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感觉论文_张强,吴家荣,张丽彦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锻炼感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育锻炼,感觉,动机,运动量,体育,心理健康,强度。

体育锻炼感觉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吴家荣,张丽彦[1](2013)在《初中生体育锻炼参与和身体自尊、体育锻炼感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探讨初中生身体自尊、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锻炼参与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906名初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第一,初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偏小,远远低于我国体育人口规定的运动量,并且男生多于女生、城市多于乡村;第二,初中学生的身体自尊总体无显着的性别和区域差异,但在身体吸引力维度上,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评价更高;第叁,初中生的体育锻炼感觉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体育锻炼感觉无显着的区域差异。(本文来源于《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易铭裕[2](2012)在《主观体力感觉在体育锻炼领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观体力感觉(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评价身体运动时用力感觉程度的方法,其大小反映了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的主观感觉程度。目前文献已证实,RPE与一些重要的生理指标(如心率、摄氧量、通气量、血乳酸等)有高度相关,可以作为健身运动中监控有氧运动强度和预测最大摄氧量的有效方法,而且可以克服只用生理指标评定的弊端。近几年,随着RPE研究的不断发展,RPE还可应用在健身锻炼的力量练习中,它不仅可以用于对一次最大重复力量进行精确预测,还可以调整力量练习的负荷强度,具有安全、省时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袁存柱[3](2006)在《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运动量和体育锻炼感觉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五所高校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两所学校(海南师范学院、海南大学)一、二年级学生120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2人,女586人,平均年龄为20.6501.08。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06年08期)

袁存柱,黄烨军,符史[4](2006)在《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运动量和体育锻炼感觉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体育锻炼感觉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海南省120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南省大学生的总体运动量与体育人口中所要求的最低运动量有显着的差异;海南省大学生的运动量存在性别、来源、专业的差异;海南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感觉存在性别、来源、专业的显着差异;学生的运动量与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积极参与感存在稳定的低度正相关关系;大、中运动量具有较好的锻炼心理感受。(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蔡赓,季浏,苏坚贞[5](2004)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心理测量法对中小学生目标人群进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 (EFI)、体育运动动机量表 (SMS)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量表的测试 ,并以路径分析的方法来确定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这些维度对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途径和力度。结果表明 :(1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活动后的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 )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4年04期)

邓文才[6](2003)在《不同运动项目和强度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感觉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态度量表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项目干预”和“强度干预”进行现场实验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和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体育态度的各个维度上,被调查者的得分由高到低男生依次为身心健康、社交、审美、追求刺激、自我磨练和精神解脱;女生为身心健康、审美、社交、自我磨练、精神解脱和追求刺激。男生的各个方面趋于均衡,女生只有身心健康方面较突出。从运动感觉上来看,学生的积极参与感还是比较强烈的。 (2)经过实验分析研究发现,在对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感觉的影响方面,篮球项目明显好于田径项目。 (3)就体育活动的强度方面而言,男生在中等强度,女生在中、小强度对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感觉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建议在体育教学内容的确立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以充分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运动强度的调控或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等,给学生带来身心愉悦感和达到其它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学和改革应适当照顾到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充分满足她们特有的体育需要。(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3-04-01)

蔡赓,季浏,苏坚贞[7](2002)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的提出: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观点已被许多体育理论工作者所阐明,但目前有不少的学生存在着"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又比较喜欢体育活动,却厌恶体育课"的现象。这种"厌恶"的情绪主要不是因为对体育运动本身的反感,而是来自于心理的障碍,来自于心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问题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不良现象,直接影响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行为,阻碍了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功能的发挥。(本文来源于《第3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2-11-04)

体育锻炼感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观体力感觉(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有效且可靠的评价身体运动时用力感觉程度的方法,其大小反映了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的主观感觉程度。目前文献已证实,RPE与一些重要的生理指标(如心率、摄氧量、通气量、血乳酸等)有高度相关,可以作为健身运动中监控有氧运动强度和预测最大摄氧量的有效方法,而且可以克服只用生理指标评定的弊端。近几年,随着RPE研究的不断发展,RPE还可应用在健身锻炼的力量练习中,它不仅可以用于对一次最大重复力量进行精确预测,还可以调整力量练习的负荷强度,具有安全、省时等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锻炼感觉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吴家荣,张丽彦.初中生体育锻炼参与和身体自尊、体育锻炼感觉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

[2].易铭裕.主观体力感觉在体育锻炼领域中的应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

[3].袁存柱.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运动量和体育锻炼感觉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

[4].袁存柱,黄烨军,符史.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运动量和体育锻炼感觉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5].蔡赓,季浏,苏坚贞.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

[6].邓文才.不同运动项目和强度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感觉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

[7].蔡赓,季浏,苏坚贞.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C].第3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2

论文知识图

SMS、EFI各维度与MHT的路径分析结果图特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男大学生体育课主观感觉分析图(2)5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评价①胡章萍.实...经常参加锻炼的时间段统计图(n=657)舞蹈训练对体育的主要移植重塑和有益素...

标签:;  ;  ;  ;  ;  ;  ;  

体育锻炼感觉论文_张强,吴家荣,张丽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