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特征论文_朱慧敏,王俊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词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词,特征,语义,词组,藏文,语料库,书面语。

动词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朱慧敏,王俊菊[1](2019)在《二语写作中虚化动词“HAVE”组构型式发展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一至四年级的同题议论文,参照本族语语料库,考察虚化动词"HAVE"组构型式发展特征。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虚化动词HAVE组构的频次呈整体上升趋势;低年级学习者过多使用have+a/an+N组构型式,且有明显口语体倾向,但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态势;二语学习者使用虚化动词复杂组构的情况明显少于本族语者,语义范围狭窄;错误率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语际错误、语内错误和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虚化动词组构知识构建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9年06期)

高逢亮[2](2019)在《从《现代汉语八百词》看形式动词的语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八百词》在"现代汉语语法要点"中专门讨论了形式动词和普通动词的区别,在"正文"部分也收录了一些形式动词并作了细致的描写。通过梳理其中关涉形式动词的内容,并与当前学界对形式动词的研究进行比较,发现有叁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第一,形式动词与普通动词的关系;第二,形式动词宾语的性质;第叁,形式动词的范围。这叁个问题互相关联,是分析形式动词语法性质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周启强,李妙[3](2019)在《NP+V+Adv句式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教学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动句NP+V+Adv中,V是中动词,是界定中动句的主要依据。对于哪些动词可以进入中动句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实际上,动词的时态、及物性程度及其论元结构等句法语义特征都是它能否进入中动句的限制性条件,以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作为切入点也有利于提高中动句式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要文静[4](2019)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虚化动词汉译特征研究:以Have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TED英汉平行演讲语料库,研究高频虚化动词Have的DVC(Delexicalized Verb Construction)结构的总体分布特征,进而根据该词的语义构式分类分析其汉译文本的语义特征。研究表明,英汉平行语料库可以作为中国学习者练习口语虚化动词用法的真实语言材料,其中汉译译例可做为口译训练的教学材料,促进翻译教学的新发展。(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根莲[5](2019)在《投射动词词组复合体的语义特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投射动词词组复合体是表征逻辑-语义关系的方式之一,具有非现实化语义特征。遵循形式是意义体现的功能原则,文章从功能语法视角探讨了投射动词词组复合体结构的语义特征。首先,从配列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介绍了动词词组复合体;然后概述了投射动词词组复合体的相关句法和言语功能,分别阐释了它在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所体现的不同语义特征;最后简要说明投射动词复合体结构与使役结构的区别。文章旨在为投射语言意义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瑶,廖顺林[6](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近义动词搭配特征对比研究和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比分析了achieve和gain,arise和emerge两组近义动词在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和英语国家语料库中的搭配特征和语义韵的异同,探讨了4个动词在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中的异常搭配和原因。结果发现:相比本族语者,中国学生过度使用achieve和gain,过少使用arise和emerge; gain的宾语搭配词比achieve丰富,但两者的宾语搭配词均不如本族语者丰富和具体,没有消极语义韵; arise和emerge的主语搭配词和语义韵单一,而且被误用为及物动词;中国学生混淆了两组近义动词的部分搭配和形似词的用法。错误原因主要是母语干扰、过度概括和忽略上下文。文章最后提出了英语近义词辨析和教学可采用词块和语料库驱动的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郑琬铃[7](2019)在《学习者汉语关键特征研究——以能愿动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关键特征研究方法探讨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词汇方面的语言表现特征,以及学习者母语对语言关键特征的影响,具体以能愿动词为例。利用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和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库确认Hawkins和Buttery界定的已习得的语言特征、发展中的语言特征、学习者第二语言正确形式使用分布与母语者类似、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正确使用形式像是发展中的或与母语者不同等四种关键特征,进而考察日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的汉语语料。结果发现,学习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个能愿动词虽然与不分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语料相同,但是具体使用特征有一定差异,显示学习者母语背景的不同对其关键特征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凌,张绍杰[8](2019)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篇认知态度类动词语用特征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文化间际语用学的文化模式理论框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笔语语料库(WECCL)和英语本族语大学生书面语篇语料库(LOCNESS/NESSIE,简称LONE),对中美大学生书面语篇使用的高频认知态度类动词的语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阐释其背后的成因。研究发现:中美大学生书面语篇中高频使用的认知态度类动词具有显着差异,中国大学生存在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两种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受英汉文化模式差异的影响,尤其汉语文化模式的认知框架或模板是影响英语学习者语言行为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李慧[9](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使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转述动词不仅是单纯地转述文本,而且在于深层次地表达笔者对于前人研究的态度。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术写作水平与国际学者相差甚远,其语言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转述前人研究时混用与误用动词现象严重。因此,近年来,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的使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30篇源自Applied Linguistics(国际SSCI权威期刊)研究性论文文献综述部分作为参考语料,创建国际期刊笔者论文语料库,同时选取中国大陆地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博阶段学位论文各30篇,创建中国学生英文论文语料库(含硕、博子库)。通过对转述动词在英语本族语学者论文语料库与中国学生英文论文语料库以及硕、博子库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跨库比较,旨在探讨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在语义内涵、评价潜势和时态和语态维度,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期刊学者在学术写作中对转述动词的使用有何异同?(2)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硕士生和博士生两个阶段学术写作中对转述动词的使用有何发展性特征?本研究通过AntConc检索、LLX2-Chi-square and Log-likelihood Calculator数据分析,对比分析和文本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到如下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期刊学者在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使用的异同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在语义内涵维度,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期刊学者都更倾向于使用话语型动词和研究型动词,较少使用认知型动词。此外,中国学习者在使用研究型转述动词和认知型转述动词时具有显着差异。其二,在评价潜势维度,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期刊学者更多地使用表中立态度和积极态度的转述动词,但是在使用上具有显着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更多表中立的转述动词,而国际期刊学者更多地使用表支持的转述动词。其叁,在时态维度,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使用情况和国际期刊学者的差异很小,均较多的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但在运用完成时上,存在显着差异。本族语者更倾向于使用现在完成时。其四,在语态维度,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国际期刊学者均较多使用主动语态,且不具有显着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使用的发展特征体现以下叁个方面。其一,在语义内涵维度,中国硕士生和博士生均热衷于使用话语型动词和研究型动词,较少使用认知型动词。此外,他们在使用认知型动词和话语型动词上具有显着差异。其二,在评价潜势维度,硕士生亲睐于使用表中性态度的转述动词,而博士生更多使用表积极态度的转述动词。在语义内涵和评价潜势维度,同本族语者相比,从硕士到博士阶段,差距在逐步缩小。其叁,在时态维度,硕士生和博士生都较多使用一般现在时,且这一现象随着学术水平的提高愈加明显。其次,硕士生和博士生常使用一般过去时,且接近于本族语者。但是较少使用现在完成时,且具有显着差异。其四,在语态维度,硕士生和博士生均较多的使用主动语态,且不具备显着差异。但是,相较于博士生,硕士生能更好的使用语态。本研究力图描述中国学习者和国际期刊学者在英语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使用的异同与中国学习者的发展特征,为规范英语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多杰才让[10](2019)在《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藏文动词识别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人与人交际以及人与计算机交际中的语言问题,包括表示语言能力、语言应用的模型、建立语言模型的计算框架,并根据语言模型及计算框架设计和实现实用系统,探讨实用系统的评测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动词在语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对语言信息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藏文动词的识别与特征分析是藏语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借鉴汉、英文动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并结合传统藏文文法研究了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藏文动词识别及特征,主要工作包括:(1)藏文动词词典库建立词典库是词语资料的集合,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藏文的特点,在分析已有传统藏文词典的基础上,设计了藏文词典库的结构,并建立了用于藏文动词识别和特征分析的藏文动词词典库。(2)藏文动词的识别藏文动词识别是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也是藏文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建立的藏文动词词典为依据,采用词典匹配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藏文动词,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藏文动词的特征分析藏文动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词类,其特征分析对藏文文本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布特征、构成特征、组合特征和语法特征等四方面研究了藏文动词的特征,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动词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汉语八百词》在"现代汉语语法要点"中专门讨论了形式动词和普通动词的区别,在"正文"部分也收录了一些形式动词并作了细致的描写。通过梳理其中关涉形式动词的内容,并与当前学界对形式动词的研究进行比较,发现有叁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第一,形式动词与普通动词的关系;第二,形式动词宾语的性质;第叁,形式动词的范围。这叁个问题互相关联,是分析形式动词语法性质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词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朱慧敏,王俊菊.二语写作中虚化动词“HAVE”组构型式发展特征研究[J].外国语文.2019

[2].高逢亮.从《现代汉语八百词》看形式动词的语法特征[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周启强,李妙.NP+V+Adv句式中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教学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4].要文静.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虚化动词汉译特征研究:以Have为例[J].邢台学院学报.2019

[5].王根莲.投射动词词组复合体的语义特征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李瑶,廖顺林.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近义动词搭配特征对比研究和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7].郑琬铃.学习者汉语关键特征研究——以能愿动词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8].周凌,张绍杰.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篇认知态度类动词语用特征的成因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

[9].李慧.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转述动词使用特征研究[D].南华大学.2019

[10].多杰才让.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藏文动词识别及特征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系统语法的及物性分析示例名词化的语法隐喻性图式资源与应试关系密切度延续性动词的特征一1基于动词特征的零水印检测的细...一l基于动词特征的文本预处理过程一1动词特征水印的生成细化流程

标签:;  ;  ;  ;  ;  ;  ;  

动词特征论文_朱慧敏,王俊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