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建筑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1950年代—1970年代)

苏联建筑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1950年代—1970年代)

刘军[1]2004年在《苏联建筑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1950年代—1970年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前苏联建筑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转变(1950年代——1970年代)的研究,再现了这段对中国建筑产生巨大影响的建筑历史成就,表明了当时的这种转变对俄罗斯建筑的重大意义,并通过分析得出当时我国建筑没有转变的原因。文章首先从这段时间的建筑转变对俄罗斯建筑和中国建筑的重要性入手,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引出要研究这段时间苏俄建筑转变的必要性。其次是铺垫——简单扼要地回眸了俄罗斯建筑发展的历程,探求俄罗斯传统哥特式帐篷顶、古典柱廊、拜占庭等建筑特点的起源。叙述了20世纪苏联构成主义和1930——1950年代苏联建筑转变的背景。再次便是研究分析——从建筑业实行工业化、大规模住宅建设、公共建筑的转变等各方面分析了前苏联建筑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转变的过程,说明了转变的原因、原则和重要性,前苏联建筑也以此这次转变为契机,登上了现代建筑的列车,从此开始发展现代建筑,才有了1980年代苏联建筑的繁荣。这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 最后文章又落笔到同时代的中国建筑,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建筑全面向前苏联学习的“一边倒”时期,前苏联建筑转变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建筑还在向原来的苏联建筑学习,并没有转变过来。笔者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建筑没有转变的原因。

赵璞真[2]2018年在《20世纪现代建筑起源与流变过程中的基础性案例的梳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论文是以20世纪现代建筑的基础性案例作为主要对象的梳理研究,考察的对象主要是1900-1999年间的建筑师及其实践,19世纪的建筑师及其实践作为研究主体的背景因素,也对其做了相应的梳理和研究工作。本论文的工作方式是:首先对经典的建筑史书籍后的建筑师名录进行收集,并按照建筑师的名录搜集其相关活动,包括生平简介、建筑作品以及理论发表。在此基础上,以国家为单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对应本论文研究时间段内的建筑师名录,并对这份名录进行筛选,目的是试图发现经典着作中疏漏的但又十分有价值的建筑师,之后再对筛选后的名录中的建筑师进行相关活动的搜集。资料搜集工作大致完成后,以时间为坐标轴,将收集到的资料在时间坐标中标出,制成年表。之后按照十年为单位(19世纪以及1970-1999年除外)逐次对年表中的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时间的层级之下,按照国家为单位进行归纳和分析(19世纪以及1970-1999年间按照不同倾向进行归纳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的梳理和分析之后,初步确定了现代建筑的起源、扩散以及发生转变的成因、主要推动者、过程(包括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发展脉络)以及整个过程中观念与形式的变化。

邓庆坦[3]2003年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整合,是把二者作为一个有着历史延续性和内在规律性的完整历史过程,对其历史演变的线索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进而建立新的研究框架。本文整合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建筑历史,通过揭示中国现代建筑从发轫到第一个高潮的历史过程,追溯和探寻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建筑得以自发延续的历史源头。正文共分六章,前叁章为第一部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战争的多维社会环境下,分叁个阶段考察中国现代建筑从初始到高潮的历史过程。第一章,1900—1926年,现代建筑的发轫与萌芽。把这一时期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的初始期,考察发源于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进程:现代建筑技术体系的引进,城市的早期现代化、新式建筑教育和新型建筑师的产生、传统建筑文化复兴以及现代建筑风格的萌芽等。第二章,1926—1937年,现代建筑的发展与成熟。把这一时期“中国固有形式”建筑作为具有折衷主义性质的建筑文化现象,揭示其产生的政治、文化根源和内在的矛盾性,揭示其向现代建筑演变的必然性。通过对这一时期现代建筑思想的传播、中国建筑师建筑思想的转变等方面的论述,揭示中国现代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第叁章,1937—1949年,现代建筑思想的活跃与高潮。把这一时期作为榫接1937年抗战前中国现代建筑的实践高潮与1949年之后现代建筑自发延续的重要环节,通过战时建筑界对“固有形式”的反思、激进的现代主义、现代建筑教育、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师的社会关怀意识等方面内容考察抗战爆发后中国的现代建筑思潮。第二部分共分二章,从商品经济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阐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建筑的社会基础。第四章,通过剖析1920、3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实践与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商业化、商品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建筑商业化与商品化对这一时期现代建筑兴起的经济驱动作用。第五章,阐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建筑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现代建筑意识的建立过程。通过论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性因素,揭示中国现代建筑兴起的文化土壤。第叁部分为第六章,是论文的总结,分叁个重大历史阶段对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的整个历史脉络进行回顾和总结

牛翔[4]2014年在《赖特与苏俄民族形式建筑理念今昔的释义与解读》文中认为摘要:1937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届苏联建筑师联合会全会。全会是一次在建筑界为巩固斯大林确立的社会主义艺术准则、创造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风格的重要政治型会议,却邀请了赖特这位资本主义建筑思潮的宗祖之一参会,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引发了本文研究的兴趣,将赖特的民族建筑理念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理念联系起来似乎是个有启发性的新角度。一来苏联那一段历史及意识形态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是有口皆碑的,研究苏俄建筑对于促进我国的建筑发展意义深远;二来赖特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独特的有机建筑理念、地域的美国风住宅以及他所提倡的民族的、地域的建筑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叁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筑创作领域的发展以及其他各个行业,都卷入到了一场全球化的洪流中,被世界趋同发展的大趋势逐渐影响,因此,在国际化大同的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师是否更应该着眼于如何在国际主义风格的现代建筑中,继承和发扬本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本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便成为一个越来越被关注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研究了苏联建筑师联合会首届全会的政治背景、会议内容及其建筑思想产生的缘由,探讨了苏联邀请赖特这位资本主义建筑大师参加全会的原因及赖特主动出席全会的动机,分析了赖特在全会上的讲话,评价了他对苏联建筑的影响。揭开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真相——苏联政府借助资本主义帝国美国的民族英雄赖特来树立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思想的实质。其次,分别叙述了赖特民族建筑思想的形成,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理论的释义及其代表建筑,分析了其各自理论的演进过程,说明了其形成的原因、重要性。再次,通过对其各自理论的总结与反思,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与赖特民族建筑理念的区别和联系,并与地域主义的建筑理念进行辨析。最后,从建筑思想和实践表达的层面探讨1990年代社会转型的后俄罗斯新的民族形式的探索,将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民族形式建筑创作的发展归纳为在独特的民族文化引领下的地域建筑发展。并结合建筑创作实例,重新解读民族形式的建筑理念在建筑创作中的意义。希望借这些研究,能够引出有关建筑民族形式的思考,探讨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建筑。

臧志远[5]2009年在《苏联工业化集合住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看待苏联集合住宅工业化建设的发生、发展及其相关的问题。苏联很早就开始了对工业化住宅的研究,并呈明显的阶段性。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论文的结构,结合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将苏联的发展划分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时期这两个阶段,并对我国住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全文具体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课题综述。提出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对研究课题进行总体描述,以便进一步分析。第二部分: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集合住宅研究。介绍了苏联建国初期关于住宅建设的重要方针计划,分析了各种建筑思潮的相互影响关系,总结了不同阶段苏联城市规划的发展和特点,对这一时期苏联的居住区、居住综合体、公社大楼以及早期的工业化住宅进行了研究,为展开对工业化住宅的具体问题研究做了铺垫。第叁部分: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时期的集合住宅研究。介绍了二战后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建筑思想理念的变化,分析了当时苏联的基本居住情况、住房建设模式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总结了住宅定型设计的方法和城市规划工作的新成就,对工业化住宅的实践开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解体后俄罗斯的住宅发展作了简要描述。第四部分:对我国的启示。分析了苏联住宅工业化过程中的成就和错误,提出了我国住宅建设中的问题,并对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借鉴。

谢略[6]2011年在《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1年,前苏联解体,俄罗斯社会发展进入了从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体现为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艺术发展的激烈动荡和深刻变化,更引发了人们思想意识、社会心理的强烈震撼和深刻的矛盾、困惑和冲突。建筑作为承载社会生活的实用艺术,在社会因素的深层制约下,其发展必然从不同的层次与深度体现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转型”效应,因而,1991年至今的这段时期对于当代俄罗斯建筑创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建筑创作发展带有明显的、与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相关联的变化性与独特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俄罗斯从转型初期的全面危机走向复兴发展,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的日渐繁荣,俄罗斯建筑行业以当今世界少有的建设量和回报率而受到世界投资者的关注,建筑市场这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吸引了全世界建筑行业的目光,使俄罗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建筑发展地区之一。于此同时,俄罗斯转型时期是历史上少有的、艺术风格未受统治阶层控制的时期,在经历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风格管制之后,这段时期的建筑创作以风格自由着称,其发展呈现出独特的多样性和超常性。转型时期的建筑创作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引导下,在本国传统文化、民族性的制约下已经走向新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并日益成为国际建筑体系中倍受瞩目的发展区域之一。基于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的重要发展,以及我国建筑理论界对于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建筑创作方面研究的欠缺。本文以俄罗斯国家解体、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以转型时期建筑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地分析,总结俄罗斯在社会转型前后建筑创作的主要发展概况,全景式的描述了转型前后俄罗斯建筑创作发展的总体特征,并深入研究和分析了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的发展变迁和发展阈限。同时将“发展研究”物化到具体建筑作品中,对俄罗斯近几年新建的优秀实例进行分类总结,从而更清晰的反映俄罗斯建筑创作的实质。并以此为基面,搭建起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的研究框架。首先,以社会转型为研究基点,将社会同建筑创作体系进行直观性的多维整合,在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独特性同建筑创作之间寻找现象背后的关联机制。论文深入研究了社会因素对建筑创作的作用机制,以社会体制、社会经济、社会心理叁个同源于社会语境的视角为出发点,分析转型时期建筑创作产生各种“转型”效应的社会根源,并深入剖析由此引发的深刻影响,研究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发展独特的转型变化。其次,以文化维度为研究视阈,分析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的发展。论文以文化传统观、文化地域观、文化趋同观为研究基点,将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建筑创作的发展主流归纳为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古典主义发展、在独特的民族文化引领下的地域建筑发展以及在全球文化趋同促进下的建筑文化的多元整合。并结合建筑创作实例,对转型时期建筑创作的各发展主流进行前瞻性的分析。最后,以技术维度为研究视阈,分析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的发展。在技术发展观、技术时代观、技术系统观的指导下,论文从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系统叁个层面归纳了建筑创作在技术推动下所产生的可持续发展、多维度创新以及复杂化发展的重要趋向,并以建筑实例展示了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建筑在这些趋向下的创作探索。综上所述,本文正是基于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从社会维度、文化维度、技术维度着手,通过探讨其在建筑创作中的不同作用,分析其对转型时期建筑创作发展的影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的发展机制:社会是主导建筑创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面作用于建筑创作的各个领域,并主导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文化是制约建筑创作发展的综合场域,多种文化场域的交织与碰撞呈现出建筑创作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技术是促进建筑创作发展的先锋力量,正是由于技术发展的引导,使建筑创作的创新发展成为可能。

戴路[7]2004年在《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文中提出论文在广泛研究改革开放20年建筑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建筑文化呈现震荡状态,分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建筑设计市场机制的形成,及其对建筑文化走向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充分肯定建筑文化的进步,认真分析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第一章:简述“模仿”与“创造”的来龙去脉,分析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建筑的新探索中模仿与创造的角力,提出以建筑进步作为衡量创造的标准。第二章:以类型统计分析中国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片断及其指导下的片面行动,提出建立理性有序的理论引进机制,前瞻走向独立的中国建筑理论。第叁章:在提出中国第二代和第叁代青年建筑师群体特征和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独特地比较了他们在经济转型时期对中国建筑文化各自做出的重大贡献。对当代外国青年建筑师的特征加以分析,丰富了这种比较的内涵。第四章:在全面分析布萨建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建筑教育面临的若干挑战,如生源类型的转移、学手艺还是学科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双刃剑、基础教育受到自发明星教育冲击和技术教育弱点等问题。前瞻布萨解体后世界建筑教育体系多元震荡局面及中国可能的体系或状态。第五章:中国建筑创作环境中,长期存在“长官本位”“形式本位”“传统本位”现象。联系国家大剧院的选择过程,分析这些要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刷新”,认为创作环境要得到改善,建筑师应与矛盾各方主动契合。人们在期望提升中国建筑文化水准的同时,应关注创作环境中的新动态。

刘璐[8]2016年在《基于符号学的“苏式”公共建筑特征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苏式”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西方建筑学理论——符号学的角度对“苏式”公共建筑进行归纳和分析,在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和建筑理论思潮的充分研究基础上,深入挖掘“苏式”公共建筑建筑符号的历史渊源和生成机制,基于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苏式”公共建筑的特征性进行具体分类分析,挖掘其深层涵义与现实意义。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考察,将符号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其特征的研究上,从符构、符用、符义叁个层面对“苏式”公共建筑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符构学层面对其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分别进行阐述,从而分析其形式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的组织规则,并分析此类建筑形式美的特征性和其特殊背景下形成的转换规则特征性;符义学则是通过将“苏式”公共建筑的特征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并总结出这些符号的含义表达和涉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苏式”公共建筑的符号分类并分析这些符号的意义;符用学基于“苏式”公共建筑特殊语境下特征的形成创作机制,从而产生不同层面的意义表达,当这些场域信息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的接受者,他们根据各自的特殊功能和心理需求对其进行信息反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信息的传递反馈过程,逐步地指导着“苏式”公共建筑的发展。本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国现代建筑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建筑类型,并对其进行特征性提取与分类,形成系统且清晰的研究脉络,对“苏式”公共建筑的发展和更新保护做理论铺垫。

晋婷[9]2016年在《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近现代苏联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本文开篇讲述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明确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依据及意义。其次通过对国内苏式建筑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相关邻域内对苏式建筑研究的情况以指导本论文的研究,再次通过简述苏联建筑的概况和中国一边倒社会背景对合肥苏式建筑的影响,为论文研究搭建了一个全面的历史背景,根据整理出的1950s-1960s苏式建筑在合肥的数量,分布区位及建筑的具体情况,为论文的深入分析建立起一个1950s-1960s苏式建筑的数据资料库,再结合调研资料,分别对合肥不同类型的苏式建筑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叁所高校苏式建筑的空间布局和校园关系,建筑总平面和功能分区,空间组织,建筑立面以及装饰细节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再对叁所主教学楼进行系统的对比,总结叁所苏式建筑之间的共同点及差异,探究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并整理出合肥苏式建筑的基本特征,为以后中国苏式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李蕾[10]2006年在《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文中指出论文从自然观、文化观以及城市观的角度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基于本土意义的现代建筑理论,特别是建构本土理论的现代人文模式,以寻求对现代本土建筑的性质、意义及发展方向的进行根本性阐释,并从哲学大众批判的角度分析了“本土精神”现代社会学意义及在当代全球语境中的特征。 以文明的本土性这一宏观背景为前提,本文分为叁个部分对现代本土建筑的理论体系与设计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上篇“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包括第1、2章。第1章“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地理差异与地区文明的角度,对本土建筑作为特殊的人类人文景观进行探讨,包括建筑本土性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与同类概念之间的辨析,论述由相关学科(建筑地区学、建筑比较学、人文地理学、现象学存在论)所建立起的本土建筑的立论背景。并进一步对本论文的“本土性”进行时空特征的分析,确立了本土建筑研究的两个视角:建筑单体观与建筑人居观。第2章“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是具有历史回顾性与文献性的一章。历史线索部分在文化生态学的大视野下,综观东西方建筑文明的黎明与发展,注重每一个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建筑缘地性的本土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现象所带来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总结了几点关于传统聚落由建筑单体到聚落群体形成的一般性规律,揭示了本土建筑中所蕴涵的突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人文的重大意义,这一部分构成了现代建筑本土理论的历史蓝本。理论线索部分主要对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主义”与“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思潮进行了历史发展的梳理,认为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在本质上是对现代建筑与传统地区建筑进行了一体两面的分析与综合,其理论的进步意义在今天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在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也成为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再阐释的借鉴,第2章为本土建筑框架体系的理论确立正本清源。 中篇“理论体系与设计解析”部分,包括第3、4、5章,即进入本文的论述重点,与理论核心。第3章“本土建筑的自然观”,论述了建筑与自然互动机制的主要方面,后着重分析了适宜技术作为实现建筑本土自然体系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既而提出了本土建筑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章“本土建筑的文化观”是本篇的重点。首先在确立本土建筑的基本文化体系的基础上,以文化的时空运动为主脉,探讨并演绎了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主要针对我国)。继而认为本土建筑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行整合是必要而可行的,时空整合的最终维度是现代性。为了拓展现代本土建筑创作多方面的文化形态,在本章本土建筑的文化美学表述部分,从建筑形式的语言性、艺术性、事件性叁个方面,深化了本土建筑丰富的现代人文内涵,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本土性就等同于“乡土论”、“形式论”的谬误,认为现代建筑的本土观念是完全能够适应现代人居需求的一种现代创作理念,是今后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人文趋向。本章最后讨论了本土建筑的社会价值重建问题,认为在现代快速城

参考文献:

[1]. 苏联建筑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1950年代—1970年代)[D]. 刘军. 天津大学. 2004

[2]. 20世纪现代建筑起源与流变过程中的基础性案例的梳理研究[D]. 赵璞真. 北京建筑大学. 2018

[3].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 邓庆坦. 天津大学. 2003

[4]. 赖特与苏俄民族形式建筑理念今昔的释义与解读[D]. 牛翔.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5]. 苏联工业化集合住宅研究[D]. 臧志远. 天津大学. 2009

[6]. 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发展研究[D]. 谢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7]. 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D]. 戴路. 天津大学. 2004

[8]. 基于符号学的“苏式”公共建筑特征性研究[D]. 刘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16

[9]. 1950s-1960s合肥苏式建筑研究[D]. 晋婷. 合肥工业大学. 2016

[10]. 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 李蕾. 同济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苏联建筑由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1950年代—1970年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