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移动闭塞论文_江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准移动闭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闭塞,列车,区段,信号,控制系统,轨道,轨道交通。

准移动闭塞论文文献综述

江明[1](2017)在《移动闭塞与准移动闭塞列车追踪间隔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的闭塞分区长度和司机反应距离,分析不同列车运行速度下移动闭塞相对于准移动闭塞的列车追踪间隔差异。结果表明列车运行时速在120 km以下时采用移动闭塞能显着缩短列车追踪间隔,但需同时考虑司机反应距离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赵红[2](2015)在《列车控制系统中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的分析与比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新建轨道交通均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但一些已运营的地铁线路采用的为准移动闭塞的信号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信号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的原理,并分析了两种方式的优缺点,通过两种制式的对比,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关于列车控制方式的比选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天津)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及装备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4届地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04-23)

武少峰[3](2014)在《准移动闭塞系统针对市域快线的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采用的准移动闭塞系统,对市域快线的运营速度、站间距、牵引供电方式等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基于数字轨道电路的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可以满足市域快线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4年03期)

傅世善[4](2011)在《铁路信号基础知识 第叁讲 准移动闭塞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前期探索时,最早统一意见的目标-距离一次制动方式,也就是说采用准移动闭塞方式。一次制动模式、目标-距离和准移动闭塞是相互关联,相互对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从3个不同角度来描述的概念。(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刘海东,毛保华,王保山,杜鹏,丁勇[5](2011)在《基于准移动闭塞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我国铁路运输模式为背景,以列车牵引计算和信号布置原理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轨道电路码序、接触网支柱位置、电分相位置等条件,构建了基于准移动闭塞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模型.设计了模型求解的启发式仿真算法,算法以准移动闭塞条件下信号布置数量最少作为实现的目标.研制了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仿真系统,并进行了信号布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信号布置方案相比,仿真布置方案的总信号布置数减少了4个,平均每10公里线路减少约1个信号点;分割轨道电路总长度减少了8 464 m,平均每公里线路减少分割长度227 m.研制的系统初步实现了铁路区间信号的优化布置.(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1年04期)

李本刚[6](2008)在《CBTC移动闭塞和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安全间隔时间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技术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CBTC系统的发展。本文研究CBTC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安全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推导出移动闭塞和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安全间隔时间计算公式,并对两者进行计算及分析。(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08年06期)

黄瑶[7](2008)在《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CAD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CAD软件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制式下的闭塞信号设备布置辅助设计软件。该软件替代了闭塞设计工程师的繁重、复杂的设计工作。软件根据输入的线路数据和设计参数设置条件,在牵引计算和仿真计算功能接口的基础上,自动完成信号机、计轴设备和停车牌等闭塞信号设备的类型选择和布置条件检查计算,并在完成设计后交由仿真计算功能模块行车进行验证,以确保列车在该闭塞设备布置结果的线路上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国内外目前的准移动闭塞CAD软件已经能够较完整的完成牵引计算功能和仿真行车验证功能,但是对于全线路闭塞自动的、系统的设备布置功能尚未完善,目前实际项目中的闭塞设计在牵引计算辅助软件和仿真辅助软件的支持下,仍需要闭塞设计工程师的设计、分析和大量修改。在这些繁杂的过程既影响了工程设计的工作效率,又增加了设计人员的人为失误导致的计算错误和设计错误。本文针对系统化的自动闭塞设计功能尚不完善这一技术现状,研究了闭塞设计原理和规则,建立闭塞设计条件模型,并在牵引计算接口功能和仿真计算接口功能满足外部接口需求的条件下,编制了实现了全线路自动的、系统的准移动闭塞设计功能的软件,并以实际线路为背景进行了软件功能测试。本文主要完成如下工作:第一,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CAD软件的内部功能需求和外部接口功能需求,并完成了准移动闭塞CAD软件的总体设计,层次结构划分、外部接口数据与功能函数设计、系统流程设计和系统界面的设计工作;第二,分析与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CAD软件的设备布置规则,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检查条件模型,并对线路上的正线无岔区域、道岔区域、站台区域和折返线路区域等不同条件情况下的区域进行了模块的划分和设计,从而提出了准移动闭塞设备自动设计的系统解决方案;第叁,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CAD软件,调试并实现了接口功能,得到预期的输出结果;第四,对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CAD软件功能模块进行了调试,并以实际线路为背景,完成了软件的功能测试。(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8-06-01)

李堂[8](2007)在《西门子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车次号跟踪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采用的西门子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通过文字和图表对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中车次号跟踪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期刊2007年03期)

李堂成[9](2007)在《西门子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的安全区段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工程实例,介绍了西门子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中安全区段的概念,以及计算安全区段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并用调试过程中的实例对安全区段进行说明。安全区段由信号系统根据工程数据进行计算和配置,用于运行列车之间的安全分隔,在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兼顾行车效率。安全区段由列车自动保护系统提供,对于固定停车点也可由联锁系统提供。安全区段的计算需要考虑现场轨道线路数据、车辆数据以及信号系统相关数据等。(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07年05期)

周华亮,高自友,李克平[10](2006)在《准移动闭塞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列车延迟传播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NaSch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铁路交通的特点提出一种用于模拟准移动闭塞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准移动闭塞系统列车延迟传播的交通现象,分析了准移动闭塞系统中的轨道定位单元长度、发车时间间隔、初始延迟时间等因素对列车延迟传播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准移动闭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国内大多数新建轨道交通均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但一些已运营的地铁线路采用的为准移动闭塞的信号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信号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的原理,并分析了两种方式的优缺点,通过两种制式的对比,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关于列车控制方式的比选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移动闭塞论文参考文献

[1].江明.移动闭塞与准移动闭塞列车追踪间隔对比分析[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7

[2].赵红.列车控制系统中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的分析与比选[C].2015中国(天津)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及装备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4届地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3].武少峰.准移动闭塞系统针对市域快线的适用性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4

[4].傅世善.铁路信号基础知识第叁讲准移动闭塞的选择[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1

[5].刘海东,毛保华,王保山,杜鹏,丁勇.基于准移动闭塞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

[6].李本刚.CBTC移动闭塞和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安全间隔时间的计算[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8

[7].黄瑶.城市轨道交通准移动闭塞CAD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8

[8].李堂.西门子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车次号跟踪浅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

[9].李堂成.西门子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的安全区段概念[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

[10].周华亮,高自友,李克平.准移动闭塞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及列车延迟传播规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6

论文知识图

京津客运专线准移动闭塞08:15...京津客运专线准移动闭塞08:15...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图例行车许可与临时限速命令状态下的模拟...准移动闭塞式的ATC系统连续曲线...准移动闭塞原理

标签:;  ;  ;  ;  ;  ;  ;  

准移动闭塞论文_江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