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的核酸现场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微流控的核酸现场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疾病的快速、精确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大。核酸检测由于在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上的优势,可显著降低检测假阳性概率并缩短检测的窗口期。但是现有核酸检测方式存在操作繁琐,所需仪器设备多且不易携带等问题。基于微流控的核酸现场检测系统因其集成化、快速化、自动化以及小型便携的特点可有效弥补现有核酸检测方式的缺陷。该系统主要由微流控芯片和配套检测仪器组成,其中涉及到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虽然国外已有相应产品面世,但是其制造和装配工艺复杂、成品率较低、单次检测价格昂贵,不适用于我国对核酸现场检测的需求,无法进行大规模临床应用,因此亟需自主研发一款基于微流控的核酸现场检测系统,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以研发基于微流控的核酸现场检测系统为目标,对芯片热压键合工艺、面向核酸提取的超声裂解方法以及面向核酸扩增的温度控制这三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搭建相应平台,对前述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主要内容包括:(1)研制了一台用于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的热压机,在热压机中设计有专用的芯片固定结构,热压机可实现温度在0~250°℃,压力0~150Kg的调节,温度误差小于1℃。以聚碳酸酯(PC)为材料为对象,自主设计微流控芯片,通过正交实验,摸索出一套以膜为盖片的芯片热压键合工艺,在膜厚度小于0.175mm的条件下,使用热压温度:160~170℃,热压压力:80~100Kg,热压时间:60~90s可实现芯片的良好键合。(2)针对以超声裂解作为辅助方式的核酸提取过程,为实现超声能量以最优的效率传递,建立了球形芯片传振结构模型,其中球面曲率半径R=16.25mm,球面宽度A=4mm,球面厚度T=1mm,通过计算其前6阶模态分析出40kHz为匹配的超声激励频率。搭建了基于微流控的超声核酸提取实验平台,进行了超声功率和时间摸索,在使用20W的超声功率条件下,仅需10s便可完成对EV71病毒裂解步骤,速率优于成熟的机械振荡为辅助方式的手工提取法,验证了芯片传振模型的实用性。(3)面向核酸扩增过程,为了减小仪器体积与芯片中待测样本与反应槽之间的温度变化的延迟,以半导体制冷片为温度源,铜为传热介质,设计双面对称加热结构,整体尺寸为90mm×80mm×120mm。样本与反应槽的温度延迟小于1s,升降温速率分别为2.35℃/s和2.72℃/s。通过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核酸扩增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传热性能良好,并能实现核酸的稳定扩增。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核酸现场检测临床需求
  •   1.3 核酸现场检测仪器需求分析
  •     1.3.1 面向现场检测的核酸提取的仪器需求
  •     1.3.2 面向现场检测的核酸扩增的仪器需求
  •   1.4 基于微流控的核酸现场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核酸现场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4.2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核酸现场检测
  •     1.4.3 微流控芯片键合研究现状
  •     1.4.4 面向核酸提取的仪器平台研究现状
  •     1.4.5 面向核酸扩增的仪器平台研究现状
  •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流控芯片热压键合工艺
  •   2.1 聚合物材料热压键合理论基础及依据
  •   2.2 现有热压键合方法与瓶颈
  •   2.3 热压机的设计与实现
  •     2.3.1 本体模块
  •     2.3.2 压力执行模块
  •     2.3.3 温度控制模块
  •     2.3.4 基片固定模具与盖片撑展模块
  •     2.3.5 热压温度的智能控制方法
  •   2.4 热压键合工艺的试验探索与确定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设计
  •     2.4.3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核酸提取的超声裂解方法设计与实现
  •   3.1 超声裂解原理与现有方法的局限性
  •   3.2 超声裂解方法的实现平台设计
  •     3.2.1 超声模块
  •     3.2.2 裂解模块
  •     3.2.3 辅助模块
  •   3.3 芯片传振结构建模与固有频率求解
  •   3.4 超声探头及其驱动电路
  •   3.5 核酸样本超声裂解实验
  •     3.5.1 实验材料
  •     3.5.2 实验设计
  •     3.5.3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核酸扩增的循环升降温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核酸扩增的循环升降温平台设计
  •     4.1.1 系统温度源选择
  •     4.1.2 核酸扩增芯片及其样品槽设计
  •     4.1.3 辅助部件设计
  •     4.1.4 平台的机械结构设计
  •   4.2 驱动电路及其控制系统
  •   4.3 核酸扩增的实现
  •     4.3.1 升降温速率测定
  •     4.3.2 芯片液体温度验证
  •     4.3.3 核酸扩增生物实验
  •       4.3.3.1 实验材料
  •       4.3.3.2 实验设计
  •       4.3.3.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翁振宇

    导师: 张东旭

    关键词: 核酸检测,微流控,现场检测

    来源: 厦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科技

    专业: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无线电电子学

    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 TN492;R318

    总页数: 83

    文件大小: 5551K

    下载量: 65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际微流控分析学术进展[J]. 国际学术动态 2012(05)
    • [2].紫外光刻干膜微流控模具制作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12)
    • [3].基于无纺布检测浓度的微流控装置[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0(02)
    • [4].基于红外光强的数字微流控系统定位[J]. 微纳电子技术 2020(04)
    • [5].一种可以实现稳定单细胞包裹的无进样器的微流控平台(英文)[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0(03)
    • [6].微流控制备金属/共价有机框架功能材料研究进展[J]. 化工学报 2020(06)
    • [7].基于中医药快速检测的新型微流控系统研发[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2)
    • [8].基于蓝牙控制的便携式数字微流控系统的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 2017(12)
    • [9].基于微流控的现代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概述[J]. 应用化工 2018(06)
    • [10].基于微流控的细胞操纵方法与应用[J]. 科技导报 2018(16)
    • [11].微流控纸芯片专利技术综述[J]. 科技视界 2018(24)
    • [12].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J]. 分析化学 2018(12)
    • [13].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超高通量筛选体系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1)
    • [14].微流控液滴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分析化学 2017(02)
    • [15].微流控纸芯片的特点与应用[J]. 数码世界 2016(12)
    • [16].微流控的系统级设计[J]. 光学精密工程 2013(12)
    • [17].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功能型微球的研究进展[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05)
    • [18].微流控器件技术概述和专利申请申请人分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03)
    • [19].仿生微流控肝芯片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8(05)
    • [20].嵌入式数字微流控荧光液滴分选平台[J]. 仪器仪表学报 2016(S1)
    • [21].微流控器件中的多相流动[J]. 力学进展 2015(00)
    • [22].多相微流控分析与毛细管电泳研究进展[J]. 色谱 2014(07)
    • [23].“Y”型棉涤线微流控分析通道测定新方法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8)
    • [24].纸质微流控传感器检测方法发展现状[J]. 信息通信 2014(07)
    • [25].微流控技术发展对计量的新挑战[J]. 中国计量 2013(10)
    • [26].将微流控分析引入高校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J]. 大学化学 2012(02)
    • [27].滤纸微流控设备集成电化学检测[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8].微流控光学及其应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8(06)
    • [29].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10)
    • [30].液滴微流控单细胞转录组检测技术的建立和优化[J]. 癌变·畸变·突变 2019(01)

    标签:;  ;  ;  

    基于微流控的核酸现场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