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纤微流激光器及其高性能生化传感研究

新型光纤微流激光器及其高性能生化传感研究

论文摘要

光微流激光器是光子学与微流体结合的学科前沿和热点方向,是研究光与生化物质相互作用的新型平台技术。通过集成光学微腔与微量液体增益材料,光微流激光可作为微流芯片光源或传感器。现有光微流激光器用于生化传感时,存在三个方面的瓶颈问题:(1)难以实现一次性使用。现有工艺难以低成本、大批量制作性能一致的光学微腔,难以保证光微流激光器之间的输出一致性。(2)难以实现高通量传感。同样受限于微腔的性能差异,难以保证各传感通道之间的性能一致性。(3)难以实现超高灵敏度。现有光微流激光器为满足激光阈值条件需要大量增益分子数目提供增益,使生物分子的细微变化淹没在背景信号中,限制了光微流激光器的传感灵敏度。因此,如何实现一次性、高通量传感和更高灵敏度的高性能生化测量成为光微流激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率先提出并实现了一次性光纤微流激光器,开展了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集成化研究,首次提出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概念,并首创基于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高通量生化传感芯片方案,首次提出光纤单分子层微流激光并实现了高灵敏免疫诊断,初步构建了基于新型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高性能生化传感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率先提出并实现了一次性光纤微流激光器,演示了一次性激光传感器,并开展了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分析了双孔光纤的谐振机制,研究了其输出阈值特性、方向性、输出重复性,最终实现了高重复性的激光输出(s=6.5%)。为拓展一次性光纤微流激光器激光器功能,实现多个样品、多参数的同时测量,本文还开展了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集成化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多个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集成,实现了激光阵列,可实现对不同样品的同时测量,另一方面,本文提出伪回音壁模式光纤微流激光器。该微回音壁模式光纤微流激光器允许通过选择性填充的方式将多个样品同时注入光纤内部,实现单根光纤水平的高密度集成。(2)首次提出了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概念,并首创基于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高通量生化传感芯片方案。本文利用光纤的轴向均匀性(s(27)0.4%)实现了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通过相机成像的方式对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光谱、阈值、空间均匀性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阈值低至0.5mJ/mm~2,沿着光纤轴向输出强度波动率约为6.6%。通过将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而集成传感通道实现了阵列传感芯片。基于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传感芯片能够实现探测极限为14 pM的酶浓度传感。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二维传感芯片方案。利用微流体的可重构特性并结合FRET效应,本文实现了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输出波长达250 nm的宽带调节,并提出通过波分/空分复用的方式提出了二维传感芯片,可将传感单元扩展至2500个。最后,为充分发挥波分复用在高通量传感中的潜力,还演示了单纵模光纤微流激光器,实现了信噪比为21 dB,半高宽为53 pm的单纵模输出。由于单纵模光纤微流激光器更窄的线宽,在有限的光谱范围内可实现更高密度的波分复用,实现更高通量的传感。(3)提出并实现了酶催化光微流激光器并用于高灵敏度离子浓度传感,基于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实现了高灵敏度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传感。首先为验证光微流激光器的灵敏度增强作用,本文引入酶促反应实现了硫离子浓度传感,实现了最低10 nM的硫离子浓度测量,比荧光方法性能提升2个数量级。然后,针对光微流激光器中影响灵敏度的因素,设计了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并演示了其高灵敏度免疫分析。建立了光微流激光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传感灵敏度的重要参数,如增益介质分子数目、激光参与比例等。通过在光纤表面交联增益介质,实现了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将增益介质分子数目减少至约为10~7,比传统光微流激光器低5个量级。本文还研究了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的阈值特性、光漂白特性、轴向均匀性和统计特性。基于该光纤微流激光器实现了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其中,鸡蛋白检测线性范围为1 pM到1000 pM,帕金森病生物标记物检测线性范围为0.14 pM到4.2 pM。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微流技术
  •     1.1.1 光微流技术简介
  •     1.1.2 光微流激光技术
  •     1.1.3 光微流激光器的生化传感应用
  •   1.2 光纤微流激光器
  •     1.2.1 光纤微流激光研究现状
  •     1.2.2 光纤微流激光器的生化传感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章节安排
  •     1.3.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纤微流激光器理论基础
  •   2.1 光纤微腔理论
  •     2.1.1 光纤微腔的几何光学模型
  •     2.1.2 光纤微腔的电磁场理论模型
  •     2.1.3 光纤微腔表征参数
  •     2.1.4 光纤微腔的优势
  •   2.2 光微流激光理论
  •     2.2.1 能级理论
  •     2.2.2 激光速率方程
  •     2.2.3 光和增益介质相互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次性光纤微流激光器及集成化
  •   3.1 一次性光纤微流激光器的实现
  •     3.1.1 理论与仿真
  •     3.1.2 实验装置
  •     3.1.3 特性表征
  •   3.2 一次性光纤微流激光器集成化
  •     3.2.1 一次性光纤微流激光器阵列
  •     3.2.2 基于伪回音壁模式的单光纤集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及高通量传感芯片
  •   4.1 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实现
  •     4.1.1 原理及仿真
  •     4.1.2 实验装置
  •     4.1.3 特性表征
  •   4.2 基于分布式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高通量传感芯片
  •     4.2.1 传感芯片集成实验
  •     4.2.2 基于波分/空分复用的二维传感芯片
  •     4.2.3 面向波分复用的单纵模光纤微流激光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纤微流激光器高灵敏度传感研究
  •   5.1光微流激光高灵敏度传感验证实验
  •     5.1.1 硫离子传感模型建立及仿真
  •     5.1.2 实验装置
  •     5.1.3 光微流激光硫离子传感条件优化
  •     5.1.4 光微流激光灵敏度增强的实验验证
  •   5.2 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及高灵敏度生物传感
  •     5.2.1 单分子层增强灵敏度的原理及仿真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特性表征
  •     5.2.4 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的传感条件优化
  •     5.2.5 基于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的鸡蛋白检测
  •     5.2.6 基于单分子层光纤微流激光器的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龚朝阳

    导师: 饶云江,龚元

    关键词: 光纤传感,光微流激光,生化传感,激光阵列,高灵敏度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技术

    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875034,61575039,61107073),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B14039)

    分类号: TN248;TP212

    总页数: 112

    文件大小: 7253K

    下载量: 182

    相关论文文献

    • [1].压电基片上微流分析器件研究[J]. 压电与声光 2020(01)
    • [2].基于单颗粒追踪法研究聚氧化乙烯溶液的微流变特性[J]. 实验流体力学 2020(02)
    • [3].可用于远程人体脉搏信息恢复的微流泵及其系统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17(06)
    • [4].矩形微流管中微胶囊变形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5(06)
    • [5].微流挤出成形3D打印氧化锆陶瓷浆料的制备及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20(03)
    • [6].一种快速廉价纸基微流器件制作方法[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07)
    • [7].微流 城市反哺与一手命题[J]. 时代建筑 2019(02)
    • [8].微流芯片表面生物改性用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检测[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4)
    • [9].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研制及评价[J]. 分析化学 2012(10)
    • [10].基于声表面波技术实现纸基微流开关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11(06)
    • [11].微流变特性及探究方法概述[J]. 中国塑料 2015(01)
    • [12].植物微流芯片——一种实时定量监测生长发育的高通量整合分析平台[J]. 植物学报 2015(05)
    • [13].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与毛细管液相色谱的联用及其在银杏叶提取物分析中的应用[J]. 色谱 2013(08)
    • [14].一种用于生化传感检测的压电式行波微流泵的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11(11)
    • [15].超声场中悬浮粒子对空化微流的影响[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1)
    • [16].对称定常微流边界层[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7].压电式行波微流泵的仿真分析[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18].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微流变特性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5(04)
    • [19].压电微流芯片的一维传递矩阵模型及参数优化[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1)
    • [20].义齿陶瓷浆料微流挤压成型头研究[J]. 机械设计 2016(02)
    • [21].仿真技术在基因芯片杂交仪微流路设计中的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 2014(07)
    • [22].微流发电装置扭簧工作特性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19(05)
    • [23].基于飞秒激光微孔加工的温度补偿型光纤微流传感器[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17)
    • [24].基于微流驱动效应的汽车前风挡除水机制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16(23)
    • [25].“高效微流电色谱分析仪器的工程化开发”项目通过验收[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07)
    • [26].基于声表面波微流转换微器件研究[J]. 压电与声光 2016(04)
    • [27].基于双差压式的液体微流检测仪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3(09)
    • [28].钠钙玻璃微流管道的厚胶湿法腐蚀工艺优化[J]. 微电子学 2013(02)
    • [29].基于惯性微流原理的微流控芯片用于血浆分离[J]. 科学通报 2011(21)
    • [30].基于声表面波纸基微流器件研究[J]. 压电与声光 2011(06)

    标签:;  ;  ;  ;  ;  

    新型光纤微流激光器及其高性能生化传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