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康复专栏重点稿件内容

内科康复专栏重点稿件内容

一、内科康复栏目重点组稿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翁嘉敏[1](2020)在《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我国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现状,评估期刊学术水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红点指标与其他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从而研究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中的评价作用,评估该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探索影响红点指标的因素;掌握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期提高期刊社对它的重视程度;掌握医学期刊的研究热点;探讨提高红点指标的建议。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663种医学期刊(40类学科)为研究样本;以红点指标为研究对象,它是测度期刊论文与学科研究热点的重合程度的指标。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红点指标的发展特征;采用SPSS22.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法分析红点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Bicomb软件统计学科热点;采用深度访谈法调查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结果1、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均值为0.562,在[0.50,0.75)区间的期刊有340种(51%),在[0.75,1.00]区间的期刊有100种(15%),即我国医学期刊中超半数的文章属于热点领域。2、9类学科的红点指标分布不合理,60%以上期刊属于[0.00,0.50)区间;8类学科的红点指标标准差大于0.20。3、综合性医学期刊与专业性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综合性期刊的红点指标均值较高且标准差较低。4、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与8项指标呈正相关,即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扩散指标、权威因子、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AR论文量、机构分布数(P<0.05,r>0);与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等指标无相关(P>0.05)。5、66%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度较低,14%编辑利用培训课或新媒体学习期刊评价相关知识;60%编辑对红点指标持积极态度。结论1、我国医学期刊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占重要地位,具有良好的报道研究热点能力。2、我国医学期刊发展不均衡,不同学科的红点指标水平存在差异,同一学科内不同期刊也存在差异。3、红点指标作为期刊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对提高期刊的论文显示度、学术权威性、学术影响力、综合学术质量、跨学科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影响因子与基金论文比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红点指标可弥补它们评价过程中的信息缺失。5、我国编辑对红点指标的重视程度低,亟需改变编辑传统观点、完善继续教育和激励机制。6、通过控制载文量、建立优质作者库、注重引文时效性、积极关注计量指标、挖掘学科热点、调整组稿和约稿方向、发展特色栏目等途径提高红点指标。

李玉乐,李娜,刘洋,孙静[2](2019)在《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探索与效果——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策略和方法,为提升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协和医学杂志》的办刊实践和探索为例,系统总结其在选题策划、专栏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体会和实施效果。【结果】通过挖掘优质选题资源、创设特色专栏、优化审稿流程、扩大宣传力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方法,《协和医学杂志》取得了显着成效,其引用量、下载量、发行量、影响因子等指标逐年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结论】期刊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办刊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发展战略,打造期刊特色品牌,这是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杨丽,沈昱平,马雯娜[3](2019)在《《心电与循环》杂志读者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微信作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为当下杂志社开展读者调查提供了便利。《心电与循环》杂志编辑部采用刊登纸质问卷发放和问卷星编辑网络问卷并采用微信转发两种途径,对《心电与循环》杂志进行读者调查。统计采用问卷星和Excel汇总计算并采用问卷星交叉分析功能作进一步分析,可更精确地反映读者需求。期刊要立足于本刊读者,精心优化栏目,推出贴近临床需求的高质量文章。

郭妍[4](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崔良晓[5](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文中提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潘明志,黄研研,梁明佩[6](2016)在《《右江医学》2009~2014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右江医学》近6年高被引论文的特征,为优化编辑部选题、组稿、策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数据库,检索20092014年被引频次≥10次的论文,分析论文的被引频次、地区分布、作者分布、学科分布、发表栏目等。结果共检索到被引频次≥10次的论文63篇,篇均被引频次为13.2次。发表的年份以2009年和2010年为主,篇均被引频次以2013年和2010年较高,分别为15.5次和14.0次;高被引论文的地域分布以广西区内为主,占58.7%(37/63);高被引论文的合作度为2.6,合作率比较低,仅为57.1%;论文栏目以论着、临床研究及文献综述为主,而篇均被引频次较高的是医教与管理、文献综述,分别为14.0次和13.8次;单篇被引频次最高的为27次,其中被引频次≥16次的有9篇论文,共被引175次,篇均被引19.4次;学科分布以外科、内科及护理为主;而基金资助的论文仅6篇,仅占9.5%。结论《右江医学》20092014年高被引论文数量不多,篇均被频次不高,论文的合作度与合作率相对较低,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高水平论文较少。编辑部需要在编辑策划、选题组稿、组织专题等方面拓宽思路。

王雪萍,叶大训,周宇红,张青山,金美娜,富然[7](2014)在《《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特色专栏”的策划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每期的"特色专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介绍"特色专栏"的形成背景、组织出版"特色专栏"的工作流程、获取优质稿源的一些技巧、以及在组织出版"特色专栏"工作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张迪,陈蓓,王尚柏[8](2012)在《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作为重要医学信息发布平台,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要不断在栏目编排、创新,及特色栏目维护建设上投入的更多精力,以期提升期刊的市场竞争力,在面对专业性期刊挑战时,能继续拥有生存空间。

尤伟杰[9](2011)在《《武警医学》期刊学术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综合分析《武警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及外部环境因素,探索适合期刊发展的战略模式,使《武警医学》能够充分反映武警部队医学优势学科水平,代表武警部队医学科技的发展方向。方法:首先对武警部队卫勤系统的职能体系和《武警医学》的宗旨、任务进行介绍,之后运用引文分析法、数值统计法、文献计量法,分析了《武警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及外部环境因素。(1)将武警部队1999~2008年发表在《武警医学》以外的中文医学文献的被引用指标与《武警医学》文献数据作一对比,明确两者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是否一致;(2)分析武警部队1999~2008年发表在《武警医学》以外的中文医学文献中高被引论文的学科、机构分布,以初步明确武警部队医学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机构,选择高被引论文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医疗机构制作学科h指数雷达图,分析其学科结构;(3)对《武警医学》1999~2008年发文中高被引论文的学科、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并与武警部队医学优势学科、机构进行对比,明确《武警医学》发文水平与武警部队医学优势学科的吻合程度,以及外流的高质量论文的基本情况;(4)对《武警医学》2004~2008年发表的全部论文中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分布进行分析,评价各栏目运作绩效,明确特色栏目;(5)通过电话访谈的形式,对武警部队10个医疗机构共30名医务人员,就《武警医学》期刊在学术水平、服务部队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6)分析目前国内、外期刊业发展和竞争态势,以及军队医学期刊的现状。通过以上方法,明确《武警医学》期刊存在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研究并提出期刊的发展策略。结果:(1)1999~2008年武警部队发表医学文献26894篇,其中《武警医学》发文4336篇,发文数在刊载武警部队医学论文的期刊中居首位,占16.12%,说明该刊在武警部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认可度;(2)1999~2008年武警部队发表的医学论文数呈逐年增长态势;《武警医学》发文自2005年后总体呈下降走势,与期刊近年来不断提高论着、述评等大篇幅、高水平论文的发文比重,降低个案、经验交流等短篇文章的比例有关;(3)1999~2008年武警部队发表在《武警医学》以外的医学文献共22558篇,平均被引频次为2.98次,1999~2008年《武警医学》发文4336篇,平均被引频次为2.47次;(4)《武警医学》在武警部队各医疗机构的影响力并不均衡,表现在有些单位倾向于在《武警医学》发表高水平论文,而有些单位高水平论文则倾向于投到其他专业期刊;(5)武警部队发表在《武警医学》以外期刊的高被引医学论文共1993篇,刊载高被引论文数最多的前31种期刊总发文678篇,占总数的34%(678/1993),其中专业性期刊26种,综合性期刊仅5种;(6)武警部队发表在《武警医学》以外的医学论文中,高被引论文数最多的前十个学科依次为:药理学、基础医学、骨科、心血管内科、中药药理、医院管理、护理、放射影像诊断、消化内科及肿瘤研究等;发文数最多的前十个单位依次是:武警总医院、武警医学院、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武警安徽总队医院、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武警浙江总队医院、武警江苏总队医院;(7)《武警医学》发表高被引论文数最多的前十个学科与武警部队医学优势学科分布不完全相符,有些学科存在差异;两者发文量最多的前十个单位基本相符;(8)《武警医学》救援医学、卫勤保障、专家论坛等特色栏目产生高被引论文的能力较强,表明期刊具有明显的军事医学特色;依靠专家学者办刊,提高了学术质量;(9)电话访谈结果表明,《武警医学》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论着中基础研究性论文太多,临床研究文章偏少,不容易看懂”,占36.7%;“临床经验类文章内容雷同,学术水平一般”,占33.3%;“救援医学类文章刊登间隔时间较长,年刊登期数较少”,占16.7%;“护理类文章重复前人工作的较多,创新性不强”,占13.3%;“没有在线编辑审稿系统,作者投稿、查稿不方便”,占10%;“编校质量还需提高,时有错别字”,占6.7%。综合以上分析,明确期刊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即:优势:(1)在武警部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丰富的作者资源;(2)定位准确,品牌效应明显;(3)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编、审团队;(4)期刊质量管理制度健全;(5)为独立法人机构,实力雄厚;(6)论文结构实现了优化。劣势:(1)吸引创新性论文的能力还不够强;(2)营销力量薄弱;(3)地域局限性强;(4)理论性研究论文多、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偏少;(5)尚未建立互动性网络平台。机会:(1)“建设现代武警卫勤”的总体思路给《武警医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科技期刊仍然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3)国家发展精品科技期刊的政策导向明确。威胁:(1)医学期刊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威胁;(2)武警部队医院编制调整带来的影响;(3)专业性期刊较综合性期刊竞争优势明显。结论:《武警医学》是我国军事医学领域内的重要学术期刊,在武警部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具有鲜明的武警医学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办刊理念。运用SWOT分析,研究并提出期刊的发展策略框架为:●着眼武警卫生建设“十二五”规划,拓展为卫生事业服务功能;●立足武警医学优势学科,吸引科技创新论文;●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提高服务基层能力;●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期刊特色品牌;●实施技术提升战略,加快期刊网络平台建设;●破除地域限制,“走出”武警部队争取更多市场份额;●与军队医学期刊合作,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国家精品科技期刊政策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向世界发展,扩大国际影响。

卓大宏,励建安,王茂斌,孙启良,纪树荣[10](2010)在《寄望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跨越式进步——新年笔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迎接新的一年的时候,我国康复医学工作者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康复医学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汶川地震使人们觉醒到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新世纪人类社会把残疾预防康复、实现健康老龄、提高生活质量等种种希望寄托于康复医学),忧的是我国当前康复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距离现实需求和国际先进标准相差还很远,而我国康复医疗工作的发展还遭遇到许多"瓶颈"式的阻滞。

二、内科康复栏目重点组稿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科康复栏目重点组稿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指标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文献计量学分析法
        2.2.3 统计分析法
        2.2.4 深度访谈法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基本情况
        3.1.1 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整体情况
        3.1.2 各学科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基本情况
        3.1.3 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区间分析
        3.1.4 综合性医学期刊与专业性医学期刊的红点指标比较
    3.2 红点指标与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3.2.1 红点指标与21项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3.2.2 红点指标与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的相关性
        3.2.3 红点指标与期刊来源计量指标的相关性
        3.2.4 红点指标与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的相关性
    3.3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3.3.1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认知
        3.3.2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态度
        3.3.3 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行为
    3.4 我国部分医学期刊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3.4.1 内科学综合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3.4.2 呼吸病学与结核病学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3.4.3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
第4章 讨论与建议
    4.1 我国医学期刊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良好的报道研究热点能力
    4.2 我国医学期刊存在发展不均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4.3 红点指标作为期刊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
        4.3.1 红点指标与总被引频次呈正相关
        4.3.2 红点指标与权威因子呈正相关
        4.3.3 红点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呈正相关
        4.3.4 红点指标与综合评价总分呈正相关
    4.4 红点指标可弥补影响因子评价过程中的信息缺失
    4.5 红点指标与基金论文比不相关,需理性看待基金论文比的作用
    4.6 我国期刊编辑对红点指标的重视程度较低,亟需改变编辑传统观念、完善继续教育和激励机制
    4.7 提高医学期刊红点指标的建议
        4.7.1 期刊出版单位需合理控制载文量,适当扩大出版规模
        4.7.2 期刊应建立优质作者库,稿件的机构来源应多元化
        4.7.3 期刊编辑应注重引文的时效性
        4.7.4 作者应谨慎选择文章的关键词
        4.7.5 期刊编辑应积极关注期刊的评价指标
        4.7.6 期刊编辑应准确把握学科热点,调整组稿和约稿的方向
        4.7.7 期刊应进行专题策划,加强特色栏目建设
        4.7.8 对于提高期刊的红点指标应保持正确认知和理性态度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2)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探索与效果——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协和医学杂志》的改革措施
    1.1 紧跟学科发展热点,挖掘优质选题资源
    1.2 依托协和品牌优势,打造特色专栏
    1.3 优化稿件处理流程,提高审稿质量
    1.4 多渠道推广宣传,提升期刊影响力
    1.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业务能力
2 效果
    2.1《协和医学杂志》的影响力、收稿量、文章下载及销售情况
    2.2《协和医学杂志》的数据库收录及获奖情况
3 结语

(3)《心电与循环》杂志读者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2 结果
    2.1 读者的基本资料
        2.1.1 性别、年龄及所在地区
        2.1.2 学历、职称与所在单位
        2.1.3主要工作领域分布
        2.1.4 投稿与订阅
    2.2 对我刊的评价
        2.2.1 满意度评价
        2.2.2 栏目或文章的认可度
        2.2.3 严谨度评价
    2.3 对我刊的意见
        2.3.1 对组约稿的看法
        2.3.2 对栏目设置的建议
        2.3.3 对本刊综合建议
        2.3.4 交叉分析结果
3 讨论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3.1 期刊生存状态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3.2 期刊刊期情况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7.1.1 总体历程分析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5)“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前史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三、维护传统中医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一、成医历程
        二、职业生活
        三、日常生活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一、崇尚医籍经典
        二、注重临床实践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一、上海中医学会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四、上海国医公会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附录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6)《右江医学》2009~2014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高被引论文的年份分布及被引频次
    2.2 高被引论文的地域分布及被引频次
    2.3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及合着情况
    2.4 高被引论文栏目分布
    2.5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2.6 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及作者职称情况
3 讨论
    3.1 高被引论文与发表时间的关系
    3.2 高被引论文与地域分布的关系
    3.3 高被引论文与作者的关系
    3.4 高被引论文与栏目的关系

(7)《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特色专栏”的策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特色专栏”形成的背景
2 组织出版“特色专栏”的流程
3 获取“特色专栏”优质稿源的一些技巧
    3.1 发挥专家作用
    3.2 参加学术会议
    3.3 关注读者建议
    3.4 满足患者需求
4 工作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结束语

(8)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重要性
二、既有栏目的建设
三、专题栏目建设
    (一)定向专科化
    (二)热点问题专题报道
四、特色栏目建设

(9)《武警医学》期刊学术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问题的提出
    研究及应用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 《武警医学》期刊学术水平评价
    1.1 《武警医学》期刊基本情况
    1.2 《武警医学》期刊学术水平文献计量学评价
        1.2.1 文献统计分析的要求和本文运用到的分析方法
        1.2.2 数据选取原则及统计方法
        1.2.3 计量结果和分析
    1.3 《武警医学》期刊读、作者调查
        1.3.1 调查方法
        1.3.2 调查结果
        1.3.3 结果分析
2 《武警医学》期刊发展策略的SWOT 分析
    2.1 SWOT 分析方法的步骤
        2.1.1 分析环境因素
        2.1.2 构造SWOT 矩阵
        2.1.3 制定行动计划
    2.2 《武警医学》期刊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2.2.1 国际环境
        2.2.2 国内环境
        2.2.3 军队医学期刊发展现状
    2.3 《武警医学》期刊SWOT 分析结果
        2.3.1 优势
        2.3.2 劣势
        2.3.3 机会
        2.3.4 威胁
        2.3.5 SWOT 矩阵配对策略
    2.4 《武警医学》期刊发展策略选择
        2.4.1 着眼未来战略
        2.4.2 核心竞争力战略
        2.4.3 市场渗透战略
        2.4.4 特色品牌战略
3 《武警医学》期刊学术发展策略框架
    3.1 立足武警部队,着眼未来发展
        3.1.1 着眼“十二五”规划,突出军事医学特色
        3.1.2 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提高服务基层水平
        3.1.3 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推动医学科技创新
    3.2 完善运行模式,加强内涵建设
        3.2.1 立足武警医学优势学科,吸引科技创新论文
        3.2.2 实施技术提升战略,加快期刊网络平台建设
        3.2.3 面向世界发展,扩大国际影响
    3.3 创新管理体制,赢得发展契机
        3.3.1 争取国家精品科技期刊政策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3.3.2 破除地域限制,“走出”武警部队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3.3.3 与军队医学期刊合作,参与市场竞争
    3.4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特色品牌
        3.4.1 充分发挥情报学方法在特色栏目运作中的作用
        3.4.2 拓宽稿源渠道,保持救援医学栏目旺盛的生命力
        3.4.3 立足前沿领域,提高专家论坛组稿水平
4 主要结论及讨论
    4.1 主要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内科康复栏目重点组稿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红点指标在医学期刊评价中的应用与研究[D]. 翁嘉敏.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2]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探索与效果——以《协和医学杂志》为例[J]. 李玉乐,李娜,刘洋,孙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10)
  • [3]《心电与循环》杂志读者调查分析[J]. 杨丽,沈昱平,马雯娜. 心电与循环, 2019(01)
  • [4]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未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6]《右江医学》2009~2014年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 潘明志,黄研研,梁明佩. 右江医学, 2016(06)
  • [7]《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特色专栏”的策划与实施[J]. 王雪萍,叶大训,周宇红,张青山,金美娜,富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03)
  • [8]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建设探索[J]. 张迪,陈蓓,王尚柏. 今传媒, 2012(09)
  • [9]《武警医学》期刊学术发展策略研究[D]. 尤伟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1(07)
  • [10]寄望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跨越式进步——新年笔谈[J]. 卓大宏,励建安,王茂斌,孙启良,纪树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01)

标签:;  ;  ;  ;  ;  

内科康复专栏重点稿件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