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研究

关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研究

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人数共60例。研究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呕吐程度、恶心程度以及生命质量等。结果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恶心、呕吐现象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护理后的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给予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呕吐症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靶向治疗;肿瘤分子

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不仅仅有化疗、放疗等,还包括手术治疗以及最新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实践表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了研究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人数共6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2~78岁,平均年龄为(50.2±2.3)岁,其中,胃癌21例,肝癌20例,肺癌13例,乳腺癌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3~80岁,平均年龄为(50.5±2.4)岁,其中,胃癌19例,肝癌20例,肺癌12例,乳腺癌9例。所有患者在我院均接受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并且意识清晰,语言表达能力良好,认知功能正常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为期一个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常规的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指导。研究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内容如下:

第一,药物管理。从药物采购环节开始,医院安排专业人员采购药物,在采购过程中积极与当地的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进行联系[1],确保购入药物的安全性。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确保护理人员、医生以及其他人员对临床用药熟悉。如果临床用药为新药品应该及时通报[2]。科室应该制定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药物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者等信息应该要求详细记录,并且在配置药物时、用药前应该由护士、主治医生以及患者家属共同确认药物质量,确认无误后才可配置药物。在医嘱下达后,配置药物过程中,护士、主治医生以及患者家属应该再次核对,并做好防护措施,确保配药环境无菌、清洁,配置完毕后由护士与患者家属再次确认。病房、药房、公共区域的废弃物应密封,并将其放置于医疗垃圾箱内。

第二,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研究组所有的护理人员均参与培训,由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主任护师与资深医师共同授课,培训内容为靶向药物的药理、使用方法、药物保管与配置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在培训过程中定期组织理论考试,检验培训效果,只有理论考试合格者才可进行临床工作。

第三,输液安全。临床用药前,医生应该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并进行试验,若患者并无过敏反应则开具用药通知单,由患者签字确认后方可用药。与此同时,应该对抢救器材进行检查,并准备抗过敏药物,已备不时之需[3-4]。如果患者第一次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做好监护。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映,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处理。

第四,个性化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与运动指导,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时间长,会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通过音乐、视频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指导其科学的情绪发泄方法。此外,及时向患者介绍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法、药物原理等,加强患者对靶向治疗的认识,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度。

1.3评价标准

患者的呕吐程度、恶心程度以及生命质量评分采用自治的评分表,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呕吐、恶心程度越轻,生命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两组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呕吐、恶心症状以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组的呕吐、恶心症状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8.2±2.1)分、(8.2±2.1)分、(7.3±2.6)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比较结果

如表2所示,研究组的不良事件率为8.33%,对照组的不良事件率为15.00%,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生存环境得以改变,但是受到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肿瘤的患病人群逐年上升,这对肿瘤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靶向治疗后给予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这与本文的结果一致。从本文的结果来看,对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给予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田肖芳.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6):169-170.

[2]隗合棉.探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方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46-149.

[3]陈素红,刘杏仙,马蕊,等.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0):4678-4679.

[4]林丽清.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1):98-100.

标签:;  ;  ;  

关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流程管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