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化合物论文_褚金磊,李欣,王志,代俊,陈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巯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巯基,化合物,探针,粒子,苯硫酚,荧光,纳米。

巯基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褚金磊,李欣,王志,代俊,陈雄[1](2019)在《富含巯基化合物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发酵培养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实验室保藏的菌种中筛选出一株富含巯基化合物酿酒酵母YC-5,在初始培养基中胞内巯基含量最高为1.14%。采用响应面法对酿酒酵母YC-5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建立糖蜜、蛋白胨和(NH4)_2SO_4用量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糖蜜,70mL/L;酵母浸粉,5g/L;蛋白胨,8g/L;MgSO_4·7H_2O,0.8g/L;KH_2PO_4,0.6g/L;(NH_4)_2SO_4,0.2g/L。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中发酵12h,胞内巯基含量最高可达1.82%,比未优化前提高了60%。(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叶姗姗[2](2019)在《2-巯基唑类化合物与高碘盐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芳基硫醚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质,尤其是杂环芳基硫醚在药物合成领域和功能材料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更高效的硫化物合成策略。由于芳基高碘盐易制备、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和高反应活性的特点,它将作为良好的亲核试剂应用于有机合成中。本论文分别以线性、环状二芳基碘鎓盐为原料和2-巯基苯并唑类化合物反应,高效、环保地合成了C-S键。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介绍了形成C-S键的各种方法,包括过渡金属(Pd、Ni、Cu)催化的芳基卤化物、芳基硼酸、芳基叁氟甲磺酸与硫醇的反应和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亚磺酰基或磺酰基苯并咪唑、线性二芳基碘鎓盐、N-甲苯磺酰腙、乙腈与硫醇的反应,还有以金属硫化物、有机二硫化物等为硫源的反应。(2)以2-巯基咪唑类化合物为原料,室温下与含有端基炔的二芳基碘鎓盐反应,一步合成了苯并咪唑并[2,1-b]噻唑衍生物。采用~1H NMR、~(13)C NMR、单晶X衍射、HRMS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该实验的最佳条件。室温下,2-巯基苯并咪唑和炔基苯基高碘盐的摩尔比为1:1,溶剂为CH_2Cl_2,反应时间为12 h时,目标化合物的产率达到84%。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催化剂和配体,在精细化工和制药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详细探讨了该反应的机理。并且通过MTT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该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为4 ug·ml~(-1)时,化合物3b具有较强的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活性,抑制率为52%。(3)探究了环状二芳基碘鎓盐和2-巯基苯并唑类化合物的反应,合成了多种含苯并杂环类芳硫醚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HRMS等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该实验的最佳条件。当2-巯基苯并唑类化合物和环状二芳基碘鎓盐的摩尔比为1:1.2,溶剂为DMF,碱为K_2CO_3,催化剂为CuI(10 mmol%),在温度130℃时反应12 h,产率最高可达到95%。该反应仅使用少量的催化剂,同时,环状二芳基碘鎓盐的使用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3](2019)在《含多巯基化合物的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巯基化合物的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橡胶配方和工艺技术领域。含多巯基化合物的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饱和橡胶或其并用胶100份,白炭黑10~100份,多巯基化合物0.01~10份,按双键:巯基摩尔比0.01:1(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9期)

于延新[4](2019)在《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质谱技术在巯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巯基化合物广泛的存在于生命机体内,在维持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以及抗氧化应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巯基化合物还是一类广泛应用的食用调味香料,天然地存在于各种肉类、水果以及咖啡等食物中,具有独特的香气特征与低的气味阈值。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巯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生产领域也被广泛的应用。因此,高灵敏准确地检测巯基化合物对于生化研究、疾病诊断、食品质量评估与营养学研究、环境安全等多种领域均具有非凡的意义。巯基化合物很不稳定,自身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同时紫外、荧光以及质谱信号均比较差,经典的策略是用化学衍生试剂将其衍生后再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起到稳固巯基官能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信号比较强的紫外、荧光或者质谱增敏官能团提高目标巯基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同时改善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同最常见的紫外、荧光检测相比较来讲,质谱分析的多反应检测扫描(MRM)模式可以同时准确地检测化合物的母离子与子离子,能够有效的减弱仪器噪音信号的干扰,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目标巯基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特别是在采用轻型/重型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ILCD)试剂分别对待测样品与目标巯基化合物标准对照品进行衍生后,可以得到具有一对相同官能团的轻型/重型同位素标记衍生产物,采用重型同位素标记衍生产物作为内标(ISs)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物的检测选择性。本论文重点在于设计合成用于检测巯基化合物的新型ILCD试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技术对巯基化合物进行MRM定量分析。具体工作如下:第一章:简述巯基化合物概况、巯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技术相关知识,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试剂:N-(4-(吖啶酮-10-基)-苯基)-N-d_0/d_2马来酰亚胺、N-(4-(咔唑-9-基)-苯基)-N-d_0/d_2马来酰亚胺,并对这两种新型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试剂进行了结构确认。第叁章:将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试剂N-(4-(吖啶酮-10-基)-苯基)-N-d_0/d_2马来酰亚胺应用于烘烤芝麻中七种风味巯基化合物的HPLC-MS/MS定量分析中。通过结合气流吹扫微萃取与原位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方法,对烘烤芝麻中风味巯基化合物进行高效率的提取与衍生,以得到的重型同位素标记衍生产物作为ISs,实现对烘烤芝麻中巯基化合物的绝对定量分析。该方法不仅大大补偿了基质效应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还解决了多种巯基化合物同位素ISs物缺乏的问题。第四章:将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试剂N-(4-(咔唑-9-基)-苯基)-N-d_0/d_2马来酰亚胺应用于测定七种有机磷硫醇酯类杀虫剂的HPLC-MS/MS定量分析中。首先利用银离子交换沸石中银离子的催化作用使得有机磷硫醇酯类杀虫剂水解产生裂解硫醇产物,再利用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试剂对裂解硫醇产物进行衍生,以重型同位素标记衍生产物作为ISs,通过对裂解硫醇产物的准确定量分析,实现对相应的有机磷硫醇酯杀虫剂的定量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测定农产品中有机磷硫醇酯类杀虫剂残留,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提供了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新思路即:利用化学衍生技术对有机磷农药裂解产物进行标记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现对样品中相应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准确定量分析。第五章:将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试剂N-(4-(咔唑-9-基)-苯基)-N-d_0/d_2马来酰亚胺应用于测定四种巯基药物的HPLC-MS/MS分析,建立了四种巯基药物的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试剂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定量分析方法,实现了对人体血浆中四种巯基药物的高灵敏分析。(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芮海云,张兴兴,庄凯,沈振国,张芬琴[5](2018)在《根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在箭舌豌豆两个品种镉耐性中的作用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镉胁迫下箭舌豌豆两个品种(镉耐性品种‘L3’和镉敏感品种‘ZM’)根中非蛋白巯基化合物(NPTs)含量的变化及在箭舌豌豆镉耐性中的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箭舌豌豆两个品种根中镉主要分布于可溶性组分, NPTs是主要的镉结合物。镉胁迫下敏感品种‘ZM’根中NPTs含量大于耐性品种‘L3’, NPTs结合镉的量也大于‘L3’,但两个品种根中NPTs结合镉占总可溶性镉的比值无显着差异。镉胁迫下箭舌豌豆两个品种根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基因的转录上调,谷胱甘肽(GSH)和植物螯合肽(PCs)含量升高,‘ZM’较‘L3’更显着。γ-ECS的强抑制剂BSO (L-buthionine-sulfoximine)和镉共处理降低了箭舌豌豆两个品种的镉耐性,箭舌豌豆两个品种根中PCs已不能检出, H2O2含量升高,说明NPTs通过螯合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增强了箭舌豌豆的镉耐性,但NPTs响应不是导致箭舌豌豆两个品种镉耐性差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韩淑梅,陈贵川,侯双双,胡国雄,石建明[6](2018)在《孔雀草体内低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对重金属镉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孔雀草不同组织中低分子质量巯基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不同镉浓度(0,100,300,500mg/kg)对孔雀草根、茎、叶中非蛋白巯基(NP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植物螯合肽(PCs)、半胱氨酸(Cys)含量的影响。[结果]随镉浓度升高,根、茎、叶中的NPT含量及PCs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Cys、GSH、GSSG只在茎中呈先升后降趋势,根中的GSH和GSSG随镉浓度增加而增加,Cys含量则随镉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叶中Cys随镉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GSH随镉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GSSG则是先升后降趋势,GSH/GSSG值在根中最高,茎次之,Cd对叶GSH/GSSG值影响较小。[结论]低相对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在孔雀草镉解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8年10期)

董小绮,菅晓婷,柴双双,杨江华,肖雪棋[7](2018)在《荧光碳量子点的特性及检测巯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巯基化合物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抗氧剂,包括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生物硫醇类化合物,在体内参与一系列典型的生化反应,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当含量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因此,定量检测巯基化合物在相关疾病研究和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利用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检测巯基化合物已成为前沿课题之一.碳量子点(CDs)因具有优良的荧光稳定性、极好的生物相容性、耐光漂白以及易制备等优良的性能,作为一类荧光探针检测巯基化合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类似于其他纳米探针,当荧光CDs用于检测巯基化合物时,基于信号检测的竞争机制,引入猝灭剂和巯基化合物竞争性结合荧光碳量子点,由于巯基化合物的高亲和力和强亲核性,使荧光恢复.本文综述了碳量子点的制备和特性,以及在检测巯基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杨梅,谢成根,吴菊,金俊成,程超[8](2018)在《二茂铁巯基化合物/金纳米粒子/还原石墨烯修饰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u~(2+)》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Hummer法进一步还原合成还原石墨烯(RGO),Shifft碱反应合成新型二茂铁巯基化合物(FcSH)。利用还原石墨烯吸附性将石墨烯修饰在玻碳电极(GCE)上,在石墨烯表面电沉积金纳米粒子(AuNPs),通过自组装制备还原石墨烯和二茂铁巯基修饰电化学传感器(FcSH/AuNPs/RGO/GCE),该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富电子性能。实验显示,在0.01 mol/L HCl中,富集时间为180s,Cu~(2+)浓度在1.0×10~(-12)~1.0×10~(-11)mol/L与1.0×10~(-11)~1.0×10~(-10)mol/L范围内与方波伏安峰电流分别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94×10~(-12)mol/L。该电化学传感器对Cu~(2+)的检测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高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环境中痕量Cu~(2+)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林晶[9](2018)在《比色法在生物巯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巯基化合物主要包括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它们的含量与许多疾病相关,在病理诊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重金属离子作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或者食物中,一旦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发展简单、可靠、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生物巯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对人类健康、环境检测、食品安全以及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发展简单、快速、高灵敏度的比色法,并研究这些方法在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同型半胱氨酸及银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要点如下:1.发展了一种基于I~--H_2O_2-TMB体系的比色法用于生物巯基化合物的检测。I~-在H_2O_2的存在下可以氧化TMB,得到溶液为蓝色的ox-TMB且在652 nm处有较强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加入生物巯基化合物后,I~-氧化TMB的过程被抑制,溶液颜色变浅,在652 nm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降低。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检测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同型半胱氨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1、0.5和5μM。通过生物巯基化合物加入前后溶液的变化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紫外-可见吸收峰强度的变化可以完成定量测定。同时,该体系不受其他氨基酸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方法选择性较好,灵敏度较高。且与其他报道对比,我们的研究更为简单、省时、环保、无需制备复杂的材料和依赖昂贵的设备。最后,该方法为人血浆中生物巯基化合物的成功检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展现了其在生物医学传感器方面的潜力,为生物巯基化合物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2.建立了一种基于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来检测银离子的比色法。首先对可能影响检测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在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当存在不同浓度的银离子时对Au NPs聚合程度的影响。向体系中引入半胱氨酸时,半胱氨酸和Au NPs由于生成Au-S键,使Au NPs发生聚集,溶液变为蓝色,且紫外-可见吸收峰在640 nm处出现;而引入银离子后,银离子和半胱氨酸之间有强的亲和力,使半胱氨酸从Au NPs表面脱离,Au NPs重新分散,溶液变回红色,且紫外-可见吸收峰回到520 nm处。通过银离子加入前后溶液的变化可以进行定性分析,两处峰强度比值的变化可以完成定量测定。基于以上现象,成功实现了对银离子的检测。我们所提出的方法不需要精密细致的仪器、反应时间快、成本低。此外,该方法选择性好,其他离子对体系都没有明显的干扰。本方法可以通过修饰各种特定的配体到Au NPs上,选择性的结合目标金属离子来检测其他金属离子,也为其他离子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高倩[10](2018)在《检测硫化氢和巯基化合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探针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快速,检测灵敏,无需破坏样品和可实现实时、原位检测等优势,成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硫化氢及生物硫醇是重要的生物分子,起着关键的生理病理调节作用。苯硫酚是一种用于医药、农药、合成等领域的重要中间体,也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的环境污染物。因此,设计开发性能优良的硫化氢、生物硫醇及苯硫酚荧光探针在生物医学和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设计合成了一种快速检测苯硫酚的近红外荧光探针(P1),该探针是通过氨基卟啉上的氨基修饰上2,4-二硝基苯磺酰基(DNBS)而得到的。DNBS基团具有双重功能——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PET)过程淬灭卟啉的荧光和作为苯硫酚专一性识别的响应位点。苯硫酚是一种强亲核试剂,可以与P1发生芳香亲核取代(SNAr)反应,使磺酰基断开,PET过程被抑制,释放出卟啉荧光团而使荧光恢复。P1具有近红外发射,大的斯托克斯(Stokes)位移(?227 nm),很快的响应速度(<20 s),很低的检测限(?8.3 n M)和良好的细胞膜通透性。已成功实现在Hela细胞中对苯硫酚的成像检测和水样中的测试。(2)制备了一种具有双波长响应功能的荧光探针(P2)。该探针通过醚键将羟基尼罗红(NR-OH)和4-氯-7-硝基苯并呋咱(NBD)相连,由于发生了从NR-OH到NBD之间的PET效应,P2本身不具有荧光,连接处的醚键即为Cys、Hcy和GSH的响应位点。P2与GSH反应后生成的NR-OH会在λem=635 nm处发出红色荧光,另一种产物NBD-GSH则由于硫原子的淬灭作用而不具有荧光,即只能检测到红色荧光(单荧光发射峰)。P2与Cys、Hcy反应后不但生成NR-OH,在λem=635 nm处发出红色荧光,而且另一种产物NBD-Cys、NBD-Hcy因特殊的重排反应形成具有强绿色荧光的胺基取代的衍生物,可以明显测试到红色和绿色两种荧光(双荧光发射峰)。因此,根据不同的荧光发射特征可以实现对GSH和Cys/Hcy的有效区分和检测。(3)采用官能团修饰法设计合成了具有双活性官能团(羟基和氨基)的卟啉类荧光母体。以四苯基卟啉为初始原料,通过硝化反应,在卟啉周边的苯环上引入两个硝基,然后利用部分还原,将其中一个硝基还原为氨基,再通过重氮化水解将氨基转化为羟基,最后将另一个硝基还原为氨基,获得一种具有羟基和氨基两种活性基团的卟啉类荧光母体(5-(4-氨基苯基)-10-(4-羟基苯基)-15,20-二苯基卟啉)。该荧光母体相对四苯基卟啉具有更长的吸收与发射波长,发射波长在近红外波段。可通过活性官能团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化修饰,在制备多功能荧光探针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利用自主合成的含双活性官能团的卟啉作为荧光团,通过羟基与2,4-二硝基苯磺酰基相连,通过氨基和桥连基与甲氧基聚乙二醇氨基相连,制备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发射和水溶性双重功能的硫化氢荧光探针(P3)。P3的2,4-二硝基苯磺酰基部分作为硫化氢的专一性识别位点,卟啉作为近红外荧光发射基团,甲氧基聚乙二醇氨基提供了探针分子良好的水溶性和脂溶性。P3可以在全水溶液中对硫化氢进行高时效性、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检测限低至12.7 n M,并已经成功实现了在人体尿液和血清中对硫化氢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30)

巯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芳基硫醚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质,尤其是杂环芳基硫醚在药物合成领域和功能材料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更高效的硫化物合成策略。由于芳基高碘盐易制备、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和高反应活性的特点,它将作为良好的亲核试剂应用于有机合成中。本论文分别以线性、环状二芳基碘鎓盐为原料和2-巯基苯并唑类化合物反应,高效、环保地合成了C-S键。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介绍了形成C-S键的各种方法,包括过渡金属(Pd、Ni、Cu)催化的芳基卤化物、芳基硼酸、芳基叁氟甲磺酸与硫醇的反应和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亚磺酰基或磺酰基苯并咪唑、线性二芳基碘鎓盐、N-甲苯磺酰腙、乙腈与硫醇的反应,还有以金属硫化物、有机二硫化物等为硫源的反应。(2)以2-巯基咪唑类化合物为原料,室温下与含有端基炔的二芳基碘鎓盐反应,一步合成了苯并咪唑并[2,1-b]噻唑衍生物。采用~1H NMR、~(13)C NMR、单晶X衍射、HRMS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该实验的最佳条件。室温下,2-巯基苯并咪唑和炔基苯基高碘盐的摩尔比为1:1,溶剂为CH_2Cl_2,反应时间为12 h时,目标化合物的产率达到84%。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催化剂和配体,在精细化工和制药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详细探讨了该反应的机理。并且通过MTT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该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为4 ug·ml~(-1)时,化合物3b具有较强的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活性,抑制率为52%。(3)探究了环状二芳基碘鎓盐和2-巯基苯并唑类化合物的反应,合成了多种含苯并杂环类芳硫醚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HRMS等技术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该实验的最佳条件。当2-巯基苯并唑类化合物和环状二芳基碘鎓盐的摩尔比为1:1.2,溶剂为DMF,碱为K_2CO_3,催化剂为CuI(10 mmol%),在温度130℃时反应12 h,产率最高可达到95%。该反应仅使用少量的催化剂,同时,环状二芳基碘鎓盐的使用提高了原子经济性,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巯基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褚金磊,李欣,王志,代俊,陈雄.富含巯基化合物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发酵培养基优化[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9

[2].叶姗姗.2-巯基唑类化合物与高碘盐的反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9

[3]..含多巯基化合物的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

[4].于延新.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质谱技术在巯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9

[5].芮海云,张兴兴,庄凯,沈振国,张芬琴.根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在箭舌豌豆两个品种镉耐性中的作用及机理[J].植物生理学报.2018

[6].韩淑梅,陈贵川,侯双双,胡国雄,石建明.孔雀草体内低分子质量巯基化合物对重金属镉的响应[J].种子.2018

[7].董小绮,菅晓婷,柴双双,杨江华,肖雪棋.荧光碳量子点的特性及检测巯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18

[8].杨梅,谢成根,吴菊,金俊成,程超.二茂铁巯基化合物/金纳米粒子/还原石墨烯修饰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u~(2+)[J].分析科学学报.2018

[9].林晶.比色法在生物巯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D].吉林师范大学.2018

[10].高倩.检测硫化氢和巯基化合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荧光恢复(“turn-on”)型荧光共振能...常见氨基酸和巯基化合物对金量子...:巯基化合物自组装结构示意图巯基化合物与OPA和DTNB混合溶液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内源巯基化合物改变酸度时3种巯基化合物诱导纳...

标签:;  ;  ;  ;  ;  ;  ;  

巯基化合物论文_褚金磊,李欣,王志,代俊,陈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