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刘伟东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刘伟东

山东省枣庄市水利开发总公司山东枣庄277800

摘要: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关乎着整个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检测试验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当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展开对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检测试验和质量控制措施在整体工程中的重要意义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检测试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性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水泥混凝土是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它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等。由于水利建设一般规模较及耗资巨大,因此保证混凝土质量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控制。

1.混凝土制作的原材料的检测

1.1从水泥方面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

水泥材料一般都有出场证明以及质量检测证书,因此,在水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相关的检测工作者应该先对水泥的相应信息进行检查,一旦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水泥的各项指标不能够满足施工设计需求,这样的水泥材料就不能够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在对水泥材料进行存放时,应该将其放到施工现场中专门用来存放水泥的地方,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材料进行临时存放,就应该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进行放置,同时还应该注意放置水泥的地方应该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同时还应该做好防水以及防洪处理。为了有效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选择水泥的时候,就需要尽可能的选取规模比较大的生产厂家,其次,一旦水泥的强度一致,就需要尽可能的选择水量比较小的水泥。最后,如果水泥的标号一致,就应该选择富裕系数比较大的水泥。同时,在进行水泥选择的时候,应该按照施工条件以及施工环境来选择。

1.2从粗细集料方面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

在控制细集料的质量的时候,需要检测细集料的颗粒级配以及含泥量。并且,在进行混凝土细集料选择的时候,还应该尽可能的选择颗粒级配良好以及含泥量比较低的细集料,比如人工砂以及风化砂,由于它们的形状以及颗粒级配并不好,因此,一旦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时选择这两种砂,就会在很大程度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与此同时,在选择砂的时候,应该按照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来决定。石子也就是通常所用的粗集料,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需要严格把控粗集料的强度以及粒径。

2.混凝土成品的质量的检测

2.1强度检验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以及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混凝土相关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多,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强度比较高的混凝土。上个世纪末期出台的《高强度混凝土技术规程》加深了HSC的规划与运用。和之前的混凝土相比,这种混凝土的质量检测规范、建设强度以及构件的强度等都具有相应的规范以及标准。按照标准天数将缓凝土搅拌机出料地方的样本做成标本进行检验,对弹模、抗拉、抗折等相关项进行检验,但是却无法获得相应的质量数据。

2.2混凝土的抗压性检测

作为所有检测项目中的其中一项,抗压性能能够直接决定水利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检测抗压性能的形式。使用不同的检测形式所得到的检测数据之间仍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就比如说拔出法和射钉法所用的频率比较少,钻芯法的检验形式属于半破损式,按照压力机来检验钻取的样本,和其他的检验形式相比较而言,检验结果比较精准,并且检验数据也比较直观,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破坏,因此,该方法的实用性比较小。尽管说这种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并不高,但是该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以及不会对原有建筑结构产生破坏的特点。

2.3混凝土密实性检测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构架的承载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如果混凝土的荷载性能和标准要求不一致,就很有可能引发质量问题,甚至会对人们的安全产生威胁。在进行质量检验的环节,混凝土的密实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今,电磁波检验方法、热图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弹性波检验方法成为了最主要的检测混凝土密实度的方法之一。热图无损检验方法能够有效结合力学、电子信息以及机械等方面的概念,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电磁波的形式,能够检验混凝土内部框架的质量,从而对混凝土内部的整体结构进行监督。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

施工前会针对水利工程不同使用部位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要求。在配合比设计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适配。经过试验配制出多种配合比方案后,进行结果比对,选出既经济又满足要求的最佳配合比报有关部门进行核准、审批,批准完成后的配合比才能投入使用。在混凝土生产时必须由专业试验人员在场监督、指导、调整配合比。

3.2混凝土生产控制

在混凝土生产时,不能直接引用试验室配合比,需要对骨料含水率进行测试,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才能保证正常的水灰比。拌和时要保证拌和机械的拌和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混合料搅拌均匀即可,同时要定期检查计量设备的准确性,保证计量准确,在初步拌和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的测试,尤其是有外加剂的混凝土,要延长拌和时间,并保证掺量准确。

3.3混凝土现场质量控制

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需尽快进行浇筑,保证混凝土摊铺均匀,将大粒径骨料分散浇筑,不发生离析,振捣时要选择合适的振捣棒,插入点均匀,振动时间以出现浮浆为准,避免出现漏振和过振现象。

3.4混凝土养护质量

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一般混凝土的养护期是两个月,最关键的是前7天的养护。养护期要给混凝土提供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在养护期应该加盖塑料薄膜或者草帘,避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遭受风吹日晒,致使混凝土膨胀、收缩发生裂缝或者表面损坏。

3.5混凝土质量检查

混凝土质量检查包括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和硬化后的质量检查,在生产时,需要进行坍落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混凝土硬化后的检查,需要留置混凝土标准试件,检测混凝土龄期强度质量,还需要对混凝土实体质量进行斑点、蜂窝、麻面等外观质量检查和回弹强度检查。

3.6改进施工方法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不断加以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工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将新科技与施工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保障整体施工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文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展开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从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方法为入手点,进而研究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研究讨论总结了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在水利工程这样的重大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基本的混凝土的质量会更加是关键,因此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的采取措施,保证工程高质量严要求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林小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实验及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2016,(12).

[2]肖灿.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检测试验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11).

标签:;  ;  ;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刘伟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