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论文_白羽嘉,张培岭,黄伟,冯作山,李梦

导读:本文包含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糖,转基因,活性,棉花,群落,番茄,细菌。

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论文文献综述

白羽嘉,张培岭,黄伟,冯作山,李梦[1](2018)在《链格孢菌侵染采后甜瓜果实组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伽师瓜(抗病性强)和86-1甜瓜(抗病性一般)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侵染后几丁质酶(chitinase,CHT)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基因表达规律。甜瓜果实接种A.alternata,7℃贮藏,测定病斑大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CmCht1、CmCht2和CmGlu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伽师瓜和86-1甜瓜接种A.alternata,在侵染9 d时出现病斑,9~24 d病斑直径不断扩大,86-1甜瓜病斑直径大于伽师瓜,侵染24 d时86-1甜瓜病斑直径是伽师瓜的1.12倍,伽师瓜对A.alternata侵染的抵抗能力要强于86-1甜瓜。在侵染期间,伽师瓜和86-1甜瓜CmCht1、CmCht2和CmGlu相对表达量显着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伽师瓜和86-1甜瓜CmCht1、CmCht2和CmGlu相对表达量最高峰出现时间分别相差3、6、3 d,伽师瓜CmCht1、CmCht2相对表达量始终高于86-1甜瓜,CmGlu相对表达量在侵染12~24 d高于86-1甜瓜。在侵染期间CmCht1、CmCht2和CmGlu表达规律存在差异,侵染前期CmCht1、CmCht2相对表达量较高,侵染中期和后期CmGlu相对表达量较高;A.alternata侵染前期主要诱导了CHT基因的表达,中期和后期主要诱导了GLU的基因表达,CHT和GLU的基因协同表达,起到抗病性的作用。伽师瓜抗病性强于86-1甜瓜与CHT和GLU的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志芳,冯自力,赵丽红,师勇强,冯鸿杰[2](2015)在《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对土壤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为研究对象,非转基因受体棉花为对照,通过比较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基于16S rRNA克隆文库细菌种群分析,评价外源双价基因的导入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对棉花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不受外源双价基因的影响,随着棉花生育期的交替而变化,以代谢旺盛的花铃期最多。构建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文库容量为2400个克隆,涵盖了细菌的283个属。其中,Acidobacterium是最大优势类群,共包括624个克隆,其次为未知细菌种群和Flavisolibacter。比较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同一生育期内前者种群的多样性显着低于后者,二者的共有类群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而增多。研究结果说明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对棉花根际细菌种群多样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但是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该差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5年08期)

陈晓峰,隋好林,马清华,侯喜林[3](2015)在《霜霉病菌诱导大白菜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白菜抗霜霉病菌品种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接种霜霉病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后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霜霉病菌接种处理显着诱导了几丁质酶基因在大白菜抗病品种中的表达,但β-1,3-葡聚糖基因的表达却呈现双峰曲线特点,表明这两种基因可能在大白菜对霜霉病抗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张文[4](2014)在《灰盖鬼伞内切几丁质酶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伞菌子实体菌柄细胞壁的伸长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其作用机理目前主要流行的是水解酶作用学说,认为水解酶的降解作用使细胞壁松弛扩张,从而引起菌柄细胞壁的伸长生长;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菌柄细胞壁生长不需要水解酶的参与,提出菌柄细胞壁的伸长生长由多聚糖链的滑动及几丁质链的被动移动造成的,其中多聚糖链的爬行滑动是由膨压介导产生的持续破坏和葡聚糖链之间氢键重排导致的。近期本实验从蜗牛胃液中分离纯化了一种expansion-like蛋白,能使加热灭活的金针菇菌柄细胞壁伸长,并且没有水解活性;我们提出菌柄细胞壁的伸长机制与植物细胞壁的伸长相似,可能是由一种内源的Expansin-like蛋白介导的通过打破葡聚糖链或几丁质链之间的氢键,促进细胞壁多聚糖链的滑动,从而造成菌柄细胞壁的伸长。因此,本研究试图克隆重组表达灰盖鬼伞的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以便获得重组表达的纯化细胞壁多糖水解酶,排除内源性杂酶的干扰,研究这些多糖水解酶在担子菌菌柄细胞壁伸长中的作用机制。本论文分析了灰盖鬼伞的内切几丁质酶(CC1G_05285.3endochitinase)基因的信号肽序列,首次克隆出它的cDNA序列,构建了其克隆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异源重组表达,结果显示,内切几丁质酶基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有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但没有检测到水解酶活性;可能是由于原核表达系统缺少糖基化的修饰。本论文同时对灰盖鬼伞内切葡聚糖酶(CC1G_12388.3endoglucanase-4)进行了研究,也分析了其信号肽序列,构建了它的克隆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但原核异源重组表达显示内切葡聚糖基因没有在大肠杆菌系统中成功表达;对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相对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稀有密码子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稀有密码子数量都超过了基因密码子总数的7%,其中脯氨酸稀有密码子CCC多达23个,占其稀有密码子总数一半以上;此外其3’端末尾有连续的精氨酸稀有密码子AGG出现,所以我们推测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稀有密码子产生的密码子偏好性导致内切葡聚糖酶不能成功表达。因此我们构建了这两种水解酶的酵母真核表达载体,尝试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重组表达,以期获得重组表达的内切几丁质酶和内葡聚糖酶,有关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4-04-20)

胡盈,赵晓妮,孙凤阳,刘弈佳,陶雷[5](2014)在《刺五加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体细胞胚发生是一种胁迫响应。为了探讨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这2种防御性酶在刺五加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了从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到成熟子叶体细胞胚形成过程中,内切和外切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培养0~14 d时(即从胚性愈伤组织到球形体细胞胚形成时期),外切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含量及其酶活性都有显着增加,到第14天均达到各自的最大值,外切几丁质酶活性(94.45μg·g-1h-1)、β-1,3-葡聚糖含量(61.43μg·g-1)及其酶活性(40.23 U·g-1)分别是胚性愈伤组织中的1.61、2.81、2.53倍;而后,随着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它们都呈下降趋势。而内切几丁质酶的活性在整个体细胞胚形成期(0~35 d),持续呈递增趋势,直到第35天达到最大。由此初步推测:外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及其酶对刺五加体细胞胚的形成起着较关键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林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冯自力,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郑鈜爽[6](2013)在《转双价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对棉花主要病虫害及天敌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双价基因(Chi+Glu)棉花株系61217-1为对象,以其受体品种"中棉所24"和转Bt棉花品种"鲁棉研28"为对照,研究转双价基因对棉花主要病虫害及天敌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61217-1的抗黄萎病性较受体品种显着提高,同时对苗病、早衰和铃病具有显着的控制作用,对叶斑病发生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对角斑病无显着影响;与受体品种相比,转基因株系61217-1上蚜虫、棉铃虫和棉盲蝽发生危害显着减轻,对红蜘蛛、白粉虱、蓟马及天敌瓢虫、草蛉、小花蝽、蜘蛛均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张东东,云兴福,包妍妍,钱程,高晓敏[7](2013)在《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黄瓜幼苗长到第1片真叶横宽5cm时,分别用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的蒸馏水、乙醇、丙酮叁种浸提液进行化感处理(灌根处理),灌根前1d和最后1次灌根后1d、5d、10d、15d、20d随机取黄瓜同叶位的真叶来作为供试材料,对黄瓜叶片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几丁质酶活性较对照升高的范围为蒸馏水鲜根浸提液处理2.10%~22.46%,蒸馏水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8.01%~26.75%;乙醇鲜根浸提液处理8.14%~23.20%,乙醇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14.66%~33.75%;丙酮鲜根浸提液处理14.40%~50.98%,丙酮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13.83%~43.12%。β-1.3-葡聚糖酶活性较对照升高的范围为蒸馏水鲜根浸提液处理1.34%~13.89%,蒸馏水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2.07%~15.11%;乙醇鲜根浸提液处理5.69%~21.36%,乙醇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8.46%~15.56%;丙酮鲜根浸提液处理2.52%~31.73%,丙酮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9.06%~29.16%。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是丙酮浸提液处理大于乙醇浸提液处理,乙醇浸提液处理大于蒸馏水浸提液处理、鲜根浸提液的处理大于根际区物浸提液。(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邱红林,张林华,刘超,吴名付,何黎[8](2013)在《转菜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抗病棉花与野西瓜苗和苘麻间的基因漂移和生存竞争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培育的转菜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pBLGC)的抗病棉花高代株系与同科植物(野西瓜苗和苘麻)杂交及其DNA渗入试验,研究北疆生态区基因漂移的可能性。通过裸地种植的方式,在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对转基因抗病棉花与田间杂草的株高、群落的种类及种群密度、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监测,分析转基因抗病棉花与田间杂草的生存竞争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棉花与同科植物(野西瓜苗和苘麻)远缘杂交不能正常结实。通过转基因棉花花粉DNA将目标基因渗入杂草基因组经检测均未获得阳性植株,说明转基因抗病棉花的靶标基因转移至杂草基因组的可能性很小。在裸地种植的田间正常灌水和自然条件下,不同区域物种植株株高以及种群密度等指标表明转基因棉花并未增强自身与杂草的竞争能力,转化为杂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王春梅[9](2013)在《丁子香酚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番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番茄品种"江蔬14"为材料,研究喷施丁子香酚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0μg/mL丁子香酚能显着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丁子香酚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未接种处理。说明丁子香酚可以通过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从而增强番茄对TYLCV的抗病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杨树奎[10](2013)在《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述了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的基因转化、抗病性与结构特性,以及将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病虫害防治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13年15期)

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为研究对象,非转基因受体棉花为对照,通过比较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基于16S rRNA克隆文库细菌种群分析,评价外源双价基因的导入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对棉花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培养细菌的数量不受外源双价基因的影响,随着棉花生育期的交替而变化,以代谢旺盛的花铃期最多。构建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文库容量为2400个克隆,涵盖了细菌的283个属。其中,Acidobacterium是最大优势类群,共包括624个克隆,其次为未知细菌种群和Flavisolibacter。比较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的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同一生育期内前者种群的多样性显着低于后者,二者的共有类群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而增多。研究结果说明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对棉花根际细菌种群多样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削减作用,但是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该差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论文参考文献

[1].白羽嘉,张培岭,黄伟,冯作山,李梦.链格孢菌侵染采后甜瓜果实组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表达分析[J].食品科学.2018

[2].李志芳,冯自力,赵丽红,师勇强,冯鸿杰.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对土壤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J].遗传.2015

[3].陈晓峰,隋好林,马清华,侯喜林.霜霉病菌诱导大白菜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J].山东农业科学.2015

[4].张文.灰盖鬼伞内切几丁质酶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5].胡盈,赵晓妮,孙凤阳,刘弈佳,陶雷.刺五加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活性变化[J].经济林研究.2014

[6].冯自力,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郑鈜爽.转双价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对棉花主要病虫害及天敌发生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3

[7].张东东,云兴福,包妍妍,钱程,高晓敏.西芹鲜根和根际区物浸提液处理后黄瓜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邱红林,张林华,刘超,吴名付,何黎.转菜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抗病棉花与野西瓜苗和苘麻间的基因漂移和生存竞争力分析[J].棉花学报.2013

[9].王春梅.丁子香酚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番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

[10].杨树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3

论文知识图

转基因水稻秧苗目的基因几丁质酶和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木质素含量的...粘帚霉菌寄生于核盘菌的菌核上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含...4 NPTII 基因的 PCR 检测转基因植株ech引物的RT-PCR电泳

标签:;  ;  ;  ;  ;  ;  ;  

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论文_白羽嘉,张培岭,黄伟,冯作山,李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