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婷[1]2013年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情景感知服务扩散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移动信息服务已获得一定发展,但现有的移动信息服务仍局限在静态领域,不能实时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因此依然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随着普适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情景感知服务的业务被推出。由于情景感知服务能够根据用户所处环境提供动态的实时信息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已经成为一个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本文从创新扩散理论的角度对影响情景感知服务创新扩散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创新扩散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情景感知服务扩散系统的构成出发、结合情景感知服务的特点,提出影响情景感知服务扩散的11个影响因子,分别为情景性、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性、可察性、企业影响力、个人需要、性格特征、信息传播渠道以及价格,进而从微观分析角度,以提取的11个影响因子为基础,构建情景感知服务扩散影响因子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本文在实证研究部分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法对模型和相应假设进行验证,同时定量测算了各影响因子对情景感知服务扩散的影响系数。最后,本文根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情景感知服务提供商提出增强其竞争力的营销建议。

戴嘉祺[2]2009年在《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各大运营商纷纷提出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各大运营商又均以业务产品转型为先导,都认识到信息服务应用无限的道理,大打信息服务增值品牌,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电信信息服务产品大战中,运营商究竟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有效推广电信信息服务产品?哪些因素对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有重要影响?运营商从哪些方面提升自身在信息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完成顺利转型?这些成为各家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扩散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界物质扩散的现象,例如对一杯滴入红色液体的水加温或进行搅拌,红色液体在水中的扩散速度就会加快,这是因为温度、分子运动速度是影响物质扩散的关键因素。同样,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扩散也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本文创新性地将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应用到通信行业,来研究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即是电信运营商提升自身在信息服务领域竞争力的着力点。本文根据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和电信信息服务产品的特征,从技术创新扩散的系统构成角度出发,提取了扩散客体的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性、可察性,扩散源的企业实力、企业形象,扩散汇的个人需要、性格特征、购买经验,扩散媒介中的信息扩散渠道、价格等12个影响因素,构建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模型,提出假设命题。然后运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模型与假设命题进行验证,并得出各因素对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扩散影响的显着性及影响强度。根据影响强度的大小,将电信信息服务产品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类(主要影响因素、次要影响因素、弱影响因素、不显着影响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转型期电信运营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营销建议。

王丽华[3]2004年在《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信息服务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讲,信息服务产品已经广泛渗入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信息服务产品从最初创新产品的形成到被潜在消费者接受是一个产品扩散的过程。作为一种新产品,如果只在小范围内应用,其收益是微乎其微的,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亦即扩散,规模效应才能体现出来。为了更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使每一种信息服务产品的价值最为充分地体现出来,就要对信息服务产品扩散问题进行研究,而其中最核心的则是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信息服务产品能否进行有效扩散,能否被需要它的潜在消费者认同与接受,能否实现自身价值。文章通过对信息服务业类型、信息服务产品特征的研究,以产品扩散理论为理论依据,对信息服务产品扩散过程进行描述,主体部分对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这些因素包括:扩散源——信息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从产品信息和产品实物两方面扩散着信息服务产品,以其实力、管理、文化、形象四方面影响着本企业信息服务产品的扩散;扩散宿——信息服务产品的用户,这是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终点,同时也可能作为一种间接扩散源而存在,信息服务产品在用户层面的扩散是用户采用产品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认知阶段、说服阶段、决策阶段、使用阶段和确认阶段;扩散内容——信息服务产品,这是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关键,而产品的特性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指产品的相对优越性、相容性、易用性、可试性以及可察性;扩散渠道——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信息服务产品总是通过一定渠道而为消费者所知的,大众传播渠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它是满足消费者了解信息服务产品一般作用及主要功能用途的便捷途径,而带有主观因素的人际传播对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作用更为深远,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扩散方式——信息服务企业的营销手段,这是产品的供给者向采用者提供创新成果的具体组织方法和程序,包括价格、广告、促销、销售渠道;扩散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合力,任何一个信息服务企业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系统,也就是社会环境,这也是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环境,主要有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推动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策略——学习策略、创新策略、人才策略、用户策略、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对策探讨相结合,文献分析法,图示法等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分析,使研究不断深入,希望能在丰富产品扩散理论的同时,对信息服务企业开拓市场、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文章共分四部分,正文约37,000字,图3。

余宙婷[4]2012年在《自助服务扩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服务的很多特性;电子银行、网络订票、自助售票等自助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通过自助方式可以享受更加个性化、便利的服务;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方式节约成本、提高利润。然而,自助服务的实际市场扩散情况与消费者的使用意愿存在差距,不同类型的自助服务无论是在扩散时间,还是在扩散效果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深刻了解不同自助服务的差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不同类型自助服务的市场扩散规律,才能帮助企业制定准确有效的发展策略。然而,无论在自助服务研究领域,还是在产品扩散研究领域,都还没有相对系统地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在自助服务相关研究中,目前的研究都基本以一种或几种典型自助服务为研究对象;且主要关注概念界定、分类特点、采纳特征和影响效果四个方面的问题。虽然对自助服务已经有较完善的定性分类,但是定量分类的不充分导致对自助服务类型认识存在局限;同时,现在对自助服务的研究都是基于顾客采纳视角,很少有从企业视角分析自助服务的扩散过程的;零散的扩散机制研究非常不利于自助服务的市场成长。在产品扩散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较多有效的扩散模型,基本形成了“总体层面模型为主、个体层面模型为辅、混合模型伴随”的研究现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混合模型是最能深入反映扩散机制,但是对于混合模型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基本没有充分体现产品特点。此外,无论是扩散模型的构建还是扩散模型的验证方面,都主要针对耐用品和移动通信服务,还没有系统以服务为主的扩散模型。服务扩散模型发展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服务业的成长。因此,需要从混合扩散方面加强对服务扩散的研究,既要体现服务的普遍性,又要展现不同服务的特征,从而形成对服务扩散的系统研究。在这样的现实与理论背景之下,本文的研究工作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必要。基于目前自助服务和扩散模型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本文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分别从自助服务分类、自助服务扩散模型提出与验证、自助服务扩散策略叁个层次相对系统地研究了自助服务扩散问题。(1)首先,在对现有自助服务分类研究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从顾客感知的角度对自助服务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为了反映自助服务的特点,本文在传统服务分类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助服务采纳特性,提取了适用于自助服务的7个分类维度变量;并综合应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现有的自助服务中确定了11项典型自助服务作为种类变量。本文采用语义差异量表设计了基于顾客感知的自助服务分类问卷,通过网络填答的方式进行问卷收集。之后,本文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方法(MDS)生成空间感知图,识别自助服务分类的关键维度与典型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传递方式和人际环境是顾客区分不同种类自助服务的两个关键维度。因此,本文将自助服务分为受群体同质影响的自助服务、受群体同质影响且重复购买的自助服务、受群体异质影响的自助服务、受群体异质影响且重复购买的自助服务四大类。(2)其次,本研究将自助服务的分类特征与基于网络结构的混合扩散模型研究相结合,针对四类自助服务分别构建了相应的扩散模型,并通过实际的市场扩散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混合扩散模型的现有研究中,本文引入Shaikh等人提出的基于规则网络和基于小世界网络的多重影响扩散模型。通过对自助服务人际交互和重复购买两类特征的分析,对Shaikh等人的假设和模型进行拓展,系统阐释了本研究模型与Shaikh系列模型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复杂网络研究和概率分析方法构建了自助服务系列扩散模型:基于随机网络结构,构建了具有群体特点的HOGI模型以及既具有群体特点又具有重复购买特点的RHOGI模型;基于小世界网络结构,构建了具有人际交互特点的HEGI模型以及既具有人际交互特点又具有重复购买特点的RHEGI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还选取了部分自助服务的实际市场扩散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分别对HOGI模型、RHOGI模型、HEGI模型以及RHEGI模型进行验证。考虑到数据获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分别选择了相应的四类提供自助服务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即:邮箱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即时通讯服务以及在线游戏服务。首先,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其次,通过可绝系数(R2)和残差平方和(S2)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采用渐进F分布统计量检验参数的显着性,通过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预测误差的方差和标准差四个指标判断模型的预测精度。在模型分析中,本文对比了Bass模型、NUI模型、HOGI模型、RHOGI模型、HEGI模型以及RHEGI模型在拟合效果以及预测效果方面的差异。通过不同模型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比较,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自助服务特征的系列混合扩散模型最能有效反映相应自助服务扩散特征,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3)最后,为了能将自助服务扩散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的市场行为联系起来,本文在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分析的自助服务扩散策略分析框架,相对系统地阐述了自助服务扩散策略分析过程,并提出了自助服务扩散过程管理框架。本文认为在扩散策略分析时,先要基于模型参数,讨论外部影响系数、平均节点度等关键参数对扩散效果的影响程度;然后,对模型参数进行市场化解释,使模型参数具有实际的市场价值;之后,通过市场意义的解读,提出自助服务扩散中较为普遍的市场策略。本文认为在自助服务扩散初期,可以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和免费使用的方式扩大初期的用户规模;在扩散的中后期,可以通过市场细分、差异化服务、推荐机制以及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强化用户之间的联系、进行客户关系维系。最后,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和掌握自助服务扩散的过程,还需要进行自助服务扩散过程管理,从而实现自助服务扩散的动态调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首次对自助服务分类进行研究。不仅在维度选择上突破了传统服务特点的限制,创新性地将传统服务分类维度与自助服务的采纳特点相结合;而且是国内首次专门针对自助服务分类的定量研究,是对自助服务研究的一种有益探索。第二,本研究将自助服务的分类维度进行模型化分析,基于不同服务的特征分别构建出四个自助服务扩散模。此系列模型不仅将个体扩散模型与总体扩散模型有效结合起来,而且体现了不同自助服务的特征。此外,本研究还采用实际自助服务的市场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现实价值。自助服务扩散模型的建立对认识和理解自助服务扩散规律提出了新的视角。第叁,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分析的自助服务扩散策略分析过程,不仅实现了理论分析的落地,而且将理论分析与企业运营决策有机结合起来,是服务营销领域研究的创新。由于时间和研究水平的限制,本论文还存在几方面的不足有待未来的进一步探索:(1)本研究从顾客采纳中选取了部分因素作为分类标准。但是,要更加全面地理解顾客对自助服务分类的感知,还可以加入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等多种维度特征;同时,还可以继续扩大调查对象的范围、增加调查对象的数量,加强分类研究结果的普适性。(2)本研究主要基于简单随机网络和WS小世界网络进行建模,且仅用平均节点度来表征网络的特征;为了更全面体现人际关系网络的特征,在未来的扩散建模时可以加入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参数更深刻地展现自助服务扩散的内在机制。在模型验证方面,也可以考虑增加多种服务的种类数据或针对同一类服务增加多家企业的市场数据。(3)本文虽然详细阐述了基于模型参数的自助服务策略分析过程,但是这仅仅是从概念和框架上的叙述;为了能更好地证明此种方式的有效性,在未来也需要对这部分进行实证研究。

郭彤[5]2011年在《电信新业务的区域扩散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传统的电信语音类业务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同时,3G的成熟和推广以及其他众多的技术突破使得电信行业又进入了一次发展跨越期,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以及相关实现技术的产业链跟进,各种类型的电信新业务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随着这些业务的推广和区域化过程,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电信新业务的区域产品扩散进行了分析:1.电信新业务的定义以及区域划分。主要是根据当前对于电信业的分类以及每类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按照产品扩散和区域发展的要求进行筛选,最终得出本研究对于电信新业务的定义。并对于各个区域的电信新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国际比较。2.根据我国电信业各个省市电信业务量、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占全国总体的比例,并参考地区电信业发展的区位商,按照发达程度确定我国电信发展的区域类型。3.电信行业业务扩散模型。根据对于VOIP和手机支付业务的区域调研数据,通过信度分析、均值分析、因子分析获取调研数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归类,再通过假设检验和地区均值的结果分析区域各个指标的差异情况。在因子分析的因素归类基础上,获取各大类指标的地区均值结果,并通过对于产品扩散基本模型的扩展,获取代表类型业务区域扩散当中的各类影响因素作用效果。4.电信新产品扩散的区域效应。这一部分首先获取电信新业务的某一时段发展横截面数据,通过与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指标的相关分析,分析不同类型业务对于各个指标的影响情况以及地区差异。并通过其他定性归纳的方法,得出其他区域效应的影响机理。5.电信产品区域扩散相关策略建议,这部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是从政策推进,区域产业基础设施均衡与差异化发展、区域产业创新、区域业务扩散、区域跨行业合作以及跨区域合作等几个方面提出区域发展的策略建议。

闫坤[6]2005年在《信息产品扩散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信息产品扩散过程和特征的分析,从扩散源、扩散宿、扩散内容、扩散渠道、扩散方式方面提出 了加快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策略,即学习策略、创新策略、人才策略、用户策略、产品策略、营销策略。

张波[7]2016年在《中国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叁次会议上,向全国人民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务必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通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在新一轮政府改革的理念中,政府负责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平台,企业的事情由市场解决。那么,在信息化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过程中,政府负责投资资源,提高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企业利用信息平台,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效率。信息化是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有效方法,使中国经济从模仿走向创新,是由资源消耗型经济走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必然路径。本文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信息化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是什么,信息化如何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第二,互联网的发展是否促进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第叁,信息化中的哪些因素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信息化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角度,分析信息化对传统工业产业改造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在新的技术经济视角下,结合信息社会构建和产业融合理论系统,研究信息化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因素。理论上,本文在系统研究信息化理论与测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统计数据丰富程度,构建新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侧重区域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和信息化应用程度,衡量地区信息化水平。实践上,本文选取省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包络法(DEA),实际测算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同时,采用Tobit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测算信息化程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大小,及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依据。本文的论证结构是:首先,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信息化、技术创新效率等概念进行说明界定,确定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找出论文的创新点,画出技术路线图。其次,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综述,分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分别对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并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找出信息化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理论研究,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于提高企业效率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再次,对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进行详细的介绍,总结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文献中各种信息化测量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程度,构建本文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信息化程度,并且对东、中、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且测量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采用2009年到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将信息化作为主要关注的解释变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资产总计、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竞争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市场化程度用私营企业资产总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度量,国际化竞争程度用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资产总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度量,进行计量回归的实证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查看各个系数显着性,系数大小及影响程度,根据实证计量结果作出分析结论。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提出利用信息化促进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主要利用信息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分析信息化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中,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规范与实证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密不可分、统一互补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定量分析则能够更精准的反应定性分析的结论。为了更精准的反应信息化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本文采用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避免盲目的定量、伪回归等现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相关测算模型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9-2013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定量测算,找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规律,利用面板数据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值与事先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的各地区信息化程度值进行回归分析,重点分析地区信息化程度对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比较研究法,运用dea模型测算出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然后进行东中西部的分析比较,找出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的具体研究目的是探究我国信息化对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信息化对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情况,显着性,以及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情况,为未来更好的推进信息化促进企业创新提供政策指导和经验借鉴。从研究逻辑上来看,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首先对信息化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最新评价指标,构建信息化评级体系,评估各地区信息化程度。其次,本文收集工业企业有关数据,包括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及销售收入、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选取2009年-2013年段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再次,本文利用动态面板tobit模型,以实证方法验证信息化程度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归纳总结信息化对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能够提高我国信息化程度来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在构建信息化度量指标时,结合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事实,调整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加入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长途光缆长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叁个指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可以反映计算机使用数量及应用计算机上网数量,同时,在工业企业中,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是提高工业技术效率的一个反映,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控制一般有相应的电脑程序控制,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的增多说明更多的自动化设备通过端口连接入网,说明信息化程度提高。长途光缆长度的增加,说明网络进入各个地区,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村镇的入网说明整个区域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应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说明在基础设施硬件水平上,各地信息化的程度,可以反映政府投资引导倾向,以及地方主动提升信息化程度的意愿。在构建信息化度量指标时,除了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本文还考虑了信息设施应用的指标,因为即使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但是,这些设备要有人用,信息设备的有效利用才能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高,人类才算进入信息社会。本文认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的人均数量只能反映人均拥有信息化设备,不能反映这些人应用信息化设备,享受信息资源。另外,移动电话只能部分反映电话应用程度,而且数量增多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话时长,通话时长才是反映应用电话的程度。同时,不能简单的用固定电话通话时长,因为移动电话的出现是固定电话的替代,即使固定电话通话时长减少,不能说明信息化程度低,有可能这部分人群用移动电话通话,因此,本文将固定电话通话时长与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加总,以电话通话时长作为指标。同时,本文还加入互联网上网人数作为网络使用情况的指标,反映人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在研究工业企业效率时,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单独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年份较短,有些学者使用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容易忽略时间的变化,随着外部其他因素的变化,企业自身的效率也会变化,缺少动态分析。本文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取2009年-2013年段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比较地区间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差异,分析信息化程度对不同效率的影响情况。本文研究信息化程度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合理规划信息基础设施,通过提高地区信息化程度来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借鉴。在研究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文献中,以往的研究往往偏向于行业或企业内部研究,比如所有制结构,人力资本,产权形式等因素分析,本文试图加入几个外生影响因素如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竞争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市场化程度用私营企业资产总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度量,国际化竞争程度用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资产总计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度量,控制这些因素对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情况,找出他们对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是否显着及影响程度。本文运用省际的面板数据,应用基于非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定量的测算了2009年-2013年中国各省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应用topit计量分析工具研究了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的年度技术效率水平总体上与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到程度相对应。一般来说,信息化水平越高、经济水平越发达,技术效率水平越高。从时间上来看,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效率都是逐年提高的。差距的缩小表明东部地区的一些先进的经营方式逐渐被中、西部地区所接受,产业转移在进行,市场化经营逐渐扩大至全国。纯技术效率表明了工业总体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地区整体工业技术效率的有效体现。我国各个地区的年度纯技术效率水平总体上与信息化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相对应。一般来说,信息化水平越高、经济水平越发达,纯技术效率水平越高。从时间上来看,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纯技术效率都是逐年提高的。东部地区的一些先进的技术逐渐被中、西部地区所采纳,逐步提高的技术加工能力使其纯技术效率有了显着的提高。我国各个地区技术创新规模效率没有一直为1的省市,说明我国各地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提升的空间,各个地区的平均规模效率基本接近于1,规模越来越倾向于有效。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政策的实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正在承接东部地区饱和的、比较优势相对不明显的产业,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也在加快发展工业,提升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紧跟东部地区。全国各地的工业发展逐渐走向平衡发展的道路。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效率有很强的正向影响,各影响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程度也不近相同。在研究工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加入了市场化水平和外商投资水平的两个外部影响因素,通过与效率值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以下结论:第一,信息化对工业企业创新的技术效率有正向的影响,即提高信息化水平可以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当信息化水平提高1%时,技术效率提高0.101%。第二,信息化对工业企业创新的纯技术效率有正向的影响,即提高信息化水平可以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纯技术效率。当信息化水平提高1%时,纯技术效率提高0.118%。第叁,信息化对工业企业创新的规模效率有负向的影响,提高信息化水平不一定能够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效率,也许还有负面影响。当不加入控制变量时,信息化前的系数显着性是在5%的显着性水平,当信息化水平提高1%时,规模效率降低0.015%;当加入市场化水平控制变量后,信息化前的系数显着性是在1%的显着性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1%时,规模效率降低0.017%。但是,当加入资本投入控制变量、劳动力投入控制变量和外商投资水平控制变量后,信息化前的系数显着性是不显着,说明信息化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明确,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机理,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工业化的基础性作用,分析了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从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探讨了信息化推动智能工业的作用机制,这些分析为实证研究信息化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打下了理论基础,然后,运用中国的统计数据测算了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本文还通过比较分析,详细解释了德国的“工业4.0”战略和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借鉴发展经验,展现了信息化对工业的巨大变革,通过以上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全球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己经证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中国工业体系还比较低端,中国不能重走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业企业技术能力,实现工业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通过信息产业的技术优势,工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基于这样的时代机遇,本文汲取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等思想,结合我国目前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世界工业发展方向,提出信息化发展建议,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韩旭[8]2017年在《“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技术扩散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为基础,运用描述性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有:第一,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农业生产各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信息技术使用评价及改进建议。第二,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参与主体、组织模式,构建以农业产业组织为核心的"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分析框架。运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方法,比较了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自主选择模式在支持农业信息技术扩散方面的适用性。第叁,比较分析了不同组织模式下的"互联网+"农业运行运行效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互联网+"农业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并以政府主导模式下的调研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检验。第四,构建"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分析框架,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驱动力、机制的构成、功能、目标等。运用二元选择模型方法、演化博弈逻辑分析方法、分析了"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两种机制下,影响生产者采纳信息技术的因素。本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尽管当前我国政府对发展"互联网+"农业高度重视,出台多项支持"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政策,但现实中却存在技术覆盖范围不足、信息支持生产的力度不够、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相关政策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等问题。第二,叁种主要的"互联网+"农业的组织模式在支持技术扩散方面存在"适用性差异"。政府主导模式适用于推广关键农业生产信息技术;企业主导模式中推广的信息技术能够显着提升产业组织的经营收入;自主选择模式适用于推广应用范围广的信息技术,"经营时间"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数量"的增加能够促使农业产业组织自主选择农业信息技术。第叁,政府主导模式的"互联网+"农业运行评价结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式。"互联网+"农业运行效果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数据为例进行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销售、物流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大于生产环节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效益。第四,在"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研究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促进农户采纳生产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因素为农户接触到的"介绍农业信息技术的信息来源的数量";促进农户采纳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首要因素是农户"对电子商务环境中农产品售价较高的认知预期"。本文的特色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以"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有创新。第二、在实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运用计量模型方法分析了当前叁种主要组织模式的特点、差异及其在支持技术扩散中的适用性;提出了"互联网+"农业运行机制分析框架",运用计量模型和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两种机制下影响生产者采纳信息技术的因素,相关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参考价值。第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互联网+"农业运行效果分析模型,模型可以解释"发展环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技术效率"、"经营绩效"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政府主导模式的数据为例做模型检验,分析了当前农业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方向,相关结论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李宝杨[9]2015年在《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战略,信息化在“四化”深度融合中发挥带动和催化作用。迅猛发展的电子政务为建设智慧城市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提供了可能。我国已在电子政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建设项目和资金,但是电子政务在公众使用方面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农民工虽然对电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比以往要多,但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使用较少。巨大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投入与公众使用效果存在着差距,出现“电子政务悖论”的原因是什么?电子政务只有得到用户的普遍采纳和持续使用,才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所以需要思考如何促使农民工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潜在用户转变为现实用户?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态度和偏好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如何保持政府门户网站现有农民工用户的持续采纳?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工接受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促进新型的服务方式在农民工群体中形成广泛的应用?促进农民工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消弭信息鸿沟,促进信息弱势群体发展;有利于促进信息平等,提高信息福利;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加快市民化进程。本文在信息资源理论和信息行为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农民工信息采纳基本情况,然后以农民工采纳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过程(初次采纳——持续采纳——采纳扩散)为逻辑主线,采用LRM、Probit、Logit等方法,考察影响农民工采纳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因素。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信息弱势群体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需求出发,把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研究其采纳前阶段的初始采纳和采纳后阶段的持续采纳和采纳扩散。不仅从农民工个体决策层面考察了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还把研究进一步扩展,从农民工的个体互动层面,运用仿真技术模拟分析了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扩散。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到的研究结论有:(1)从总体水平上来看,农民工对自己信息能力认知、政府电子服务认知、社会规范认知叁个因子都对其初始采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电子服务认知因子在新生代和老一代群体中都对初始采纳表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且比对自己信息能力认知因子和对社会规范认知因子的影响程度更大。自己信息能力认知因子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初始采纳无显着性影响,社会规范认知因子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初始采纳无显着性影响。(2)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持续采纳的叁个假设: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感知——满意度——持续采纳这条路径中,满意度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期望确认——满意度——持续采纳这条路径中,满意度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期望确认——服务感知——满意度这条路径中,服务感知变量的作用是部分中介作用。对第一个假设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感知有用性通过满意度这个中介变量,对持续采纳的作用最为强烈,其次是感知易用性的作用,影响效果最小的是感知信任。(3)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强度等因素正向地影响电子政务公共服务采纳扩散。从中得到的政策启示方面:(1)提高农民工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认知,既要考虑外部因素对农民工的影响,又要注重农民工的内在因素。加大政府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力度,激发农民工的使用兴趣,引导农民工提高信息意识,提升农民工的信息能力,进而促进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2)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硬件”保障,确保政府网站各项硬件运行良好,达到网站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要提升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软件”质量,增强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通过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工实际体验到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与心中预期比较之后形成正向的期望确认,则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其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持续采纳。(3)发挥农民工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力,通过高水平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形成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高评价口碑,增加农民工群体内部采纳扩散的节点数量,发挥社会网络外部性的乘数效应。通过强关系社会网络信息扩散的同时,还要重视发挥与农民工在工作或生活中接触到的市民等弱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民工的影响作用。

李宗富[10]2017年在《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内越来越多的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积极地利用政务微信发布信息、提供服务、沟通交流、引导舆论等。政务微信已经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问政新平台,对政府信息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推动政务改革的重要力量。如何合理地利用政务微信等政务新媒体的优势,打造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公众参与、双向互动为平台,以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改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为途径,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公正、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当前各个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生态学是研究人、信息、技术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为信息环境下的组织、信息技术和信息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解释框架。因此,本文以政务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生态学理论,深入研究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评价问题。在综合评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政务微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过程、模式、运行机制和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能力和质量提供指导,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人、信息、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首先,分析了政务微信服务过程中的信息流转情况,研究了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的动力和过程。在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四个构成要素政务微信信息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它的功能。然后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探究了政务微信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结构和类型。其次,分析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在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内涵与概念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共享机制、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深入地分析了各个运行机制的内涵、内容与特征,并构建了每种机制的模型;最后基于五种机制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运行机制的总体关系图。第叁,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从信息生态要素出发,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求、信息智能技术发展和政务信息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视角,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划分为定制式、一站式、智慧型和协同式四种类型,分别介绍了四种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各个模式的内容和特征,并构建了每种模式的模型与框架等。分别选取了“广东天气”、“广东发布”、“乐行南昌”、“广州公安”四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四种信息服务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四种模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服务质量差距理论为基础,从信息生态因子视角构建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平台环境四个维度,解释不同因子对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以收集的713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大多数假设都得到了数据支持,并对一个不支持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方法,选取并确定了7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结合信息生态学理论将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划分为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人、信息技术和政务微信平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以“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检验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针对当前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了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策略设计思想,分别从政务微信信息资源、政务微信信息主体、微信技术和政务微信服务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提升政务微信信息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借鉴与参考。从信息生态视角探讨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模式并对其信息服务质量进行科学评价研究,拓展了信息生态学在政务新媒体领域的研究应用,丰富了电子政务和信息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借助政务微信更好地开展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在实践上,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务微信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情景感知服务扩散影响研究[D]. 杨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13

[2]. 电信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D]. 戴嘉祺. 北京邮电大学. 2009

[3]. 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D]. 王丽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4]. 自助服务扩散研究[D]. 余宙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5]. 电信新业务的区域扩散效应研究[D]. 郭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 信息产品扩散策略研究[J]. 闫坤. 图书馆学研究. 2005

[7]. 中国信息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 张波. 中央财经大学. 2016

[8]. “互联网+”农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 韩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9]. 农民工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采纳问题研究[D]. 李宝杨. 浙江大学. 2015

[10]. 信息生态视角下政务微信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李宗富. 吉林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