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治疗药物监测(Ⅱ)——丹参复方的制剂学监测及冠心Ⅱ号来源的阿魏酸血清浓度测定的方法学

方剂治疗药物监测(Ⅱ)——丹参复方的制剂学监测及冠心Ⅱ号来源的阿魏酸血清浓度测定的方法学

黄敬群[1]2003年在《方剂治疗药物监测(Ⅱ)》文中指出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治疗药物监测”广泛用于监测病人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并研究浓度与效应关系,以利于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减轻毒副作用,达到最佳疗效。无论如何,上面提到的思路或方法很少或没有用在中医临床。在对“证治药动学”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黄熙教授提出了“方剂治疗药物监测”的设想。旨在通过对方剂制剂学、药动学、药效学、治疗学的全面监测,建立可靠的方剂质量控制标准,阐明方剂药效物质、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尽可能地实施个体化、量化的辨证施治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毒副作用。 本文首先进行了丹参复方的制剂学监测(监测吸收入体内的成分)及冠心Ⅱ号来源的阿魏酸血清浓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方剂治疗药物监测的进一步研究。 目的: 为了初步探索方剂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制剂学和药动学中的方法学,本实验选择植物化学、药理与临床研究较为成熟的丹参及其复方冠心*号为工具,在对丹参复方制剂学监测的基础上,建立RP-HPLC测定人血清中阿魏酸浓度的改进方法。方法与结果: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条件下丹参和冠心*号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 (l)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分析柱p50nun X 46rum,sum,No:C18B020307),流动相:乙胎一0刀…帅·L’磷酸二氢钾溶液汐:gi),磷酸调至pH 2.8,紫外检测波长:280urn,流速:l*rnL·Inn1。 (2)结果:丹参素在 0.245~5.880哈(F09998),原儿茶醛在 0** ~0.504ty(r=0.9996)范围内呈线性,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9.SM”血-’和2.IM·血-’,回收率分别为93.24%(RSD 为2.53%)和102*8%(RSD为1.gi%)。 门)结论:中药的煎煮时间和加水量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量均有影响。在煎煮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无论是丹参素还是原儿茶醛,加 12倍水的溶出率都高于加8倍水;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溶出率逐渐增高;冠心*号煎剂五味药合煎,在任何加水量,任何煎煮时间条件下,其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溶出率都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的丹参煎剂。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种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 (二)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o——】分析柱仅50mx 46llllll-slirD.NO汇18B 02lllo),流动相:甲醇一1%冰醋酸 20:80,紫外检测波长:280urn,流速:1.oml.·a‘。 u)结果:丹参素在4.2-33.6ng·mL‘,原儿茶醛在0.36~l.SN·In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sng和0.6ng。回收率分别为 99.36%(RSD为 l.289%)和 97.56%(RSD为 0.774$)。 门)结论:丹参素的含量(陀·mL’)卢氏野生丹参>洛阳丹参冲氏家种丹参>蒲城丹参>陕南丹参。原儿茶醛的含量(卜g·mL-’)蒲城丹参>洛阳丹参>卢氏野生丹参>卢氏家种丹参>陕南丹参。3.RI,nPLC测定人血清中阿魏酸浓度的改进方法: ()方法:y丑PLC法,采用 lro…il( 柱为分析柱,甲醇-水-冰醋酸 (3.4:63:0石)为流动相,流速1刀InL·min-’,检测波长sHnm,内标物为对羟基苯甲醛。用乙脂既去除人血清中的蛋白,又提取血清中的阿魏酸。 Q)结果:阿魏酸在 9.94-159刀4ng伽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25),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10%,平均回收率为99.77%,最低检测浓度为sllg·InL‘。 (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低毒,适用于人血清中阿魏酸的定量分析。

杨玉兴[2]2003年在《生物方剂分析药理学:逍遥散临床药动及冠心Ⅱ号实验药效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方剂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和证本质不清楚等因素致使方剂药理学研究难以深入。针对此现象,受“生物药物分析”启发,黄熙教授在其“证治药动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生物方剂分析中医药研究”设想,包括生物方剂分析药效学研究、药动学研究、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制剂学研究、证本质研究等内容。 既往方剂药动学研究多采用非血药浓度法,药效学研究则忽视了究竟是方剂的什么化学成分引起证机体产生药效作用。本研究从生物体内分析着手,选择不同方剂从药动学(临床)、整体的药效学(基础)两个方面进行了生物方剂分析药理学的初步研究。 首先研究了10例肝郁脾虚证患者一次口服“加味逍遥散”汤剂后当归来源的阿魏酸(FA)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应用乙腈提取法预处理血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患者在口服加味逍遥散汤剂后0、5、10、15、30、60、90和120min共8个时间点血清样本中的FA浓度。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250×4.6mm,5um)为固定相,甲醇-水-冰醋(40:59.6:0.4,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λ:322nm;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醛。2.以3P9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1.FA血清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最低检测B浓度为4.692ng·mL’(信噪 卜3),线性范围为7.82-195.sng·mL一位和.99713),平均回收率一9.38%,CV均小于10%;2.肝郁牌虚证患者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llZ广41.54士23.952if,t;/29-gi刀1士63.14min,tp=37二9士14.78min,C;*肌一18.29上8.58 ng·mL*,AUC-2443.48士8万石ong iL‘·mh。结论:且.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而专一;2.口服加味逍遥散水煎液后FA自胃肠道吸收慢,达峰时间为30min左右,且消除缓慢;3.该实验为生物方剂分析临床药动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继之探讨了“冠心*号”对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I-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并结合血清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一松结法建立在体大鼠MI/RI模型,以SABC免疫组化法与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Bax、Bcl.2、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心率在缺血期明显加快(P<0刀1),再灌注后减慢(P t 0刀 1,0刀5);冠心*号大、小剂量组再灌注 6h,心率较缺血前、后均有下降(P<0刀5);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大剂量组缺血期及再灌注 5、6h心率均明显减慢(P<0刀1)。2缺血再灌注后 Bax、Fas蛋白表达显着增强,BclZ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wto.01);冠心*号干预后,Bax。Fas蛋白表达下降,BclZ蛋白表达上调(Pwto刀1,0刀5);且随剂量增大Bax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刀1)。3.保留的大鼠多次口服冠心*号后的血样正在进行药动学研究。结论:1.冠心*号可通过减慢大鼠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率而保护受损心脏;2.冠心*号可通过下调凋亡刺激基因B3X、F&S蛋白表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k—2蛋白表达从而保护 MWI心脏,且存在一定的量一效关系,干预心肌细胞凋亡减轻MI/RI可能是其药效学分子机制之一;3.为生物方剂分析整体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以上研究思路未见文献报道。结果表明方剂药理学研究与体内有效成分分析相结合是可行和必要的,为方剂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为生物方剂分析中医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剂治疗药物监测(Ⅱ)[D]. 黄敬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2]. 生物方剂分析药理学:逍遥散临床药动及冠心Ⅱ号实验药效的初步研究[D]. 杨玉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标签:;  ;  ;  ;  ;  ;  

方剂治疗药物监测(Ⅱ)——丹参复方的制剂学监测及冠心Ⅱ号来源的阿魏酸血清浓度测定的方法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