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杨坚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杨坚勇

身份证号:3306821979****XXXX浙江绍兴312300

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逐渐成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就要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特点

1.1对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与一般混凝土浇筑施工相比,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序更加复杂,相应的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要求更高。另外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体积很大,所以对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需求量很大。

1.2施工难度大,容易产生裂缝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会用到大量的水泥,实际施工时要对水泥进行水化处理。由于水泥自身性质的影响,在水化的过程中水泥会产生热量,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水泥产生的热量非常难散去,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增加。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和大量的实践表明:混凝土浇筑达到3~5d时内部的温度就会达到最高,这时混凝土内部与外部就会形成很大的温差,产生温度应力,这时混凝土就出现了裂缝。另外,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基础浇筑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同时进行的,如果在浇筑的过程中温度受到外界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基础就会形成一定的约束力。最开始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应力比较松弛,如果在浇筑的过程中温度很快降低,混凝土的应力就会紧绷,这就意味着混凝土的应力变大了,当应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受到地基约束力的影响产生裂缝。

1.3养护工作要求高

由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非常容易出现裂缝,所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对养护工作的要求非常高。本建筑工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用的是连续性浇筑的浇筑方法,应用此浇筑方法就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所以建筑工程后期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养护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温度变化与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温度的变化与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联系密切,如果温度过高,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水泥遇到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气,如果热气聚集在结构内部,就会导致建筑物结构自身温度的升高,不能实现与外界气温的平衡,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量的水参与到水泥的硬化过程,其他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的热量,这影响到混凝土的收缩状况。建筑工程刚施工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非常高,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收缩状况。除此之外,不同的施工模式及减水剂种类也会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结构的温度。外界的施工温度与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如果处于寒冷的冬季气候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效率会受到影响,在浇筑施工中,由于结构内部的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其气化水汽的速度较快,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的相关施工技术措施与手段

3.1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视

在实践中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的实际工程中要想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厚度,相关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就要对于实际的配合比以及各种技术开展系统的掌握,在实践中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开展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强度的重视,同时也要优化水化热程度,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在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开展配置的时候,相关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升对水化热程度的管理,有效的降低其整体程度。在整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的配置材料,在开展原材料的选择中要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同时要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进而节约其材料应用,在对其开展配置过程中要适当的配置恰当比例的粉煤灰。同时,在实践中要想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对其开展配置过程中,要适当的掺杂适当比例的一级粉煤灰以及矿渣水泥。应用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程度,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整体可泵性以及强度。

3.2控制温度裂缝的相关措施以及手段

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的时候,要想增强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提升对混凝土配置的基础之上,要强化对温度裂缝的控制,通过实践总结,其具体方式与措施具体如下:1合理的选择配合比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强对于砂、石级配以及实际的含泥量的配合比的重视,在对其进行配置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状况适当的加入一定的粉煤灰。在具体的作业中提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以及系统的选择,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化热程度,进而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改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2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在实践中要想有效的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技术人员就要加强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要想实现浇筑温度的有效降低,就要对其执行低温水、砂表面覆盖等方式与手段。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保障其高于五小时。在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适当的减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提升整个混凝土的实际热量散发速度,进而延迟其水化热峰值,有效的避免因为温度等因素导致的混凝土表面高温状况。在此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控制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尽量保障其在18℃之下。3加强对拆模时间的控制在开展混凝土拆模工作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对具体温度的测量以及监控工作的重视,在实践中,在混凝土拆模之后,其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之差在小于25℃的时候才可以对其进行侧模拆除。如果拆模的温差高于25℃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就要对其采取保温措施,通过此种方式减少温差问题。4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的实时掌控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的动态监测,在整个施工作业过程中,要通过测温点的埋设操作,对于其进行测量记录,同时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的实际监察,在实践中更要提升对混凝土内部温度以及表面温度的重视,根据其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方式与手段,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时候,相关操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分层以及分段分层的浇筑方式对其进行控制。这里所说的全面分层就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逐层的浇筑施工,此种方案适用于整体结构的平面尺寸相对较小的施工作业环境之中,其中分段分层就是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从底层开展,逐渐的浇筑,在浇筑一定距离之后,再浇筑第二层,逐层递进开展作业。

4结论

为了适应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必须优化建筑施工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环节的协调性发展,提升建筑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确保建筑物整体质量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大众对建筑物整体性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覃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172-173.

[2]余维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0):69+75.

[3]白进.简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07):63-64.

[4]刘龙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75+78.

标签:;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杨坚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