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污染来源论文_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铅污染来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大气,土壤,来源,科学技术,学科,颗粒物。

铅污染来源论文文献综述

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1](2015)在《基于铅同位素解析技术的土壤铅污染来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耕层土壤铅污染的程度,分析耕层土壤铅污染的来源,解析各污染源对土壤铅污染的相对贡献率。以陕西某工业区为研究区域,采集大气降尘、耕层土壤(0~20 cm)和背景土壤样品,用ICPMS测定铅元素质量比及同位素比率(~(206)Ph/~(207)Pb和~(208)Pb/~(206)Pb),分析耕层土壤铅污染的来源,结合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污染源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耕层土壤铅质量比范围为21.8~40.0mg/kg,平均值为27.1 mg/kg;背景土壤铅质量比范围为19.1~22.1mg/kg,平均值为21.4 mg/kg;大气降尘铅质量比范围为570.2~2 221.7 mg/kg,平均值为1 062.36 mg/kg。该区域铅锌冶炼括动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约为18.43%,焦化厂燃煤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约为9.36%,热电厂燃煤对耕层土壤铅的贡献率约为19.71%,背景土壤对耕层土壤的贡献率约为52.5%。背景土壤是耕层土壤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2](2013)在《基于同位素解析技术的大气降尘铅污染来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大气降尘铅污染的来源,解析各污染源对大气降尘铅的相对贡献率,以陕西某工业区为目标区域,采集24份大气降尘样品以及2份铅锌冶炼厂矿石、2份热电厂燃煤和1份焦化厂燃煤等端元介质,用ICP-MS测定铅质量比及同位素组成(206Pb/207Pb和208Pb/206Pb)。通过比较大气降尘和矿石、燃煤等介质的同位素特征值,分析大气铅污染的来源,结合叁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污染源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气降尘铅质量比平均值为(1104.1±458.0)mg/kg;铅锌冶炼厂矿石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约为38.8%,热电厂燃煤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约为41.5%,焦化厂燃煤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约为19.7%。研究表明,在大气降尘收集时间段内,大气降尘铅主要来自热电厂燃煤和铅锌冶炼厂铅锌冶炼排放。铅同位素指纹分析技术是一种解析大气降尘铅污染来源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3](2012)在《小麦籽粒铅污染来源的同位素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西北地区某工业区为研究区域,采集大气降尘、耕层土壤样品(0~20 cm),及对应农田位置的小麦籽粒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铅元素质量比及铅同位素比率值。运用普通块克里金法(Ordinary Kriging)预测大气铅沉降通量分布、耕层土壤和小麦籽粒铅质量比空间分布;结合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污染源对小麦籽粒铅质量比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耕层土壤铅质量比范围为21.8~40.0 mg/kg,平均值为27.1 mg/kg,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21.4 mg/kg),说明耕层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2)研究区域小麦籽粒铅质量比范围为0.269~0.768 mg/kg,平均值为0.430 mg/kg,超标率达100%。3)大气降尘和耕层土壤对小麦籽粒铅质量比的贡献率分别为90%~99%和1%~10%。通过研究耕层土壤和小麦铅污染的范围及程度,探讨小麦籽粒铅污染的来源,解析各污染源的相对贡献率,可为制定控制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保障食品安全措施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董辰寅,张卫国,王冠,马鸿磊,刘圆[4](2012)在《上海宝山区城市土壤铅污染来源的同位素判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上海市宝山区月浦公园和蕴川公路菜田采集的土壤柱样,进行了土壤粒度、铅(Pb)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垂向变化分析,以探讨土壤的铅污染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菜田和公园土壤柱样中铅含量分别为17.2~34.8 mg.kg-1和17.5~36.5 mg.kg-1,菜田土壤207Pb/206Pb和208Pb/206Pb分别为0.827~0.849和2.082~2.101,公园土壤则为0.839~0.848和2.089~2.099.2个土壤柱样中铅含量及其富集因子(EF)、207Pb/206Pb和208Pb/206Pb比值都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菜田和公园表层土壤(表层10 cm)Pb的富集因子基本都大于1.5,指示了菜田和公园土壤表层较高含量的铅系人为活动外源输入所致.对比前人关于上海不同污染源铅稳定同位素比值的研究结果,菜田和公园表层土壤铅同位素特征介于长江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和工业燃煤粉尘之间,且EF>1.5,样品更接近燃煤产物,说明宝山区表层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工矿企业燃煤所产生的粉尘.(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边归国[5](2009)在《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来源解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大气颗粒物中铅的污染比较严重,其来源比较复杂。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来源的解析比较成熟的主要有同位素丰度比、无机多元素分析、质子微探针技术等方法,而序列提取、化学形态分析等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期刊2009年02期)

边归国[6](2008)在《学会版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来源解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大气颗粒物中铅的污染比较严重,其来源比较复杂。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来源的解析比较成熟的主要有同位素丰度比、无机多元素分析、质子微探针技术等方法,而序列提取、化学形态分析等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来源于《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07-26)

刘敬勇[7](2007)在《环境铅污染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燃煤、采矿业和工业叁废的排放、加铅汽油和农药的使用,使排放到环境中的铅越来越多。典型工业城市及人口密集地区铅等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运移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04-01)

韩文炎[8](2006)在《茶叶铅污染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茶叶铅含量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引起了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茶叶铅污染来源及控制技术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表明, 大气、土壤和加工是茶叶铅污染的叁大来源。大气铅包括汽车尾气和公路扬尘。茶园土壤有效态铅含量显着高于非茶园土壤,并受土壤pH和有机质的影响;土壤酸化改良可显着降低茶叶铅含量。尘土是茶叶加工过程中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文章还分析了控制茶叶铅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就深入研究的方向谈了看法。(本文来源于《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09-01)

陈中官,金崇伟[9](2006)在《茶叶铅污染来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叶铅污染研究的相关报道,综述了茶叶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来源主要包括:茶园土壤酸化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大气沉降物中的铅和茶叶的加工过程。还根据各种茶叶铅污染来源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期刊2006年06期)

钱华,伏晴艳,陈明华,唐琳,李德[10](2004)在《上海大气中铅污染来源及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监测和调研数据的比较,说明了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和上海工业大调整,上海的大气铅污染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迁的过程-即由局地工业污染源逐渐转变为机动车为主、后随上海1997年10月1日一步到位全面实现车用汽油无铅化、大气铅浓度又明显降低的变化情况。通过上海车用汽油年消耗量、铅含量及其排放系数,计算了历年机动车尾气的铅排放量;通过上海煤的使用量,计算了历年的上海煤电厂、中小燃煤锅炉、工业炉窑铅排放量:并通过数学模拟计算了机动车、煤电厂、中小燃煤锅炉、工业炉窑在汽油无铅化前后对上海大气环境的贡献情况,以及各自的铅污染分担率。(本文来源于《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4-09-01)

铅污染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分析大气降尘铅污染的来源,解析各污染源对大气降尘铅的相对贡献率,以陕西某工业区为目标区域,采集24份大气降尘样品以及2份铅锌冶炼厂矿石、2份热电厂燃煤和1份焦化厂燃煤等端元介质,用ICP-MS测定铅质量比及同位素组成(206Pb/207Pb和208Pb/206Pb)。通过比较大气降尘和矿石、燃煤等介质的同位素特征值,分析大气铅污染的来源,结合叁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污染源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气降尘铅质量比平均值为(1104.1±458.0)mg/kg;铅锌冶炼厂矿石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约为38.8%,热电厂燃煤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约为41.5%,焦化厂燃煤对大气降尘铅的贡献率约为19.7%。研究表明,在大气降尘收集时间段内,大气降尘铅主要来自热电厂燃煤和铅锌冶炼厂铅锌冶炼排放。铅同位素指纹分析技术是一种解析大气降尘铅污染来源的有效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铅污染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1].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基于铅同位素解析技术的土壤铅污染来源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

[2].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基于同位素解析技术的大气降尘铅污染来源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

[3].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小麦籽粒铅污染来源的同位素解析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2

[4].董辰寅,张卫国,王冠,马鸿磊,刘圆.上海宝山区城市土壤铅污染来源的同位素判别[J].环境科学.2012

[5].边归国.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来源解析技术[J].中国环境监测.2009

[6].边归国.学会版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来源解析技术[C].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2008

[7].刘敬勇.环境铅污染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8].韩文炎.茶叶铅污染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C].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9].陈中官,金崇伟.茶叶铅污染来源的研究进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

[10].钱华,伏晴艳,陈明华,唐琳,李德.上海大气中铅污染来源及估算[C].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论文知识图

杭州市铅循环与铅污染来源及其...沙河河道淤泥铅同位素分布图成都市交通扬尘排放量分布图土壤及各种污染源铅同位素组成表层沉积物与主要端元铅同位素组成对比...不同介质中xaPb/o,Pb比值对比

标签:;  ;  ;  ;  ;  ;  ;  

铅污染来源论文_赵多勇,魏益民,魏帅,郭波莉,蔡先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