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制度论文_梁红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赋税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赋税,制度,贵州,秦国,罗斯,课税,巡抚。

赋税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梁红刚[1](2019)在《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罗斯的赋税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13世纪中期,蒙古鞑靼人入侵东北罗斯地区,开始了对罗斯长达两个半世纪的统治。鞑靼人的统治给罗斯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征收汗国贡赋阻碍了罗斯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的发展,繁重的徭役和名目繁多的商业税加重了罗斯居民的负担;另一方面,鞑靼人的统治使罗斯赋税制度增添了新元素,推动了罗斯税赋制度的发展。为了寻求教会的帮助,罗斯王公向教会颁发特权诏书,为其提供免税权和司法权。随着王权的强大,教会的特权开始被削弱。(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张辉[2](2019)在《论赋税制度对政权的影响——以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古代典型盛世的赋税制度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赋税制度对国力的强盛,政权稳定的影响。通过比较典型的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明朝中后期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开始实行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我们得出一个好的执政方式下的税收的共同特点,希望对现在的税制能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9年06期)

杨军,刘娟[3](2019)在《清代新疆地区赋税制度及其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中叶清王朝统一新疆后,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上,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原则。在新疆地区推行的赋税制度亦遵循此原则,如在北疆等与内地交往较为密切的地区推行与内地划一的"地丁合一"田赋;而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回疆地区,充分尊重了当地民众的传统习惯,继续沿袭当地"旧例",并加以损益,相对减轻了回疆地区维吾尔群众的赋税负担,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当地社会生活的稳定。19世纪后半期,由于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使得清王朝以往"因俗而治"的统治原则已不再适应新疆地区社会现实的需要,以新疆建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清王朝逐步采取新疆与内地划一的统治原则,在赋税制度上,主要体现为"地丁合一"、厘税制度的引入与推行。纵观有清一代在新疆地区的赋税制度大体上因地、因时而置,从而既有效地维护了国家赋税制度的统一,也促进了新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信通[4](2018)在《秦国乡里赋税制度与赋税征收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与秦国官僚制相适应的新型赋税制由商鞅创建推行,后不断丰富完善。秦国向编户民征收的赋税包括户赋、户刍、田租、刍藁、算赋、"畜员"税等常税。里耶秦简所见政府征收的"羽",是算赋折算实物上交的税种,不能捕"羽"地区的民众缴纳其他实物代替算赋,如无实物代替,则上交"羽"折算的货币数额。献税不是另加给迁陵县编户民的,此税可以折算为货币抵消其他赋税,最后迁陵县每户每人每年上交的赋税总额与其他地区上交的总额相同。五大夫爵以上户主的田产免交赋税,外来移民和部分少数民族享有赋税征收优惠政策。基层里的赋税靠乡官里吏负责征收,赋税征收详细而具体,秦国乡官里吏征收赋税模式为其后历代王朝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史》期刊2018年06期)

党会先[5](2018)在《论清代贵州土司地区赋税制度推行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贵州作为西南重要的土司统治地区,中央政府对其赋税的上缴有着较为完善的规范,在其推行过程中,因地制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当然,在这一制度的推行过程中,会相应地对贵州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晓[6](2018)在《清代彝族赋税制度研究的珍贵资料——评《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研究》由朱崇先、杨怀珍两位先生编着,由民族出版社于2013年公开出版发行。书中辑录了叁种重要的彝文田赋账簿材料,分别为国家图书馆藏、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和禄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古籍办公室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以国图收藏田赋账簿为重点研究对象,本书对叁种材料进行了严谨、详细的整理和翻译工作,为清代乾隆年间至清末云南省武定县、云南省禄劝彝区的赋税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温[7](2018)在《西夏赋税制度及其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赋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国家统治者为了行使其职能,维护其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都要通过立法制定赋税制度,规定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收与缴纳税款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略述我国奴隶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重点阐述了西夏王朝承袭唐宋的赋税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田赋、畜牧业税、盐税、酒税、商业税、渡船税和外贸税。(本文来源于《西夏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曾鹏飞[8](2018)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内容编写及教学建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改的实施拉开了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序幕。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高中历史教科书部分内容的编写产生了新变化,这无疑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然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改编并非尽善尽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古代王朝兴衰息息相关,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增长等诸多方面均有重大影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在改编后的课标教科书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内容大幅度地删减,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内容知识体系也因此而不完整。这需要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整合教科书中的该内容,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解释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高效、准确地掌握这一历史知识。2003版《中国古代史》中的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具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大小字相结合、注释和文献资料多的特点;2007版课标教科书赋税制度编写具有体例新、内容概括性强、隐形知识多的特点。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指导思想、编写方式、重难点叁个方面发生显着变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内容的编写,在2003版《中国古代史》和2007版课标教科书中各有所长。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内容的教学既要体现新课改要求,又应完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该内容的教学中,存在缺乏知识体系建构、教学目标简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不易掌握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教科书内容编写变化、新课改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失当、教学设计理论不完善、学情参差不齐。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该知识,首先,教师要将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引入教学,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新思路,使学生有广阔的胸怀接纳、珍爱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能作科学合理的阐释;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心社会问题意识。其次,教师要从不同版本教科书、人教版新旧教科书、课标教科书必修与选修叁方面着手,整合该内容。再次,教师要合理使用赋税制度内容相关史料,以史学研究为补充进行教学。此外,高考试题中赋税制度相关考题,也是完善教学的重要资料。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同时兼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诗歌教学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4)

李双[9](2018)在《试论近代贵州农业经济与赋税制度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经济是贵州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论是其发展规模、发展方向还是发展模式,都会对整个贵州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赋税作为一项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亦密切相关。贵州省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近代时期,农业经济与赋税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有着突出的特征和重要的意义,理清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掌握发展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图梳理近代贵州省农业经济和赋税制度的发展历史及演变,试图从近代贵州农业发展的历史探索出一些线索和经验,尽量为现在贵州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些许启示。(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8年08期)

韩朝建[10](2017)在《明中叶赋税制度在五台山区的推行——以寺庙碑铭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存在多元的行政系统,在州县之外,还有卫所等其他的行政系统,他们之间相互竞合,势力此消彼长,明代五台山地区存在州县、卫所、王府、寺院等多种行政系统。其中五台山寺院由于其显赫的宗教和政治地位,土地和人户并不属州县管辖,并因此拒绝州县清丈土地和征发赋役的要求,得以成为州县之外的独立的行政系统。嘉靖、万历年间,通过土地清丈、山区垦荒、投献卫所、赋税告豁等一系列的事件,在维持僧纲司掌握寺院土地(本文来源于《法律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赋税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古代典型盛世的赋税制度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赋税制度对国力的强盛,政权稳定的影响。通过比较典型的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明朝中后期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开始实行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我们得出一个好的执政方式下的税收的共同特点,希望对现在的税制能有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赋税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梁红刚.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罗斯的赋税制度[J].东北亚学刊.2019

[2].张辉.论赋税制度对政权的影响——以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为例[J].江苏商论.2019

[3].杨军,刘娟.清代新疆地区赋税制度及其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张信通.秦国乡里赋税制度与赋税征收再探讨[J].中国农史.2018

[5].党会先.论清代贵州土司地区赋税制度推行的特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6].徐晓.清代彝族赋税制度研究的珍贵资料——评《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彝文田赋账簿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

[7].李温.西夏赋税制度及其立法[J].西夏研究.2018

[8].曾鹏飞.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内容编写及教学建议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9].李双.试论近代贵州农业经济与赋税制度的演变[J].山西农经.2018

[10].韩朝建.明中叶赋税制度在五台山区的推行——以寺庙碑铭为中心[J].法律文化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发展农业“摊丁入亩”和清代的人口剧增-盛世滋生图...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一11普通搜索引擎与农史门户网页智能搜...治的雍正在全国瞿而共裂‘瓷瓷污攫熟嘿石凳丽糯摆磊

标签:;  ;  ;  ;  ;  ;  ;  

赋税制度论文_梁红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