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机电控制论文_沙印

导读:本文包含了远程机电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电,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接口,协议,网络接入,互联网。

远程机电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沙印[1](2014)在《浅析远程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以太网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现场总线控制模式。本论文将工业以太网应用于工业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给出了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系统功能,重点针对远程控制功能进行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对于进一步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水平,及工业以太网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4年21期)

杨玉红[2](2012)在《远程机电控制的网络接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的远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本论文结合工业以太网详细探讨了机电设备在远程自动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首先对比分析了目前几种主流常用的远程自动控制技术,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以太网的应用,重点详细分析了远程机电设备接入工业以太网的几种方式,并结合工业以太网的具体应用问题分析了机电设备在远程自动控制应用中应注意的实际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进一步提高工业以太网在机电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2年29期)

董志强[3](2012)在《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与传统机电控制系统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传统的机电控制模式,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并简要阐述了传统控制技术在互联网远程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2年09期)

王进华[4](2011)在《远程机电控制的网络接入模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接入使用的是TCP/IP协议,该协议最先是在UNIX系统中实现的,后来在Linux、DOS和Windows系统中也实现了TCP/IP。但是,在UNIX上实现的TCP/IP协议的源代码并不能直接移植到DSP上来,这是因为PC机和DSP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1年24期)

王进华[5](2011)在《远程机电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机电设备的网络接入技术是远程机电控制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对基于网络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了远程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网络接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远程控制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规划了基于网络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将接口单元划分为数据处理模块和网络接入模块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并阐述了这两个功能模块的作用,网络接入模块采用了以太网的接入方式。系统选择TMS320VC5402系列的DSP作为微处理器,选择RTL8019作为网络控制器。结合相关的芯片技术,针对以太网的接入方式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对TCP/IP协议在DSP中的软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1-11-01)

王亮,白晶[6](2007)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智能网络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机电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Internet技术,阐述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实现,对各组成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中智能网络接口,给出了智能网络接口的基本结构和硬件设计原理图及软件设计原则。(本文来源于《机电一体化》期刊2007年01期)

赵宝健[7](2005)在《远程机电控制Internet接口单元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Internet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网络,只要符合其协议的设备均可以接入并利用它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远程控制。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已成为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机电设备的Internet接入技术是远程机电控制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需要一种高可靠性、高速、兼容性好且成本低的网络接口设备。 本文首先对现有的设备接入Internet的网络接口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现有的解决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远程机电控制Internet接口单元的设计方案。 随后,分析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系统的概念与特点,探讨了基于Internet远程控制研究所涉及的机电控制、计算机网络、网络数据库、故障诊断等问题,研究了远程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接下来,设计了Internet接口单元的整体结构。将接口单元划分为数据处理模块和网络接入模块两个模块进行设计。数据处理模块选用TMS320VC5402作为数据处理器,设计了DSP的16位并口自举加载方式和数据处理模块的部分关键电路。网络接入模块采用了电话网络和以太网两种Internet接入方式。结合相关的芯片技术,分别针对两种Internet的接入方式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此外,还对了CP/IP协议在DSP中的软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最后,对基于Internet远程控制的控制方式、实现方法,控制数据和状态数据的传输等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5-03-01)

白晶[8](2005)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机电控制向全球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讨论和研究了远程机电控制的系统模型,设计和规划了系统的功能模块,研究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对其中智能网络接口单元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通过这些研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逐步规范化、安全和可靠的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 本文首先对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操作平台、协议标准、接入和控制方式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远程控制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其次,研究了远程机电控制的特点及传统的机电控制理论,规划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将系统划分为远程终端模块、网络模块和现场模块叁个部分,并阐述了这叁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同时对系统的接入方式、控制方式和远程控制协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接着,设计了系统的远程终端模块和现场模块(智能网络接口单元)的软硬件。结合设计,分析了智能网络接口单元的功能和组成。系统选择TMS320VC5402系列的DSP作为微处理器,选择PRTL8019作为网络控制器。 最后,本文在DSK(DSP Start Kit)开发板和CCS(Code Composer Studio)开发环境下,以交通灯为例设计和原型化地实现了基于智能网络接口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层协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5-03-01)

吉晶[9](2003)在《基于CORBA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控制向全球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也成为必然,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则是机电控制全球化和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正是针对这一发展趋势,对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远程控制系统存在的平台异构之间的通信问题,提出了利用CORBA技术来开发异构分布式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文首先介绍了CORBA的基本原理以及ORB体系结构,通过与其他分布式技术的比较,分析了CORBA在远程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接着讨论了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对构成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叁部分功能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从控制方式、实现条件和设备接入的角度出发对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做了详细深入的研究。随后针对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从系统的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协议的兼容性方面讨论了系统实现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设计了原型系统,研究了在CORBA环境下系统的部署方案以及系统实现框架,在CORBA技术和WWW技术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软件构架,规划了系统开发步骤。在原型系统中,采用SQL Server 7.0为DBMS,以IIS为WEB信息服务,开发出叁层架构系统,利用IDL语言到Java和C++的不同映射,客户端程序采用JBuilder为开发工具,服务器程序采用C++Builder开发,实现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开发的原型系统部分已经应用到东方钢铁公司炼钢车间,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3-03-01)

张明华[10](2003)在《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技术为传统的机电控制领域开辟了新的前景,将会大大推动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机电控制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与传统机电控制系统的不同点与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模式,并对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式进行了研究。接着,论文重点从数据采集、交换与传输叁个方面,讨论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数据流问题,研究了数据采集技术以及硬件设施的选取,讨论了数据在现场监控模块内部、现场监控模块与远程监控模块之间的交换方式,提出了采用B/S结构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数据通信模型。然后,论文对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时延性、安全性和数据通信等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ActiveX技术来封装客户端程序,在浏览器中实现与控制服务程序的通信以减少网络数据量的方法来解决时间延迟的问题;以及采用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SL来解决安全性问题等的相应策略。本文最后以东方钢铁公司炼钢车间的工业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利用AB公司的ControlLogix系列PLC和Intellution的IFIX上位监控软件来搭建上业控制网络组成现场监控模块,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炼钢车间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分析与研究。论文有关的部分应用研究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3-03-01)

远程机电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现有的远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本论文结合工业以太网详细探讨了机电设备在远程自动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首先对比分析了目前几种主流常用的远程自动控制技术,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以太网的应用,重点详细分析了远程机电设备接入工业以太网的几种方式,并结合工业以太网的具体应用问题分析了机电设备在远程自动控制应用中应注意的实际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进一步提高工业以太网在机电自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具有较好的借鉴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程机电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沙印.浅析远程机电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展望.2014

[2].杨玉红.远程机电控制的网络接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2

[3].董志强.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与传统机电控制系统的分析[J].机电信息.2012

[4].王进华.远程机电控制的网络接入模块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1

[5].王进华.远程机电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研究和应用[D].苏州大学.2011

[6].王亮,白晶.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智能网络接口设计[J].机电一体化.2007

[7].赵宝健.远程机电控制Internet接口单元的研究与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5

[8].白晶.基于Internet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5

[9].吉晶.基于CORBA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3

[10].张明华.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机电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远程机电控制单元实物图片远程机电控制单元硬件系统结构...目标板成功运行uCLinux时的界面图热备冗余控制系统示意图矿山机电GIS管理和控制系统基本结构矿山机电管理系统的组成

标签:;  ;  ;  ;  ;  ;  ;  

远程机电控制论文_沙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