株JH-10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菌核油菜菌核病—荚果染病症状72”相...一1.不同分离纯化阶段的BY一2胞外分泌型...油菜菌核病病秆

标签:;  ;  ;  ;  ;  ;  ;  

油菜菌核病论文_张远继,梅贤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