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基吡嗪论文_纪凤娣,鲁绯,陶汇源,穆晓婷,李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甲基吡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四甲,色谱,大曲,高效,液相,白酒,气相。

四甲基吡嗪论文文献综述

纪凤娣,鲁绯,陶汇源,穆晓婷,李东[1](2019)在《基于液相色谱的镇江香醋及其相关产品中四甲基吡嗪的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测定镇江香醋及其相关产品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采用酸化乙醇溶液提取样品中的四甲基吡嗪,以25%甲醇溶液和75%的酸性溶液(1%乙酸和0.05%叁氟乙酸溶液,pH 2.4)作为流动相,在UPLC法中采用填料粒径小的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5μm),在HPLC法中使用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速分别为0.3 mL/min和0.8 mL/min,检测波长为297 nm,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50~50.00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在87.9%以上。在UPLC法中四甲基吡嗪的保留时间为1.6 min,检出限为0.000 3 g/kg,定量限为0.001 g/kg,在HPLC法中四甲基吡嗪的保留时间为9.7 min,检出限为0.008 g/kg,定量限为0.025 g/kg。(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谢国权,梁昕彤,张文先,罗国林,廖冉欣[2](2019)在《四甲基吡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甲基吡嗪、2,4-二氯-5-硝基嘧啶和取代苯硼酸为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取代苯基)-4-((3′,5′,6′-叁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5-氨基嘧啶衍生物(5a~5d),其结构经~1HNMR、~(13)CNMR、HR-MS等方法表征。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CCK8试剂盒测定5a~5d对人神经母瘤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5c和5d对SH-SY5Y、Hep G2细胞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梁旭,武建海,赵起越,董秀萍,董亮[3](2018)在《多次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氢离子火焰检测器检测醋中四甲基吡嗪总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多次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氢离子火焰检测器(MHS-SPME-GC-FID)检测醋中的四甲基吡嗪(TMP)总含量。与单次固相微萃取(HS-SPME)相比,MHS-SPME不需要考虑不同样品间的基质效应。故用HS-SPME-GC-FID检测不同醋中的TMP总含量是不适宜的,即使被样品基质干扰的TMP总含量可以由各自的外部标准曲线进行校正,即将标准品加到样品基质中,但这种依赖样品基质的标准法是非常冗长乏味、不稳定、复杂的。由MHS-SPME-GC-FID方法检测不同基质中的目标化合物可以用一条独特的外部标准曲线校正,该标准曲线是直接将标准品加入到水溶液中制成的,浓度范围是0.05~5.00μg/mL,R~2是0.9986。此外,用MHS-SPME-GC-FID方法检测醋中TMP的检测限(LOD)、定量限(LOQ)分别是0.001μg/mL,0.005μg/mL,回收率是82.87%~116.13%,相对标准偏差(RSD)是低于10%的。本试验的对比试验,即用MHS-SPME-GC-FID方法和用HSSPME-GC-FID方法分别检测不同种类醋中的TMP,其结果是相近的。因此,用MHS-SPME-GC-FID方法检测TMP可以不计基质效应,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线性关系以及灵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武建海,徐献兵[4](2018)在《运用分散液-液微萃技术快速处理、测定醋中四甲基吡嗪》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甲基吡嗪(TMP)的含量是评价醋品质的重要生物活性参数之一。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优化得到的萃取时间为5 min)首次用于食检测醋样品中TMP的前处。其检测手段是高效液相色谱法。DLLME样品前处理技术可替代固相萃取(SPE)或固相微萃取(SPME)。采用DLLME预处理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其检测线(LOD)为0.001 mg/L,定量限(LOQ)为0.005 mg/L,具有很高的高灵敏度。本方法在0.050~80.0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具良好的系数性(R~2>0.999)。此外,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7.97%~105.24%。因此,DLLME的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醋中TMP是一种高灵敏度、值得发展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陈诗佳,李玲玲,陈叶福,肖冬光[5](2018)在《高产乙偶姻酵母菌种的选育与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甲基吡嗪是近年来在白酒中发现的一种健康因子,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对于白酒产品风味与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总结了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形成途径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酿酒酵母细胞中的乙偶姻代谢与调控机制,并通过分子育种手段选育了一系列高产乙偶姻的酵母菌株。在清香型麸曲白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比较,高产乙偶姻菌株在固态厌氧发酵条件下的基本发酵性能没有发生变化,酒醅中乙偶姻的含量提高达320.38%,TTMP的含量提高了74.66%。(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司冠儒,张温清,饶志明,于海波,孔帅[6](2019)在《芝麻香型白酒中健康功能因子四甲基吡嗪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液相色谱外标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外标法测定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吡嗪类健康功能因子四甲基吡嗪的方法,并对3种方法检测四甲基吡嗪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3种方法测定酒样中四甲基吡嗪的RSD分别为5.39%~3.05%、4.00%~2.36%和3.20%~1.76%,回收率分别为93.33%~98.44%、94.67%~100.33%和95.33%~99.67%,3种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均可以满足白酒厂日常检验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发现,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四甲基吡嗪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葛向阳,李晓欢,周庆伍,李安军,刘国英[7](2018)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大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曲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糖化发酵剂,其为浓香型白酒独特的风格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微生物体系、酶系及风味物质前体。为了进一步丰富浓香型白酒健康功能成分,提升原酒健康风味品质与健康内涵,以提高大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为目标,将筛选得到的一株吡嗪类合成能力较强的菌株应用到大曲中,将大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提高到100mg/kg~380mg/kg,较传统中高温曲提高了4~10倍,并对大曲的风味体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18年05期)

陈梦圆,李志军,罗爱民[8](2018)在《高温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固态发酵法从高温大曲中筛选出4株稳定高产四甲基吡嗪的菌株,其发酵产物经过气相色谱分析可得到64种挥发性产物,经过主成分分析表明,4种菌株的发酵产物在主成分上能区分开。其中M12和L1产吡嗪能力较强,而且M12、L1的发酵产物在酯类、酚类、醛类的含量也比另外2株菌株高,故选择M12、L1为目标菌株,经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M12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L1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马美荣,周林艳,王德斌,刘小改,王小伟[9](2018)在《高产四甲基吡嗪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在清香型原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甲基吡嗪作为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近年来得到白酒企业的广泛关注。从大曲中分离到11株芽孢杆菌,通过脱脂奶粉平板初筛,发酵复筛,得到了4株高产四甲基吡嗪的芽孢杆菌。优选的菌株应用于原酒酿造,极大提高了原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大曲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达到10 mg/L以上。(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葛向阳,李晓欢,周庆伍,李安军,刘国英[10](2018)在《浓香型白酒中高含四甲基吡嗪酿造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浓香型白酒中以四甲基吡嗪为代表的健康功能成分,使用强化了高产四甲基吡嗪地衣芽孢杆菌的大曲,考察了不同用量条件下,其对酿酒过程参数,产品品质及出酒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比例的功能曲,可以浓香型原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提高到3~6mg/L;较传统浓香型白酒提高了5~20。同时感官品评的结果也表明:使用功能性大曲白酒口感和纯净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18年03期)

四甲基吡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四甲基吡嗪、2,4-二氯-5-硝基嘧啶和取代苯硼酸为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取代苯基)-4-((3′,5′,6′-叁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5-氨基嘧啶衍生物(5a~5d),其结构经~1HNMR、~(13)CNMR、HR-MS等方法表征。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CCK8试剂盒测定5a~5d对人神经母瘤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5c和5d对SH-SY5Y、Hep G2细胞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甲基吡嗪论文参考文献

[1].纪凤娣,鲁绯,陶汇源,穆晓婷,李东.基于液相色谱的镇江香醋及其相关产品中四甲基吡嗪的分析方法[J].食品科学.2019

[2].谢国权,梁昕彤,张文先,罗国林,廖冉欣.四甲基吡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3].梁旭,武建海,赵起越,董秀萍,董亮.多次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氢离子火焰检测器检测醋中四甲基吡嗪总含量[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武建海,徐献兵.运用分散液-液微萃技术快速处理、测定醋中四甲基吡嗪[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陈诗佳,李玲玲,陈叶福,肖冬光.高产乙偶姻酵母菌种的选育与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8

[6].司冠儒,张温清,饶志明,于海波,孔帅.芝麻香型白酒中健康功能因子四甲基吡嗪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J].酿酒科技.2019

[7].葛向阳,李晓欢,周庆伍,李安军,刘国英.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大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J].酿酒.2018

[8].陈梦圆,李志军,罗爱民.高温大曲中高产四甲基吡嗪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酿酒科技.2018

[9].马美荣,周林艳,王德斌,刘小改,王小伟.高产四甲基吡嗪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在清香型原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酿酒科技.2018

[10].葛向阳,李晓欢,周庆伍,李安军,刘国英.浓香型白酒中高含四甲基吡嗪酿造工艺的研究[J].酿酒.2018

论文知识图

四甲基吡嗪菌株发酵液中四甲基吡嗪含量菌株代谢四甲基吡嗪效果分析四甲基吡嗪产生途径迟缓芽孢杆菌40℃固态发酵代谢产物总离...芝麻香型白酒中6种硫化物和吡嗪化合物的...

标签:;  ;  ;  ;  ;  ;  ;  

四甲基吡嗪论文_纪凤娣,鲁绯,陶汇源,穆晓婷,李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