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台湾地震赈灾重建考察交流团”

唐山“台湾地震赈灾重建考察交流团”

一、“台湾地震救助重建考察交流团”在唐山(论文文献综述)

宋灵[1](2021)在《印尼华侨华人与中印(尼)关系的曲折发展》文中提出

焦骏峰[2](2020)在《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文中认为“庐山东林寺”始建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手,她是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祥地。由此,慧远大师所创立的净宗一派,传承一千六百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净土宗所提倡的“念佛法门”颇为流行,广为传播,可所谓在佛教八大宗派中,净土宗“念佛法门”巨星璀璨,灵光独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在快节奏与充满竞争现代社会中,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所形成独特的净宗文化,如何发挥着积极作用去调和处于多变的现代人类?净宗文化,它又有何魅力吸引着现代社会大众的目光?要想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不得不追溯到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缘起。论文以现代净土文化发祥地“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展开论述,本文先从历史去探讨净宗文化的发源以及东林寺千年历史的变迁。在第三章中,深入地研究东林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所形成的净土文化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适应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影响现代人类?尤其在第四章中,祖庭“庐山东林寺”是如何进行一种现代性转化?会着重在东林寺文物胜迹与现代寺院建筑风格艺术上去体现。后面的章节会依次探讨,东林寺所具有独特的现代净土道风、现代僧团建设、现代佛事活动,现代寺院管理、对现代人类临终关怀、民间慈善行谊、弘法教化,国内外净宗文化的弘扬与交流,践行“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东林寺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因此,对庐山东林寺的考察对于研究与挖掘净土宗文化、人文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杨雪[3](2019)在《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佛教在近现代提出“人间佛教”后,“人间佛教”倡导者们大刀阔斧进行佛教改革,扫除了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诸多弊端,为挽救并发展中国佛教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中国佛协会三十周年重大会议后,“人间佛教”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海峡两岸佛教交流的共识,是汉地佛教的主要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一种发展方向。如今,宗教复兴和中国文化复兴的有利大背景下,国内各宗教积极展开弘法事业,“人间佛教”也得到大力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于人间佛教实践的个案研究,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以及大陆的上海玉佛寺、柏林禅寺等,这些寺院已经有自己的“人间佛教”风格和模式。成都文殊院也以“人间佛教”为寺院指导方针,只是尚处于践行“人间佛教”的探索阶段。本文以研究成果较少的中国西南地区的汉地寺院文殊院为例,探讨寺院“人间佛教”实践建设。分析探讨“人间佛教”思想理论如何指导僧人言行及寺院实践;“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新形式;以及现代社会的信息爆炸、商业化、娱乐休闲化等给“人间佛教”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不从以往成熟的模式来分析,转而分析正在找寻符合自身的“人间佛教”道路的文殊院,希望给其他尝试人间佛教道路的宗教场所提供一种参考。本研究认为:寺院应当遵循太虚“契理契机”“圆融开放”“与时俱进”的思想,结合寺院本地特色在文化、教育、公益、环保等多方面开展各样活动向外弘法传道。也就是遵循佛教精神和教义,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中开拓进取,加强对话交流学习,完成“人间佛教的本地化”。文殊院的“人间佛教”建设,虽然与佛光山等优秀个案存在差距,但正向着以文教、弘法、慈善、修持的宗旨实现文殊院青灯黄卷、弘法基地和心灵家园的目标努力。

金玉洁[4](2017)在《灾难记忆的塑造与传递过程研究 ——基于汶川映秀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八年,相关研究已由应急的灾后重建措施和效果分析方面转向与灾难相关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以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为田野点,从灾难事件与记忆的角度切入,讨论汶川地震印象的塑造,灾难记忆的传递过程,总结当代社会中灾难事件的呈现过程和记忆演化因素,推进灾难的研究。同时,对当代灾难记忆的传递研究有助于当下人们防灾意识的形成和灾后心理的恢复,对于今后防灾知识的传递和人们应对灾难的心理准备,具有借鉴意义。在灾难事件与记忆的框架内,本文探讨灾难印象是如何塑造,记忆如何传递的问题,试图展现各方对灾难的多元印象,灾难记忆的不同传递方式及原因。文章介绍地震前后映秀镇的生态环境变化后,论述了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遇难者公墓和漩口中学遗址等的灾难景观的塑造过程,分析汶川大地震记忆与空间的双向建构和影响过程;访谈现场与非现场、本地人与外地人、文字与影像所呈现的多样的个人经历和记忆,展示了个体层面呈现出的多重地震印象;分析官方与媒体的灾难记录,灾难发生时与事后的报道,以及公祭仪式和当地民间祭祀仪式。灾难空间、官方公祭仪式传递、强化、固化的地震形象,与民间祭祀仪式和日常生活中传递出的多元、感性的地震印象,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塑造、影响着人们对汶川地震记忆及再现过程。在地震灾难与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呈现出个体和集体记忆相互交织,物质空间、存储记忆媒介与口头故事传说、逸闻相结合,灾难的社会和集体层面记忆具象化、系统化和仪式化,地方民众记忆的感性化、碎片化和日常生活化,并交互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人记忆受到官方制造的灾难空间和纪念仪式的影响,不断添加、改写、甚至删除。灾难记忆中的感性、痛苦、多元的印象,在社会和集体层面记忆的冲击下,逐渐淡化或模式化。一方面,灾难的公共空间呈现及官方仪式对灾难记忆的周期性呈现,对于集体的灾难印象再现和强化,亦有重要作用。灾难记忆的塑造和传递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记住灾难的危害,避免灾难记忆风化。因此,它也降低了灾难对社会的冲击,让人们获得应对灾难的心理准备,以更好地面对可能发生的灾难。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灾难中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对个体层面的记忆有格式化的风险。灾难记忆的塑造和传递过程,既有个体和集体层面的差异,也有时代话语、灾难类型和记忆媒介的因素,需要我们更多地用民族志方式去总结和研究。

谯德惠[5](2015)在《2016唐山世园会筹备进入关键时期——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秘书长提姆一行考察唐山世园会筹备工作》文中研究说明2016唐山世园会将于明年4月29日至10月16日在唐山举办,目前进入筹备的关键时期。6月2日下午,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秘书长提姆·布莱尔克里夫(Tim Briercliffe)和AIPH展览委员会主任钟国成、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刘红、副秘书长张引潮等一行,在河北省林业厅副厅长沈瑾、唐山市副市长李国忠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植物园、国内园、热带植物馆、起龙

谢忠强[6](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杨松华[7](2013)在《客流规模急剧增长背景下的赴台旅游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全是目的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急剧增长的客流规模对目的地的环境、人员、设施设备、管理等各方面形成较大冲击,给目的地安全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赴台旅游是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意义的特殊旅游市场。随着赴台大陆游客规模的急剧增长,赴台旅游安全事件频发。因此,科学认知赴台旅游安全事件的发生规律,两岸共建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是促进两岸旅游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主要包括四大内容:第一,从理论视角分析了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目的地安全的影响结构;第二,系统分析了赴台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台湾旅游安全的具体影响;第三,基于案例数据揭示了客流规模急剧增长背景下台湾旅游安全事件的发生特征;第四,构建了海峡两岸应对赴台客流规模急剧增长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过程使用了文献研究、描述性统计、灰色关联分析法、政策研究法等方法。研究发现:第一,客流规模的急速增长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因素、人员因素、设施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均会造成安全压力;第二,大陆赴台旅游自开放以来,一直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第三,统计分析发现,对赴台旅游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中,关联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人员因素、设施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基于此,研究提出:第一,台湾旅游地应从提升供给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保障建设、倡导合作管理的战略视角进行安全应对;第二,大陆和台湾应该分别从旅游安全体制、旅游安全机制和旅游安全法制的角度进行综合管控,以推动赴台旅游的安全发展。

李长春[8](2013)在《指导思想和体制变动背景下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诸多波折和劫难,尤其是在近、现代社会深刻变革的宏观背景下,慈善事业被纳入到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的历史洪流中,其概念与内涵也随着不同时期的思想主线而不断被重新定义和解读。不幸的是,这种定义和解读多是建立在人为臆断基础上的误解,而非真正建立在理性思索与社会实践互动中的经验获得。这种充满政治性和随意性的解读方式,无疑深刻影响到慈善事业在1949年以后在中国的发展,曾造成慈善事业举步维艰的历史局面。毋庸置疑,它也将给国人对慈善的认知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受到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中国形成了互助互济、扶弱济困等极为朴素的慈善理念,成为了中国慈善的优良传统,晚清至近代更是由于西方慈善思想的注入,形成了诸多具有现代慈善意识的慈善事业。但在1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误解,整个社会陷入日渐狂热的政治运动之中。“全能主义”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慈善被扣上“伪善”的帽子,甚至被认为是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丑恶代表。基于此种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慈善事业的社会空间被不断压缩,进而逐步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社会集体化福利救济理念,将原本属于民间力量与运行形式的慈善事业统化为政府行为,以农村的五保户制度和城市中的互助会、工会以及妇联组织等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慈善福利国家化的道路,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程度较低、物资匮乏的历史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挤占了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合法性基础、物质前提和活动空间,导致慈善事业在中国大陆踪迹难寻。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大陆的重新起步是与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也带来了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党政集权文化和经济体制根源的瓦解导致原有国家保障制度丧失了最为重要的支持,社会福利救济体系也显得不合时宜,饱受质疑。一方面,经济体制的转轨带动政府有意识的从部分社会事业中退出,开始允许民间力量参与到社会救济事业中;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在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大量存在,政府缺乏财力进行充分救济的背景之下,依靠民间力量济贫,发展民间慈善事业是对客观现实的回应。同时,随着新富阶层的形成、巩固和扩大,也使慈善事业的复兴逐渐具备了经济条件。这些条件的结合,为慈善事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复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助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慈善事业作为社会矛盾缓和器的作用又得到凸显。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没有被全体国民公平、公正地分享。贫富差距快速扩大,社会矛盾不断累积,并不断触及社会稳定的保障线。因而,在这个变动性较大的转型时代,找到一条合适的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而盲目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又显得不合时宜。慈善事业正是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又有别于以往依靠意识形态和政府权威来保障社会主义方向和高尚道德追求的认同手段。作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精神文化价值,现代慈善观念是在中国社会转型中为最大多数人最可接受的“意识形态”,它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教育社会的特殊功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相呼应,成为经济体制转轨精神文明建设的拓展与补充。因而,尽管当前中国慈善事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自身也具有众多尚需完善之处,但慈善事业的社会意义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对慈善事业报以热忱的支持态度。因而,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复兴与发展的涵盖与意义均超过了普通的社会组织与活动,成为影响国家建设与社会变革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试图从历史演进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慈善观念在新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遭遇的不同阐述和理解为基本主线,论述慈善事业在中国的曲折与发展,努力通过历史的纵析,清晰地描绘出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全貌,并探寻隐藏于其后的深层原因。笔者相信其间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慈善观念的误读和误解,也包含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更由于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和认知,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近代以来政治上层与民间社会对一些深具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的看法,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实践和社会演进。因而对其采取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抑或无视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鉴于目前国内对此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尚付阙如,因而对其研究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

柯少愚,朱建,黄家淑,方祝平,陈勇智[9](2012)在《台湾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台湾非营利组织的实地考察,概要介绍了台湾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类别划分、发展历程与概貌、培育监管及存在问题等,提出了大陆借鉴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加强非营利组织培育和监管的若干建议。

四川省台办宣传处[10](2011)在《经贸手牵手 文化心连心——记2011年台湾·四川活动周》文中提出在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之际,应台北世贸中心邀请,2011年5月21日至27日,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率团赴台参访,并举办了以"发展振兴、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台湾·四川活动周"。台湾社会各界热情关注,共襄盛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台期间,参访团先后到高雄、台北、南投、嘉义、台中、花莲等6个市县参观考察,会见了台湾政界、工商界、

二、“台湾地震救助重建考察交流团”在唐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地震救助重建考察交流团”在唐山(论文提纲范文)

(2)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状况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文献综述
第2章 庐山东林寺的历史
    2.1 东林寺的历史沧桑
    2.2 历代名僧与东林寺
        2.2.1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
        2.2.2 西林鼻祖—慧永大师
        2.2.3 东方释迦—智者大师
        2.2.4 日本高僧—澄圆大师
        2.2.5 六次东渡—鉴真大师
        2.2.6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
        2.2.7 临济宗师—释常总
        2.2.8 禅宗泰斗—虚云大师
    2.3 历代名士与东林寺
        2.3.1 桃源中人—陶渊明
        2.3.2 丹元道人—陆修静
        2.3.3 脱去青衫便是僧—白居易
        2.3.4 民族英雄—岳飞
        2.3.5 阳明心学—王守仁
        2.3.6 向往东林寻莲社—陆游
        2.3.7 护持东林道风—崔黯
        2.3.8 维新领袖—康有为
        2.3.9 佛教领袖-赵朴初
第3章 东林寺与现代社会
    3.1 现代社会信仰的缺失
    3.2 构建现代人类心灵的一片净土
        3.2.1 净土宗文化的流变及对现代人的影响
        3.2.2 净土法门之特色与现代人修行
第4章 净土宗文化的外化—东林寺现代建筑与造像
    4.1 东林祖庭的建筑布局与特征
    4.2 东林祖庭的文物胜迹与景观艺术
    4.3 东林大佛
        4.3.1 顺天应人—启建东林大佛
        4.3.2 启建大佛的助缘与艰辛过程
        4.3.3 大佛造像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4 东林净土苑
        4.4.1 东林净土苑的建筑布局与造像壁画风格
        4.4.2 东林净土苑是现代净土文化荟萃与结晶
第5章 现代东林道风
    5.1 东林寺现代伽蓝僧团
    5.2 东林寺现代佛事活动
        5.2.1 东林寺的佛七与闭关
        5.2.2 东林寺的往生助念与临终关怀
        5.2.3 东林寺的慈护与放生
    5.3 东林寺义工精神
第6章 现代东林寺方丈对净土文化的弘扬与贡献
    6.1 中兴之师—果一上人
        6.1.1 果一上人的出家因缘
        6.1.2 重光祖庭,振锡东林
        6.1.3 勤俭苦修,佛门楷模
    6.2 正法传续—传印法师
    6.3 继往开来—大安法师
第7章 践行“人间净土”开创现代净土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7.1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传播机构设置
        7.1.1 《净土》杂志的创办
        7.1.2 开办净土研习班与网络班
        7.1.3 东林印制部与佛艺研究所
        7.1.4 视听部与发行部
        7.1.5 文宣部与网络部
        7.1.6 净宗文化研究所
    7.2 净土文化佛学夏令营
    7.3 民间慈善行谊,弘扬净土精神
    7.4 净土文化交流
    7.5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所表现出的意义与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 研究方法
        (二) 理论依据
        (三) 概念论述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1、“人间佛教”思想理论相关研究
        2、“人间佛教”实践相关研究
        3、“人间佛教”理论及实践的反思
    四、田野过程
第一章 文殊院与“人间佛教”
    一、成都文殊院概况
    二、文殊院“人间佛教”思想及实践理念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殊院系统运作
    一、客堂
        (一) 寺院管理
        (二) 重大法会
    二、僧人教育
        (一) 僧人制度性教育--空林佛学院
        (二) 空林佛教图书馆
    三、自养系统
    四、弘法利生部
        (一) 俗众教育--青年佛学会
        (二) 文化及佛法弘扬
        (三) 社会关爱
        (四) “人间佛教”志工团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分析
    一、历时性
        (一) 太虚与文殊院
        (二) 近代“人间化”实践尝试
    二、共时性
        (一) 因时制宜
        1. 信息科技时代下的新媒体路径
        2. “文化复兴”背景下弘扬传统
        (二) 因地制宜
        1. 都市净土,打造“心灵家园”的精神皈依
        2. 旅游休闲,游客的宗教氛围体验
        (三) 圆融开放
        1. 人间佛教精神内涵
        2. 交流与学习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思与总结
    一、反思
    二、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灾难记忆的塑造与传递过程研究 ——基于汶川映秀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从“水电之乡”到“震中映秀”
    1.1 水电开发与映秀地理空间格局景观
    1.2 地震之后映秀的空间规划和建设主体
第2章“震中映秀”的诞生和灾难景观的塑造
    2.1 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公墓
        2.1.1 死者遗体的处理
        2.1.2 遇难者公墓的修建
        2.1.3 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纪念碑
    2.2 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2.3 汶川地震漩口中学遗址
第3章 多样个人经历与多元地震印象
    3.1 现场与非现场的灾难经历
        3.1.1 现场的灾难经历
        3.1.2 非现场的灾难经历
    3.2 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地震印象
        3.2.1 本地人的地震印象
        3.2.2 外地人的地震印象
    3.3 文字与影像所呈现的地震印象
        3.3.1 文字所呈现的地震印象
        3.3.2 影像所呈现的地震印象
第4章 集体记忆选择与地震印象固化
    4.1 官方媒体的灾难记录
    4.2 当时与事后的灾难报道
        4.2.1 当时的灾难报道
        4.2.2 事后的灾难报道
    4.3 集体记忆与载体的塑造
第5章 仪式行为与地震印象的传递
    5.1 官方公祭仪式
        5.1.1 全国哀悼日
        5.1.2 周年公祭
        5.1.3 清明公祭
    5.2 民间节日祭祀仪式
        5.2.1 清明节
        5.2.2 中元节
        5.2.3 年节
    5.3 日常生活中的祭奠行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7)客流规模急剧增长背景下的赴台旅游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4.1 研究成果
        1.4.2 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1 旅游安全研究述评
    2.2 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研究述评
        2.2.1 旅游目的地研究
        2.2.2 旅游目的地的安全隐患研究
        2.2.3 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管理研究
        2.2.4 分类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管理研究
    2.3 台湾旅游安全管理相关研究述评
        2.3.1 大陆学者视角下的赴台旅游安全研究
        2.3.2 台湾学者视角下的台湾旅游安全研究
        2.3.3 海峡两岸旅游安全管理合作研究
第3章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旅游目的地安全影响的理论研究
    3.1 旅游目的地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
        3.1.1 环境因素
        3.1.2 人员因素
        3.1.3 设施设备因素
        3.1.4 管理因素
    3.2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旅游目的地安全的影响结构
        3.2.1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3.2.2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人员因素的影响
        3.2.3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设施设备因素的影响
        3.2.4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管理因素的影响
第4章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台湾旅游安全的影响研究
    4.1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状况
        4.1.1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历程
        4.1.2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发展形势
        4.1.3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安全状况
    4.2 台湾旅游安全的基本形势
        4.2.1 台湾旅游安全管理体制
        4.2.2 台湾旅游安全管理机制
        4.2.3 台湾旅游安全管理法制
    4.3 赴台客流急剧增长对台湾旅游安全的挑战与影响
        4.3.1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台湾旅游安全的的挑战
        4.3.2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对台湾旅游安全的影响结构
第5章 客流规模急剧增长背景下的台湾旅游安全事件研究
    5.1 研究设计
    5.2 数据收集与样本情况
    5.3 数据分析及结果
        5.3.1 赴台旅游安全事件类型特征
        5.3.2 赴台旅游安全事件的时间分布特征
        5.3.3 赴台旅游安全事件地理分布特征
        5.3.4 赴台旅游安全事件伤亡特征
        5.3.5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赴台旅游安全事件影响因素
        5.3.6 赴台旅游安全事件的总体特征
第6章 海峡两岸应对赴台客流规模急剧增长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6.1 台湾旅游业应对客流规模急剧增长的战略导向
        6.1.1 提升台湾旅游业供给能力
        6.1.2 提升台湾旅游业安全管理水平
        6.1.3 加强台湾旅游业安全管理保障建设
        6.1.4 加强两岸旅游业的合作管理
    6.2 台湾旅游业应对客流规模急剧增长的安全管理体系
        6.2.1 旅游安全管理体制设计
        6.2.2 旅游安全管理机制设计
        6.2.3 旅游安全管理法制设计
    6.3 大陆应对赴台客流规模急剧增长的安全管理体系
        6.3.1 旅游安全管理体制设计
        6.3.2 旅游安全管理机制设计
        6.3.3 旅游安全管理法制设计
    6.4 海峡两岸应对赴台客流规模急剧增长的旅游安全应急合作体系
        6.4.1 海峡两岸旅游安全应急合作体制
        6.4.2 海峡两岸旅游安全应急合作机制
        6.4.3 海峡两岸旅游安全应急合作法制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发现
    7.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8)指导思想和体制变动背景下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一) 回答时代问题谱系的现实追问
        (二) 理论研究的必然诉求
    二、相关研究综述与评析
        (一) 中国慈善史的研究
        (二) 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研究
        (三) 社会保障视野中的慈善事业研究
        (四) 历史转折中的慈善组织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章 理论与现实:马克思主义慈善思想与中国现实的互动
    一、马克思对慈善的态度
        (一) 马克思对慈善的否定性论述概观
        (二) 客观解读马克思关于慈善的否定性论述
        (三) 马克思对慈善的基本态度和见解
    二、慈善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及发展空间
第二章 传统与历史:慈善思想与实践在中国的回顾与论析
    一、历史回溯:古代慈善思想与慈善事业的展开
        (一) 传统慈善思想的内核
        (二) 传统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逻辑
        (三) 检讨:“仁政”观念对慈善事业的促进与限制
    二、传承与变革:中国近代慈善思想与实践
        (一) 西力冲击下传统慈善思想的变革
        (二) 近代慈善事业的新变化
        (三) 综论:乱世慈善的兴盛与边缘化的危机
第三章 调整与改造:中国共产党对慈善事业的初步探索
    一、党的福利救济新思想的提出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福利救济工作的经验总结
        (二) 新中国福利救济新思想的提出
        (三) 社会福利救济新思维的内涵解读
    二、新中国慈善事业的调整与改造
        (一) 接收、改造和新建慈善机构
        (二) 开展城乡社会救济工作
    三、隐忧:集体化主义趋向及福利救济理念与实践的缺陷
第四章 衰熄与停滞:慈善在政治运动中消亡
    一、极“左”思想影响下慈善事业的衰熄与停滞
        (一) 慈善事业衰熄与停滞的表现
        (二) 民政福利观念下特殊的慈善形式
    二、指导思想的错乱:慈善事业衰熄与停滞的思想因素分析
        (一) 意识形态的拒斥
        (二) 简单粗暴的阶级定性和封闭自救的极“左”思想
        (三) “全能主义社会”的必然
    三、结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阵痛与不安
第五章 新生与起步:对慈善本质的认识与慈善事业的复兴
    一、从边缘走向主流:思想解放与对慈善本质的正确认识
        (一) 计划经济时期慈善思想与实践的总体检讨与反思
        (二) 科学总结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慈善问题的有益思考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发展的基本共识
    二、中国慈善事业的复兴与发展
        (一)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认可与鼓励
        (二) 多元化社会慈善机构的创立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动
        (四) 企业与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不断高涨
        (五) 志愿者服务的兴起
        (六) 网络慈善活动方兴未艾
    三、社会转型对慈善事业的需要和呼唤
第六章 困境与阻碍: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
        (一) 思想观念落后
        (二) 制度设计缺陷明显
        (三) 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
        (四) 慈善实践中平民参与度较低
    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 负面价值观念影响现代慈善意识的建立
        (二) 计划经济遗产消蚀现代慈善的发展动力
        (三)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滞后制约现代慈善的良性发展
        (四) 政府定位不明侵占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空间
        (五) 行业规范匮乏导致慈善组织运行秩序混乱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未来走向
    一、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改良我国民众的慈善意识
        (二) 健全涉及慈善事业的法律制度
        (三) 明确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四) 促使慈善组织运行机制走向成熟
    二、中国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结论:与体制变动相呼应的中国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
致谢

(9)台湾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交流考察简况
    (一) 海峡两岸非营利组织研讨会
    (二) 考察南华大学非营利事业研究所
    (三) 考察高雄市长青综合服务中心
二、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
    (一) 台湾非营利组织的界定与类别划分
    (二) 台湾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与概貌
    (三) 台湾非营利组织的培育与监管
    (四) 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 加大培育力度, 使非营利组织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二) 开发志愿者资源, 使非营利组织发展具有坚实的人力保障
    (三) 改善治理结构, 使非营利组织更具办事效率和社会公信力
    (四) 追求精致和典雅, 使非营利组织更具文化品位和人文关怀

四、“台湾地震救助重建考察交流团”在唐山(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尼华侨华人与中印(尼)关系的曲折发展[D]. 宋灵.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D]. 焦骏峰. 南昌大学, 2020(01)
  • [3]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研究[D]. 杨雪. 云南大学, 2019(03)
  • [4]灾难记忆的塑造与传递过程研究 ——基于汶川映秀的调查[D]. 金玉洁. 西南民族大学, 2017(02)
  • [5]2016唐山世园会筹备进入关键时期——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秘书长提姆一行考察唐山世园会筹备工作[J]. 谯德惠. 中国花卉园艺, 2015(12)
  • [6]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7]客流规模急剧增长背景下的赴台旅游安全管理研究[D]. 杨松华. 华侨大学, 2013(08)
  • [8]指导思想和体制变动背景下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研究[D]. 李长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9]台湾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J]. 柯少愚,朱建,黄家淑,方祝平,陈勇智. 学会, 2012(04)
  • [10]经贸手牵手 文化心连心——记2011年台湾·四川活动周[J]. 四川省台办宣传处. 统一论坛, 2011(04)

标签:;  ;  ;  ;  ;  

唐山“台湾地震赈灾重建考察交流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