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李晓斌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李晓斌

黑龙江伟盛节能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21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主要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同时也是系数较高的一种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高支模施工的同时,应加强各方面的施工管理,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施工技术可以符合项目的规范要求与标准。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施工的质量监督与安全工作的检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高支模是建筑工程中必备的施工支护设备,能够实现高层建筑的搭建与拆除,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高支模施工水平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强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有利于高层建筑工程更好的发展。

1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规定,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搭建的目标支架高度超过4米的话,那么这种模板支架就属于高支撑架。如果模板支架高度不足4米的话,那么这种模板支架就属于低模板支架。因此,施工人员在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必须确保其模板高度在4米以上,同时还应该在支架内外两侧设置垂直状态的剪力撑以及水平支撑。如果水泥构件在支撑辅助下可以达到8米以上的高度,18米以上的施工跨度的话,那么其实际承受的施工总荷载值应不低于于15kN/m2,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将其视为高支撑模架施工。总而言之,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危险性相对较高,同时其施工难度也相对较大,虽然这一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在高层建筑过程中使用这一技术时,必须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和要求为基础,同时严格的按照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施工,才能发挥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与普通混凝土模板工程比较而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每一个支护体系的模板都是以独立状态存在的且模板的高度也经过加高,同时也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高支模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伤害,从而达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目的。

2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1)高支模施工的安装,需要在各个环节中,对数据进行精确度的核实后,才能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运行。尤其是高支模支架的尺寸必须准确,经过技术人员使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测算后,标注在施工设计方案中,安装时必须按照施工方案的数据来进行参数的设置,确保误差值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到最低水平。只有严格负荷标准的高支模才能确保整个施工的质量,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确保工程项目开展万无一失;(2)混凝土施工进行以前,要将工程现场的情况进行认真的核实,尤其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和配比,都要按照工程施工要求来进行采购和检测。在浇筑阶段,按照浇筑工作的步骤和环节进行连续施工,力求浇筑高度按照混凝土功能的要求进行。浇筑过程中务必要有专人值守,对模板、孔洞等随时观察是否发生移动或者变形。将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前后的工序严格处理和完善;(3)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净后,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底部平整和光滑。这是高支模施工的必须条件。新建工程还要配备施工养护环节。做好验收和维护工作;(4)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上,要将高支模施工放在高危施工范畴内,为之编写专项的施工方案,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施工,施工方案要经过专家论证、各方验证,不断优化,达到各方满意后才能成为施工的指导方案。在安装之前检查高支模施工中的各项检查工作。对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严格管控,遵照管控条例进行逐项检查和落实。尤其是对高支模的支撑架、钢管厚度、扣件的握裹力、扭力等重要环节,务必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监察。发现有不符要求的地方,一定要整改。并将操作记录登记号,以备后期调取。

3工程实例情况

以某项工程为例,该项目开发规模较大,对于施工技术要求也比较高,由于该项目包括3层地下室空间,工程总长260m,总的宽度为50m,高度为27m,其中包含了7层框架结构,地下室的高度在5.0m~8.3m左右。在该项目中,东西两面可将其设置为配电地下室,中间可作为地下车库,用10根柱子作为主要的支撑点,柱子高度为27m。该工程对高支模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下面对高支模施工中的具体过程进行探讨。

3.1科学设计工程方案

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施工设计方案采用以下设计进行:首先在设计中对梁线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随后对轴线与水平方向的控制线等进行确定,然后对梁底可以搭建顶架来进行铺设,之后安装模板、侧面模板等,其中对板底采用木杭龙骨架设在顶托,其次在楼面的模板安装中,应对钢筋梁板进行有效的捆绑,并使用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达到预设的同时,可以对梁板的模板、水平的拉杆等进行拆除,同时对钢管的顶架进行适当拆卸,最后对模板进行清理即可。

3.3工程管理要点

在高支模施工中,对各个环节的数据应进行严格的分析与处理,在施工设计的图纸上要明确标明各大支柱的相关尺寸,同时对周边的梁板等进行详细的标注,在施工中,确保项目中高支模体系的完整性,确保各项设施材料都可以有效满足预设的需求。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以便后期可有效的对高支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3.4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在高支模工程安装中,第一步,首先应确定好梁线的点与位置,并对轴线进行定位,随后确定好水平的控制线,这样可有效的确立高支模整体框架的核心。第二步,在高支模搭建模板中,可以使用钢管对梁底进行铺设,一步一步进行安装模板或者侧面模板,随后使用龙骨架架设在板底钢管的托板上方。第三步,对该工程项目中的楼面模板进行有效安装,首先应对梁板中的钢筋进行有效的固定,使用专用的测量对其进行捆绑,随后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同时,可以按照要求对梁板模板进行拆除。第四步,拆除水平方向的拉杆,并对钢管的顶架进行逐一拆卸,拆卸完后,对模板进行有效的清理。

3.5做好混凝土振捣及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的质量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和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量,其中一项就是振捣及浇筑技术,如在建筑物墙体施工中,需要应用到振捣与浇筑技术,可以借助于振动棒,从混凝土浇灌的地方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能够较好地除去多余水分,同时把一些较大的颗粒物更好地填入底部,因此,振动棒需要插入的实际深度应保持在150~250左右,而插入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会采用梅花式的插入方式,使建筑物的墙体具有密实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高支模施工质量关系着建筑结构的顺利施工。因此,必须严格规范高支模施工操作,加强对高支模检查及验收,从根本上保证高支模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建妹.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思考[J].四川水泥,2015,03:40.

[2]袁继飞.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应用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5,04:97.

[3]孙进京.高支模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四川水泥,2015,07:233.

[4]李登程.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8:7-8.

标签:;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李晓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