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论文_吉岚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载,集群,实时,计算机系统,分配,当量,系统。

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吉岚[1](2014)在《试论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集群框架下的微机系统,增添了原有的处理性能。这样的系统,不仅含有原有的并行计算属性,还能提升体系现存的反应速率,缩减反应必备的时间。这样的新颖系统,涵盖着属性优良的新硬件及关联软件,能促动体系实效的升高。要解析实时集群的建构路径,就应明晰系统现有的研究状态,并摸索总括的发展态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期刊2014年01期)

郝丽蕊,李志远[2](2009)在《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从构建实时集群系统的关键技术出发,针对一个实际应用系统,给出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可用性、可扩展性、可靠性以及并行计算环境等设计方案,并在实验室给出了系统实现。(本文来源于《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暴杰,薛弘晔[3](2007)在《松耦合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其安装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松耦合集群计算机系统,分析了实时集群软件构造及其特点,提出了利用ICMP包实现集群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方法。在LINUX操作系统下,用GNUC语言开发出了安装软件,并已用于一个实时集群系统软件的安装。(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7年19期)

李德海,杨世兴,杜鸿[4](2003)在《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负载平衡是集群计算机并行计算的核心问题。在研究了多种非实时并行系统负载平衡算法后,根据实时集群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任务分配表的负载平衡算法,并对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实现作了阐述。并对此算法的实时性作了大量测试,结果表明其负载平衡延时基本满足二次曲线特征,故此算法的实时性是较优的。(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向建军,左继章,白欣[5](2003)在《基于多任务并行处理的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容量多任务数据处理,构建了基于多任务并行处理的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拓展了集群系统的实时处理领域。采用负载当量更准确地刻画了计算节点的负载状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负载调度策略——负载当量轮转法。(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03年09期)

李德海,杨世兴,杜鸿[6](2003)在《一种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负载平衡是集群计算机并行计算的核心问题。该文在研究了多种非实时并行系统负载平衡算法后,根据实时集群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任务分配表的负载平衡算法,并对算法的设计思想和实现作了阐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3年25期)

李德海[7](2003)在《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一再提高,但科学的进步使人们对它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增加。网络技术的普及和飞速发展为高性能计算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网络为基础的集群并行计算机系统以其较高的性价比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集群并行计算机系统是利用高速通信网络将一组高档工作站、服务器或PC机,按某一种结构连接起来,在并行系统软件支持下实现高效并行处理的系统。目前集群并行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或事务处理,而在实时性方面(如并行信号处理和控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本文结合作者在课题设计期间参与研究与开发的国内首套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项目(该项目获国家科技部2001年度创新基金01c26226111003资助),首次较全面地论述了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实时多源信息处理与控制方面的应用。在论述上,本文以具体的应用为背景阐述了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的几个核心问题及其实现。它们分别是以叁大前沿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集群网络结构设计、以BSP模型为原型的并行模型的建立、实时动态负载平衡、实时消息传递系统。论文对系统的可靠性做了细致地分析,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最后对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03-05-07)

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从构建实时集群系统的关键技术出发,针对一个实际应用系统,给出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可用性、可扩展性、可靠性以及并行计算环境等设计方案,并在实验室给出了系统实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吉岚.试论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2].郝丽蕊,李志远.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构建与应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3].暴杰,薛弘晔.松耦合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其安装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4].李德海,杨世兴,杜鸿.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研究[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3

[5].向建军,左继章,白欣.基于多任务并行处理的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

[6].李德海,杨世兴,杜鸿.一种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动态负载平衡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

[7].李德海.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实时集群系统网络拓扑结构信息流程实时集群用户环境结构3 能耗预估部分结构图能耗估算部分就是...实时集群的网络拓扑结构正射影像处理效果

标签:;  ;  ;  ;  ;  ;  ;  

实时集群计算机系统论文_吉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