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凝功能论文_梁振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促凝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促凝剂,血小板,电解质,肾功能,功能,冰冻,细胞。

促凝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梁振昌[1](2017)在《使用含有促凝剂采血试管对患者血液中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使用含有促凝剂的采血试管对患者血液中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测的影响。方法:以300例需要进行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清晨空腹情况下抽取血液样本,对比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后,放置于含有与不含有促凝剂的试管,比较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120例电解质检查患者中,有74例患者的K、Na、Pi、Cl、Ca、Mg数值相同,K、Na、Pi、Cl、Ca、Mg的相同率为61.67%(74/120);180例肾功能检查患者中,有115例患者的总蛋白(total protein,TP)、CO_2、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 C,CysC)、血清肌酐(creatinine,CREA)、尿酸(uric acid,UA)、白蛋白(albumin,ALB)数值相同,TP、CO_2、CysC、CREA、UA、ALB的相同率为63.89%(115/180);无论是进行肾功能还是电解质检查,使用与不使用促凝剂试管检测的部分结果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进行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中,使用促凝剂与否对检查结果仅在部分指标上会产生不同,但整体无差异,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隋丽娜[2](2016)在《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我院通过对促凝剂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的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情况提出合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随机选取的200例患者在促凝剂使用过程中对临床电解质和肾功能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期间使用促凝剂的频率最高。90%的患者在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过程中使用促凝剂。结论:本院需要进一步规范促凝剂在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期的使用情况。(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6年14期)

饶冬东,张福辉,薛晓光,邱君[3](2015)在《血小板微颗粒的促凝功能与流式细胞术绝对计数值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所获得血小板微颗粒计数与其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的100例健康孕产妇及患有合并症孕产妇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经流式细胞术计数分析及叁种功能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流式细胞术获得的乳黏素蛋白促凝血的微粒体计数与Zymuphen MP活性呈弱相关(r=0.5370,P<0.01);与内在凝血酶潜力ETP呈正相关(r=0.7444,P<0.01);与STA磷脂(PPL)促凝分析呈负相关(r=-0.7872,P<0.01)。膜联蛋白V+及促凝血的血小板源性微颗粒的含量水平与功能分析一致。结论血小板微颗粒的促凝功能与流式细胞术绝对计数值密切相关,多参数的使用将会提供更多的生物学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5年15期)

高鹏,牛扬,张勤国[4](2013)在《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对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测值影响的比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对甲状腺功能五项(T3、T4、FT3、FT4、TSH)检测值的影响。方法用Centaur发光分析仪对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采集的标本进行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测,以空白管做对照。结果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对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在甲状腺功能五项的检测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二者实质等同。(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3年04期)

余涟[5](2012)在《促凝剂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促凝剂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38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电解质检查,将38例患者分别取4 ml血液放置于普通真空试管和含有促凝剂真空试管中,比较两组血液样本中K、Na、CI、Ca、Mg、Pi是否有差异。对同期86例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于普通真空试管和含有促凝剂真空试管中,比较两组标本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fEA)、尿酸(UA)、二氧化碳(CO2)、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vsC)、微球蛋白(β2βG)是否有差异。结果电解质检查组中,促凝剂使用组K、Na、CI、Ca、Mg、Pi与未使用促凝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肾功检查组中,促凝剂使用组I-P、ALB、BUN、CREA、UA、CO2、CvsC、β2MG与未使用促凝利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血液进行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中使用促凝剂并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2年16期)

刘发全,杨锦平,陈珍女,李启波[6](2012)在《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4月门诊19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电解质检查,将19例患者分别取4mL血液放置于普通真空试管和含有促凝剂真空试管中,比较两组血液样本中K、Na、Cl、Ca、Mg、Pi是否有差异。对同期86例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将血液标本分别放置于普通真空试管和含有促凝剂真空试管中,比较两组标本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尿酸(UA)、二氧化碳(CO2)、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vsC)、微球蛋白(β2MG)是否有差异。结果电解质检查组中,促凝剂使用组K、Na、Cl、Ca、Mg、Pi与未使用促凝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肾功检查组中,促凝剂使用组TP、ALB、BUN、CREA、UA、CO2、CvsC、β2MG与未使用促凝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血液进行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中使用促凝剂并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大。(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2年01期)

陈元玉,刘峰,王双玲[7](2010)在《临床血小板应用后血液促凝功能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后血液的促凝功能。方法:该课题以100名志愿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其新鲜血液2ml后,随机输注50份冰冻血小板和50份新鲜血小板悬液,24小时后重新采血。分别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采用Born氏比浊法检测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的聚集率,所用诱导剂的终浓度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782.0μmol/L、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47.6μmol/L和胶原(collagen)4.8mg/L。结果: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51.5±4.4)ng/ml、(32.1±6.8)ng/ml和(25.5±4.9)ng/ml,新鲜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40.3±4.0)ng/ml、(24.3±4.8)ng/ml和(18.8±3.6)ng/ml,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在AA、ADP和胶原的诱导下,冰冻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81.15±6.39)%、(83.04±6.09)%和(81.25±8.28)%,新鲜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76.11±5.77)%、(76.59±5.30)%和(72.40±6.94)%,冰冻血小板对AA、ADP和胶原的聚集率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0.01)。结论:冰冻血小板的促凝血功能强于新鲜血小板,在血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可以大量长期储备冰冻血小板,以满足临床应用血小板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0年16期)

陈元玉,刘峰,王双玲[8](2010)在《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促凝功能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的促凝功能。方法:分别取50份冰冻血小板和50份新鲜血小板悬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小板球蛋白(thromboglobulin,-TG)、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采用Born氏比浊法检测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的聚集率,所用诱导剂的终浓度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782.0mol/L、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47.6mol/L和胶原(collagen)4.8mg/L。结果: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46.54.2)ng/ml、(27.16.6)ng/ml和(20.54.7)ng/ml,新鲜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分别为(35.33.8)ng/ml、(19.34.4)ng/ml和(13.83.2)ng/ml,冰冻血小板释放的β-TG、GMP-140和PF4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在AA、ADP和胶原的诱导下,冰冻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76.156.23)%、(78.045.93)%和(76.258.12)%,新鲜血小板的聚集率分别为(71.115.61)%、(71.595.14)%和(67.406.95)%,冰冻血小板对AA、ADP和胶原的聚集率均高于新鲜血小板(P<0.05~0.01)。结论:冰冻血小板的促凝血功能强于新鲜血小板,在血源日趋紧张的今天,可以大量长期储备冰冻血小板,以满足临床应用血小板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中旬刊)》期刊2010年06期)

Wannamethee,S.G,Shaper,A.G,Lowe,G.D.O,马超[9](2007)在《老年男性的肾功能和心血管病死率:炎症、促凝和内皮生物指标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炎症、促凝和内皮生物标记物对肾功能降低与心血管病死率之间关系的影响程度。方法和结果:对4029例年龄为60~79岁的男性进行前瞻性研(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期刊2007年06期)

高凌云,何作云,牟娇[10](2005)在《心脉神口服液拮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介导的内皮细胞抗凝/促凝功能失调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成药制剂心脉神口服液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血管内皮细胞(VEC)抗凝/促凝功能失调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模型,采用细胞培养,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发色底物法等技术,先观察ox-LDL对培养的VEC所分泌t-PA/PAI-1活性的影响,然后将心脉神口服液(XMSol)预先或与ox-LDL同时加入培养细胞上清中,观察心脉神口服液的保护作用。结果ox-LDL使VEC分泌的t-PA的活性显着降低,使VEC分泌的PAI-1活性明显升高。心脉神口服液与ox-LDL并用时可使ox-LDL这一作用减弱。结论心脉神口服液能拮抗ox-LDL致内皮细胞分泌t-PA下降和PAI-1增高,从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促凝功能。(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05年10期)

促凝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我院通过对促凝剂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进行合理性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的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情况提出合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随机选取的200例患者在促凝剂使用过程中对临床电解质和肾功能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期间使用促凝剂的频率最高。90%的患者在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过程中使用促凝剂。结论:本院需要进一步规范促凝剂在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期的使用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促凝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梁振昌.使用含有促凝剂采血试管对患者血液中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测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

[2].隋丽娜.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J].人人健康.2016

[3].饶冬东,张福辉,薛晓光,邱君.血小板微颗粒的促凝功能与流式细胞术绝对计数值的相关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5

[4].高鹏,牛扬,张勤国.两种品牌的分离胶促凝管对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测值影响的比对研究[J].安徽医学.2013

[5].余涟.促凝剂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结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

[6].刘发全,杨锦平,陈珍女,李启波.促凝剂使用对临床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

[7].陈元玉,刘峰,王双玲.临床血小板应用后血液促凝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

[8].陈元玉,刘峰,王双玲.冰冻血小板和新鲜血小板促凝功能的比较[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

[9].Wannamethee,S.G,Shaper,A.G,Lowe,G.D.O,马超.老年男性的肾功能和心血管病死率:炎症、促凝和内皮生物指标的作用[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

[10].高凌云,何作云,牟娇.心脉神口服液拮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介导的内皮细胞抗凝/促凝功能失调的作用[J].重庆医学.2005

论文知识图

外源性凝血示意图对X的均值散点图对X的均值散点图对X的均值散点图对X的均值散点图对X的均值散点图

标签:;  ;  ;  ;  ;  ;  ;  

促凝功能论文_梁振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