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与复杂壁面作用的动力学及流固耦合研究

液滴与复杂壁面作用的动力学及流固耦合研究

论文摘要

液滴与复杂壁面的相互作用的问题在自然界,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都是十分常见。前人虽然对液滴撞击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液滴与复杂壁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液滴与物体流固耦合等问题缺乏定量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扩散界面-浸入边界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液滴撞击球面的动力学行为以及液滴与圆球的流固耦合问题。主要工作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对液滴撞击球面后在球面上的铺展和回缩动力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圆球与液滴的相对大小λr对于液滴在球面上的铺展和回缩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在液膜铺展初期,液膜前端会形成一层均匀厚度的液膜,此均匀液膜厚度hL能够被近似为hL,∞(1+3/4λr-3/2),其中hL,∞为λr趋于无穷时液膜的厚度。在液膜铺展初期,当无量纲时间被液膜厚度重新尺度化后,液滴在球面上润湿面积的变化不依赖于λ7r。另外我们发现液滴在球面上回缩过程呈匀速状态,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得到了两种机制下液滴的回缩速度,且与数值结果吻合良好。最后我们将此问题延伸至凹球面问题,此时液膜厚度hL可以被λr近似为hL,∞o/(1+1/4Ar-1)。如果将凹球面曲率定义为负数,那么不管凹球面还是凸球面,hL都是随着曲率增大而增大,而且凸球面上的铺展动力学分析结果同样也适用于凹球面。(2)对液滴撞击圆球后出现的不同模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液滴的We数和圆球与液滴的相对大小λr,发现了四种模态,即液滴回弹模态,圆球穿透液滴模态,液滴包裹圆球模态以及液滴脱离球面模态。在液滴脱离模态中,我们发现接触线钉扎在球面上的现象为该模态出现的关键。通过分析接触线附近的受力平衡,我们得到接触线钉扎位置与We数以及接触角的关系。最后我们理论分析了两两模态间的理论转化临界条件,并且理论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良好。(3)对液滴撞击可移动圆球的流固耦合问题在较小韦伯数和较大雷诺数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且关注圆球与液滴的质量比对撞击动力学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发现了两种模态:液滴弹离模态和液滴附着模态,并给出了两种模态理论上的转化条件。对于液滴弹离模态,理论分析了液滴铺展和回缩的时间尺度,定量分析了圆球在液滴铺展和回缩两个阶段对圆球速度影响。最后,我们通过圆球速度演化规律推导了在弹离模态中液滴从撞击开始到弹离球面时圆球的下降距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液滴撞击平面的研究进展
  •     1.2.2 液滴撞击复杂壁面的研究进展
  •     1.2.3 液滴撞击可移动物体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   2.1 数值模拟方法——定曲面边界算法
  •     2.1.1 扩散界面方法
  •     2.1.2 流动控制方程
  •     2.1.3 浸入边界方法
  •     2.1.4 特征线法移动接触线模型
  •     2.1.5 表面张力的计算
  •     2.1.6 方程离散和计算步骤
  •   2.2 数值模拟方法——动曲面边界算法
  •     2.2.1 刚体运动
  •     2.2.2 刚体受力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滴撞击固体球面的铺展和回缩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验证和收敛性验证
  •   3.3 数值结果与讨论
  •     3.3.1 流动特征
  •     3.3.2 球顶处液膜厚度
  •     3.3.3 液膜前端液膜厚度
  •     3.3.4 润湿动力学
  •     3.3.5 回缩动力学
  •     3.3.6 问题延伸——液滴撞击凹面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滴撞击固体小球的模态转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值结果与讨论
  •     4.2.1 流动模态
  •     4.2.2 最大润湿面积
  •     4.2.3 接触线钉扎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包裹与回缩模态转化
  •     4.3.2 穿透模态与包裹模态转化
  •     4.3.3 穿透模态与脱离模态转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滴与圆球对撞的流固耦合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流动特征
  •     5.2.2 模态转化
  •     5.2.3 最大润湿面积
  •     5.2.4 液滴铺展时间
  •     5.2.5 液滴回缩时间
  •     5.2.6 圆球下降高度
  •     5.2.7 液滴与圆球的接触时间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朱阳

    导师: 丁航

    关键词: 液滴,撞击,圆球,铺展,回缩,模态转化,流固耦合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力学

    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类号: O353.4

    总页数: 126

    文件大小: 10730K

    下载量: 591

    相关论文文献

    • [1].脉冲电场下液滴极化变形的数值模拟[J]. 石油机械 2019(12)
    • [2].电控液滴移动的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20(01)
    • [3].喷淋液滴在空气环境下的运动特性[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01)
    • [4].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研究进展[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液滴撞击移动表面动力学特性[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05)
    • [6].液滴间相互碰撞融合与破碎的实验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20(02)
    • [7].基于T形共流聚焦法的液滴生成技术[J]. 化工进展 2020(05)
    • [8].化学所宋延林课题组研制出可程序化控制的“液滴机器人”[J]. 宁波化工 2020(03)
    • [9].农药液滴在植物枝叶表面润湿特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10)
    • [10].超声驻波场中固液黏附液滴悬浮分离研究[J]. 声学技术 2020(05)
    • [11].液滴碰撞亲-疏水性组合壁面的数值分析[J]. 化工学报 2016(12)
    • [12].中空液滴碰撞水平壁面数值分析[J]. 物理学报 2017(01)
    • [13].竖直表面液滴运动的数值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1)
    • [14].超疏水表面上多液滴合并触发液滴弹跳现象的理论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2)
    • [15].超疏水冷表面上液滴冻结的可视化观测[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16].过热液滴闪蒸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4)
    • [17].微量液滴分配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08)
    • [18].气体介质中双元液滴的碰撞动力学[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07)
    • [19].水平固体表面温度梯度下硅油液滴运动[J]. 微纳电子技术 2017(07)
    • [20].冲击作用下液滴在环境液体中的演变过程及主导因素[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09)
    • [21].液滴碰撞水平壁面实验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04)
    • [22].液-液层流射流型雾化的射流脉动与液滴形成特性[J]. 农机导购 2016(08)
    • [23].呼吸实验装置中的“液滴移动”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7(03)
    • [24].科学家研发出防喷溅材料[J]. 科学大观园 2017(02)
    • [25].光合作用装置中的“液滴移动”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7(04)
    • [26].单液滴干燥过程中载体组分对植物乳杆菌的保护作用[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2)
    • [27].超声波对液滴冻结状态及传热的影响[J]. 化工学报 2020(11)
    • [28].一种新颖的飞升级均匀液滴高频发生器[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7(12)
    • [29].打喷嚏动力学[J]. 现代物理知识 2016(05)
    • [30].液滴流撞击热金属表面铺展行为实验研究[J]. 铸造技术 2016(12)

    标签:;  ;  ;  ;  ;  ;  ;  

    液滴与复杂壁面作用的动力学及流固耦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