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的CT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的CT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满桂云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1801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探讨甲状腺疾病的CT表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甲状腺炎性病变9例。增生性病变28例,Graves病2例,结节性增生26例。甲状腺肿瘤24例,腺瘤14例,甲状腺癌10例,其中9例淋巴结转移,例胸椎转移。结论: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临床诊断和相关性病理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关键词】甲状腺病变;病理;CT检查【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420-01

甲状腺病变有良恶性之分,在良性病变中甲状腺肿属于十分常见的类型,近年来国内大宗病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甲状腺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最高,另一组报道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众所周之,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治疗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在良性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治疗方式也有差异,因此术前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61例甲状腺病变的CT手术及病理资料,探讨CT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甲状腺疾病61例,男8例,女53例。年龄26-82岁,平均57岁。61例各种甲状腺疾病经细胞学穿刺活检8例,手术病理53例。

临床实验室检查甲功五项,9例甲状腺炎,7例符合;2例Graves病符合;结节性增生检查甲功五项20例,17例正常,3例伴甲亢,1例伴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检查甲功五项6例,4例正常,2例TSH增高。

1.2设备与方法使用日本ToshibaAquilion16螺旋CT机,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矩阵为512×512,软组织窗位30~60Hu,窗宽300~400Hu,骨组织窗窗位300~600Hu,窗宽1500~2000Hu;所有病例均全程扫描,层厚、层距5mmo,58例平扫加团注增强扫描,3例仅作平扫,并经手术病理证实。CT图像由3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其分析,总结其特点。

1.3图像后处理将获得原始轴位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后传至ADW4.2工作站行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

1.4资料分析61例甲状腺病变患者CT资料分别由5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的指标有病灶形态、边界情况、密度均匀性、是否有钙化及钙化位置(边缘性/中心性)、淋巴结是否有肿大、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等。对意见不一致处由本文参入研究者进行讨论取最佳意见。病理资料则来自病理科。

2.结果2.1发病部位大小:病变位于左侧叶23例,右侧叶28例,双侧10例,病灶0.4cmx0.Scm一4.7cmx5.6cm;单发41例,多发20例。

2.2各类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增生性病变:Graves病2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肿大,普遍密度减低,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与周围组织间境界清楚。1例肿大甲状腺包绕气管、食道,双侧颈鞘向外推移。结节性增生26例,弥漫性改变18例,表现为密度不均或密度普遍减低,增强后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甲状腺炎:(淋巴细胞性和桥本氏甲状腺炎)9例,3例弥漫肿大,密度普遍均匀减低,增强后普遍明显强化,局部少许密度不均;2例无肿大的,仅有密度不均,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4例局限于一叶肿大,并内部局灶性境界不清的密度减低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自边缘向中心密度逐渐减低。边缘与正常组织无分界。结节表现呈多样性平扫可为等密或低密,增强后可强化呈等密或稍低密度,也可不强化;结节囊变16例,可为完全囊性,也可为囊实性,囊性病灶内密度可均匀或不均,部分囊内见突起结节影。实性病灶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1]结节边界可精楚,也可模糊。有4例较大结节2例实性病灶可见不完整的强化包膜.2例囊实性病灶见完整强化包膜。结节与腺外组织分界清楚。钙化8例。肿大及结节可造成颈鞘推移10例;气管包绕7例,推移或受压8例。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14例,单发13例,多发1例,瘤灶伴多结节3例。所有瘤灶边界增强后均可见与腺叶一致的明显强化的完整包膜环,其中10例平扫可见完整的低密度环。仅有少部分病灶平扫为等密度或瘤内出血为稍高密度时瘤灶部分与腺叶分界不清。突出于腺外的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境界清楚。甲状腺癌10例,病灶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2例,形态不规则3例;边缘不清3例,合并钙化2例。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8例伴囊性。病变强化方式:各型甲状腺癌经CT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为多样性,人致分为:不均结y样强化2例,1例薄壁强化、向心性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1例,逐渐一致性强化2例等影像学改变,2例有气管、肌肉或血管的浸润包埋。

3.讨论3.1对甲状腺位置、形态特点的认识关于正常甲状腺位置及其人体形态特点国内外文献均多有描述。

本组资料所见与各家文献所述基本相同。甲状腺双叶虽均略呈宽边向内的三角形,但由于其前、后两缘长度多不相等、内缘因气管压迹而多呈弧形,故各家文献测量上难免存在选择测量点不统一的问题(测量腺体最大前后、内外径),这可能是造成各家文献测量数据存在较人差别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因腺体个体形态差异而造成测量误差,本组资料均采用自行设计的方法进行甲状腺最大前后、内外径的测量。

3.2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及病理研究基于上述时甲状腺疾病的基本CT表现和特征的分析,我们将其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中去,结节边缘有完整包膜为良性病灶。当结节伴有上述转移淋巴结特征的,则考虑结节为恶性。对单结节来说腺瘤不难诊断,鉴别诊断则局限于局灶甲状腺炎结节、单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腺内甲状腺癌的鉴别。如果单从结节本身的征象来鉴别较难,综合分析将有利于诊断,多数甲状腺炎结节实验室检查可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经治疗可好转三者中甲状腺肿结节往往伴弥漫性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癌。增生或炎性细胞浸润所造成的弥漫性改变其血供不发生变化,增强后仍然为明显强化。甲状腺癌伴弥漫性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弥漫增生伴甲状腺癌;另一种是甲状腺癌弥漫生长伴癌结形成。后者血供发生了变化.其强化程度不及增生所致的弥漫性改变明显。这种情况发生于恶性度高、分化低的甲状腺肿瘤.多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治疗方法及预后完全不同.当难于鉴别时定位穿刺细胞学检查则是较好的方法。对于单纯的腺内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与确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炎结节和甲状腺肿结节的手术治疗方法是相同的.即将结节所在的腺叶切除。多结节病灶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少数见于甲状腺癌,两者均常伴弥漫性改变。甲状腺肿结节呈多样性表现是其特点,弥漫性改变区明显强化,甲状腺包膜完整。

手术治疗仅做部分或次全切除。弥漫性多结节甲状腺癌,多为高度恶性,常伴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治疗取决于病理类型。甲状腺全切的适应证是高危组乳头状癌,广泛浸润型滤泡癌、低分化癌、髓样癌和分化癌。根治性颈部清扫使用于髓样癌。乳头状癌伴有明显淋巴结转移时,将淋巴结摘除即可。本组病例来自碘相对缺乏区,结节性甲状腺肿有较高的发病率,结节增生伴腺瘤、腺癌或伴甲状腺炎均可见,给诊断造成困难,良恶性的治疗差别大,所以对于CT考虑为弥漫浸润性甲状腺癌的病例术前穿刺取得病理类型将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无论甲状腺的良恶性病变,CT所显示的病变程度、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都对手术治疗和愈后估计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病变的位置、轮廓,能反映病变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很好的信息,能明确甲状腺病变向纵隔生民状态、气管受压程度、有无淋巴结肿人以及骨与软骨有无破坏。因此,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为相关病理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参考文献:[1]马发鹏;任伟;常宝等.CT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2,15[2]蒋黛蒂;党军;张玉华,C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3[3]刘玥;邹文远;石思李等,结节性甲状腺肿CT手术病理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01

标签:;  ;  ;  

甲状腺的CT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