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730)

摘要:电力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和使用四个环节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基于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则对电力的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电力维护起重要作用的继电保护,则是电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保护手段,有利于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发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内涵概述

1.1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作为保护输电线路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自动装置,其可以正确的判断出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电气元件出现故障或者不正常运行的状态,并根据故障的类型对断路器的跳闸动作予以控制。所以,自动、迅速以及有选择的将发生故障的电气元件与电力系统分离,同时发出相应的故障信号以便于维修人员及时的修理,将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对人们正常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1.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对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选择性、速度型、可靠性以及灵敏性等几方面的要求。所谓的选择性就是要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在切除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是,必须由距离故障点最近的保护装置完成,才能最大限度的缩小故障发生后的停电范围,确保没有发生故障的系统依旧可以正常的运行;系统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状态后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速度就是灵敏系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如果电力系统的元件出现故障的话,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迅速的切除发生故障的元件,就是我们所说的速度型;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必须确保其不会出现拒动或者误动的现象,这就是电力系统对其可靠性提出的要求。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评价继电保护装置是否符合实际使用要求最基本的依据。

二、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

2.1继电保护技术起步晚但发展快

我国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发展速度却十分快。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主要是以晶体管继电保护系统为主。而到了70年代以后,由于晶体管继电保护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集成电路保护技术应运而生。这种继电保护技术不仅弥补了晶体管继电保护系统中出现的不足,同时还大大减少了继电保护设备的成本。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继电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成了微机保护装置的产生,使得继电保护技术更加完美,能够更加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2.2系统温度方面

温度过高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老化甚至烧毁,进而导致电力输送受阻。一般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年限为10年,但受到制造工艺、性能、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常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期限内出现老化、插件烧毁等现象,严重时将导致整个电力输送网络停滞。因此,电力企业应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加强对设备运行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地使运行环境满足设备的运行要求。比如,可采取散热、驱潮等措施,并在室内悬挂窗帘,以免因继电保护装置受到阳光直射而出现老化等现象。此外,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巡视和检测,发现存在异常的装置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解决问题。此外,在处理损坏的继电保护装置时,要尽量找到存在故障零部件,并更换损坏的插件或芯片,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2.3微机继电保护不断发展

在长期的研究当中充分的证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最近几年,电力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起来,其在应用中所体现出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微机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微机继电保护可以实现自动测试,对数据也具备非常强的分析处理功能。同时能够完成自动的计算,提高了继电保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和传统的继电保护模式相比,微机继电保护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此外,微机继电保护主要的一个设备就是微机,所以它能够更加充分的、科学的对计算机技术加以利用,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所以微机继电保护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2.4置原理方面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存在一定的原理性缺陷,常见的有设计不合理、接线错误、质量不合格、误整定、误接线、误碰、调试质量不合格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必须层层把关,充分了解和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并全面检查相关设备。如果发现某些设备存在原理性缺陷,则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消除缺陷,从而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发挥应有的功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3.1智能化

在继电保护过程中,人工智能当中的诸多技术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也使得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发展,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也使得继电保护技术有了更多的物质保证。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将它所获得的被保护元件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隋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体化。

3.2网络化

网络化的特征主要就是继电保护过程中可以充分对计算机中的一些功能加以运用,同时也能够将继电保护中的相关数据借助数据平台保证其共享的水平和质量。继电保护技术实现网络化能够有效的提升继电保护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它也成为了微机继电保护发展的一种必然。在网络继电保护当中,分站保护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站保护中分为原来的计算机保护系统和新建的计算机保护系统,相关的性能都能借助管理系统实现。

3.3虚拟化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又一重要革新。其通过计算机形成多维感官环境,并根据人体感官信息学理论,可使使用者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环境,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客观事物。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当前复杂、严谨的测试软件系统。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必将成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之一。

结语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不断的发展,继电保护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电力系统当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国内的电力系统发展模式主要是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及智能化,这种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所以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很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作者必须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红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2]周晟.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3]杨少雄.继电保护失效概率及对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经验分析[J].通讯世界,2016.

作者简介

胡泽铿(1987.7.7),男,广东潮州人,广东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助工,厂用电安装技师,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标签:;  ;  ;  

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