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力论文_岳彩旭,郝小乐,王彦武,高海宁,马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铣削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铣刀,切屑,系数,参数,切削角,复合材料,建模。

铣削力论文文献综述

岳彩旭,郝小乐,王彦武,高海宁,马晶[1](2019)在《基于瞬时铣削力系数法的拼接模具铣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拼接模具铣削过程中,由于拼接过缝处硬度差的影响致使铣削力发生突变并加剧振动,进而降低工件表面质量和刀具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拼接过缝区域的切屑厚度模型,分析了切屑厚度与铣削力系数的关系;然后运用基于Runge-Kutta法的全离散法求解铣削动力学方程,由于瞬时铣削力系数随切削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故基于该方法可获得上限和下限的多条稳定性预测曲线,并利用最小包络法形成上、下限的带状区域作为最终的稳定边界;最后综合运用时域、频域分析来验证铣削稳定性预测曲线的准确性。提出的稳定性预测模型可以为大型汽车覆盖件铣削加工过程提供理论参数依据,并解决铣削拼接处冲击载荷引起的振动问题。(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1期)

李忠杰,杨元[2](2019)在《硬质合金平头铣刀铣削力系数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硬质合金平头铣刀的铣削力系数与各工艺参数的关系,选取不同每齿进给量、轴向切深、径向切深等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正交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方程方法拟合出切向铣削力系数函数和径向铣削力系数函数,并验证了铣削力系数函数的可靠性。通过试验研究,确认轴向切深和每齿进给量对硬质合金平头铣刀铣削力系数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9年10期)

于凤云,马世伟,付云良,郭绍炳,高波[3](2019)在《切削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铣削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选出镍基高温合金GH4169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高温合金GH4169的铣削实验。基于实验法建立铣削力与切削参数之间的经验公式,运用极差方法研究各切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能有效提高镍基高温合金GH4169加工效率的切削参数,切削速度为94.20 m/min,进给速度为150 m/min,轴向背吃刀量为0.8 mm,径向背吃刀量为20 mm。该研究可以为实际加工中实现高效铣削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董永亨,李淑娟,洪贤涛,李鹏阳,李言[4](2019)在《基于Z-MAP方法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的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瞬时刚性切削力的建模是铣削加工物理仿真的基础,然而,球头铣刀的刀齿形状复杂,加工过程中姿态多变,瞬时刚性铣削力的建模难度较大。在考虑刀具姿态调整的情况下,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刀齿的运动轨迹,提出了一种识别刀具和工件瞬时接触区的改进Z-MAP算法,通过计算当前刀齿的参考线与工件的边界面或刀齿扫掠面的交点求出瞬时未变形切屑厚度,并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辨识了切削力系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微元积分法建立了瞬时切削力的计算模型。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分别进行了垂直加工和倾斜加工试验,试验和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该建模仿真方法是有效的,可以为实际加工中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岳彩旭,都建标,姜男,高海宁,朱磊[5](2019)在《考虑后刀面磨损及过缝冲击的拼接模具铣削力建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拼接模具铣削过程中刀具易磨损引起铣削力变化的问题,对拼接模具铣削加工过程,提出了一种考虑球头刀后刀面磨损的铣削力建模方法。根据材料硬度的不同,把每一切削周期的切削厚度建成有关切削角度的函数关系,得到不同切削角度下的剪切力模型;同时将后刀面的摩擦效应力与后刀面磨损量建立函数关系,进而得到了不同切削角度下的摩擦效应力模型;最后通过引入单自由度斜体碰撞模型,采用等效弹簧阻尼法和霍普金森实验得到了冲击力模型。结合剪切力模型、摩擦效应力模型与冲击力模型得到了考虑后刀面磨损的拼接过缝处铣削力模型,最后对多硬度淬硬钢进行了铣削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的铣削力幅值和变化趋势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铣削力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对拼接模具铣削加工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7期)

冯伟,王建军,梅雪松[6](2019)在《可转位面铣刀铣削力解析建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灰铸铁端面铣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可转位面铣刀铣削力解析模型。进行灰铸铁HT250铣削实验,采用快速标定斜角铣削力系数方法进行铣削力系数辨识。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建立的铣削力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基于该铣削力模型,还研究了铣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09期)

黄兵,胥云,廖映华,石艳,李志荣[7](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航发叶片铣削力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过程中铣削力的变化预测和控制问题,通过研究铣削加工工艺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若干组工艺参数方案,建立了AdvantEdge FEM叶片二维铣削模型完成了叶片铣削仿真试验;提取了仿真试验的铣削力,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铣削力变化影响能力的强弱;利用影响能力强的参数设计了对比试验,建立了BP神经网络铣削力预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铣削力预测模型,比较分析了两种预测模型对铣削力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铣削深度对铣削力变化的影响最大,其余影响较小;BP神经网络预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整体上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袁盛旺,张晟伟[8](2019)在《周铣变曲率曲面铣削力与弯曲误差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直径周铣曲率变化的曲面时,影响铣削力的几何参数都会随着刀具路径而变化,同时小直径刀具加工过程中若f/R(每齿进给量与刀具半径比)不是极小值时其刀齿路径不再近似于圆,传统切削厚度和切削力计算不适用于此类加工时切削厚度和切削力的计算。本文提出了对于f/R不是极小值的小直径刀具圆周铣削曲率变化的曲面时其铣削力的计算模型,对于刀具弯曲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受到均布载荷,运用悬臂梁结构对刀具弯曲的误差模型进行建立。(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4期)

李志伟,涂俊翔[9](2019)在《铣削参数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铣削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进行铣削力研究,以切削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进给量)为自变量进行L_(27)(3~(13))正交试验,分析其对GFRP铣削力的影响。试验表明,铣削力随进给速度、铣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对铣削力做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通过显着性分析验证其合理性,有助于分析切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万敏,李少恩,原恒,杜宇轩[10](2019)在《CFRP铣削力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CFRP)由于其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的材料特性,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缺陷。铣削力建模有助于探究CFRP的铣削力变化规律、优化加工参数,进而减少缺陷的产生。本文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铣削力系数关于4种影响因素(纤维切削角、瞬时未变形切屑厚度、主轴转速和轴向切深)的函数关系。经过单向CFRP铣削力实验和多向CFRP铣削力实验验证,所建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铣削力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铣削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硬质合金平头铣刀的铣削力系数与各工艺参数的关系,选取不同每齿进给量、轴向切深、径向切深等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正交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方程方法拟合出切向铣削力系数函数和径向铣削力系数函数,并验证了铣削力系数函数的可靠性。通过试验研究,确认轴向切深和每齿进给量对硬质合金平头铣刀铣削力系数影响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铣削力论文参考文献

[1].岳彩旭,郝小乐,王彦武,高海宁,马晶.基于瞬时铣削力系数法的拼接模具铣削稳定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2].李忠杰,杨元.硬质合金平头铣刀铣削力系数的试验研究[J].机械制造.2019

[3].于凤云,马世伟,付云良,郭绍炳,高波.切削参数对镍基高温合金GH4169铣削力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9

[4].董永亨,李淑娟,洪贤涛,李鹏阳,李言.基于Z-MAP方法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的建模[J].机械工程学报.2019

[5].岳彩旭,都建标,姜男,高海宁,朱磊.考虑后刀面磨损及过缝冲击的拼接模具铣削力建模与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6].冯伟,王建军,梅雪松.可转位面铣刀铣削力解析建模与实验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7].黄兵,胥云,廖映华,石艳,李志荣.基于BP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航发叶片铣削力预测研究[J].机电工程.2019

[8].袁盛旺,张晟伟.周铣变曲率曲面铣削力与弯曲误差建模与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

[9].李志伟,涂俊翔.铣削参数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铣削力的影响研究[J].工具技术.2019

[10].万敏,李少恩,原恒,杜宇轩.CFRP铣削力建模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精雕机床动态测力仪铣削力学建模流程图铣削力作用下刀具的变形刀具在...正交回归方法单因素影响图铣削加工平均圆周力

标签:;  ;  ;  ;  ;  ;  ;  

铣削力论文_岳彩旭,郝小乐,王彦武,高海宁,马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