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原点论文_张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思想原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点,思想,孔子,现实主义,劳工,天人,仁德。

思想原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19)在《战后日本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原点——日本型现实主义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学界日益关注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可能性,日本国际政治学的经验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尽管日本国际政治理论尚未出现,但使之成为可能的日本国际政治思想却是真实存在的。其中,以高坂正尧、永井阳之助、卫藤沈吉、若泉敬等为代表提出的战后日本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最受关注,由于其特殊性又常被称为日本型现实主义。这些日本型现实主义者还深入参与了日本外交决策的制定,研究日本型现实主义兼具学术与(本文来源于《日本学刊》期刊2019年S1期)

刘佳慧[2](2018)在《重返孔子思想的原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的思想自先秦传世以来,不但历经了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家的阐释发挥,而且它在东亚文化圈的扩散衍变,以及流播到西方世界之后激起的持续回响,更使儒学形成了一片河网密布、江流错落的宽广水域。不过,这些支脉众多的丰沛源流诚然给儒学界灌注了欣欣向荣的不绝(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09-19)

赵浚[3](2018)在《本性·价值·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原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深度关切,更深层次地体现为对人之本性、人之价值和人之精神的终极性探寻。人之本性,使人在塑造自我德育需求的理性自觉中追逐着理想的人生目标;人之价值,使人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彰显着实践的人文特性;人之精神,使人在践行精神活动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着持续性的德性养成。本性、价值和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原点,为人之为人提供了安身立命和终极依托的深层合理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徐胜阳[4](2018)在《对现象学社会学原点的思考——基于涂尔干与胡塞尔思想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象学社会学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面临终结的危机,根本原因在于对原点的反思不足。仅仅以古典理论中的"韦伯传统"为原点或者以现象学中的"胡塞尔"为原点,很难提供全面、无尽的理论资源,而回归社会学巨擘涂尔干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尝试。回归涂尔干包含两种可能,从胡塞尔出发,主体间性思想具有社会性意蕴;从涂尔干出发,实证主义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性相关联。进而探讨涂尔干社会思想中具有的现象学痕迹。在方法论上,涂尔干要求摆脱一切预断的准则与直面现象的方法,与胡塞尔"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方法相似;在本体论上,涂尔干社会世界的本体论与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本体论,在历史延展性上具有共同特征。重新发现涂尔干,承认他作为现象学社会学的新原点,需要对涂尔干思想继续挖掘,丰富理论的生长根基;也要注重社会学研究中多元视角的融合,拓宽理论的学术包容性和视野广阔性。(本文来源于《宁夏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耿联[5](2018)在《在回到思想原点中汲取思想力量 从追寻领袖初心中强化使命担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耿联)6月29日上午,省委书记娄勤俭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的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主题,结合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他指出,梁家河有“大学问”,要通过学习(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期刊2018-06-30)

刘耀伟,孙海霞[6](2018)在《平等交流,让家庭教育回到原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思想转化调查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应以平等为基础,以情亲为载体,以对话交流为途径,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8年04期)

张帆[7](2018)在《战后日本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原点——日本型现实主义析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日本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有别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日本型现实主义萌芽于1945—1960年的外交论争中,当时日本国内的"保守派"重视权力政治、担忧苏联威胁、反感舆论界的不良氛围,采取支持单独媾和、再军备与《日美安全条约》等做法,促成了"现实主义"的诞生。进入20世纪60年代,高坂正尧等学者提出了权力与价值并存的新的"现实主义",从而引领了日本型现实主义的崛起。新的"现实主义"承认权力的多样性,提倡渐进的和平路线,建议日本走"海洋国家"道路、宣布无核化、尽早恢复日中邦交。日本型现实主义的权力观与问题意识,给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构筑带来了丰富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日本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刘沛妤[8](2017)在《劳工权益的经典回溯:劳动法治的理论原点——读《〈资本论〉劳工权益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论〉劳工权益思想研究》是对《资本论》中劳工权益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从劳工个体权益、集体权益以及劳工权益救济角度进行理论诠释,结合制度进行实践印证,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视角将劳工权益纳入更为宏观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发掘劳工权益演进的内在规律,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治理法治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深化《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反向奠基"作用的指认,以内在矛盾性批判思路凸显《资本论》劳工权益思想的现实指向,以权利关系呈现劳动与资本的螺旋式上升的对立统一,是该书鲜明的理论特色与创新。(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许婷[9](2016)在《以生活为原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教育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以"生活为本"来帮助学生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我、感悟人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36期)

蔡洞峰[10](2016)在《“精神”的探寻:鲁迅“立人”思想的原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立人"思想是理解鲁迅价值的核心。而"立人思想"的确立在其一生的思想形成与实践中是动态的,是鲁迅接受域外思想与自身对时代的实感而生成发展的,也是与时代不断契合的转换过程。在各个阶段中,追求个体的精神独立与自由,强调主体性思想是其最初的原点。立人思想发展过程无不贯穿着对精神的重视,理解这个原点对全面理解鲁迅传统的精神资源无疑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思想原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孔子的思想自先秦传世以来,不但历经了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家的阐释发挥,而且它在东亚文化圈的扩散衍变,以及流播到西方世界之后激起的持续回响,更使儒学形成了一片河网密布、江流错落的宽广水域。不过,这些支脉众多的丰沛源流诚然给儒学界灌注了欣欣向荣的不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思想原点论文参考文献

[1].张帆.战后日本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原点——日本型现实主义析论[J].日本学刊.2019

[2].刘佳慧.重返孔子思想的原点[N].中华读书报.2018

[3].赵浚.本性·价值·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原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徐胜阳.对现象学社会学原点的思考——基于涂尔干与胡塞尔思想的比较[J].宁夏社会科学.2018

[5].耿联.在回到思想原点中汲取思想力量从追寻领袖初心中强化使命担当[N].新华日报.2018

[6].刘耀伟,孙海霞.平等交流,让家庭教育回到原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思想转化调查案例[J].新课程(下).2018

[7].张帆.战后日本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原点——日本型现实主义析论[J].日本学刊.2018

[8].刘沛妤.劳工权益的经典回溯:劳动法治的理论原点——读《〈资本论〉劳工权益思想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9].许婷.以生活为原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长江丛刊.2016

[10].蔡洞峰.“精神”的探寻:鲁迅“立人”思想的原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钱学森思想体系的总体框架搜索结果离散Curvelet变换的尺度角度分块示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02年...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02年...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02年...

标签:;  ;  ;  ;  ;  ;  ;  

思想原点论文_张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