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

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210006

摘要:目的:对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儿采用自拟健脾渗湿汤治疗,观察组42例患儿采用自拟健脾渗湿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急性肠胃道功能紊乱,多发于夏秋季,临床症状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加,粪质水样、稀薄,或有乳食残渣,严重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给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为了进一步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腹泻婴幼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腹泻婴幼儿,所有患儿均存在感受时邪、饮食不节、饮食不洁等病史,临床症状主要为黄色稀水便,伴奶花,每天5~9次,部分为10次及以上。部分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儿,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为5个月~2岁,平均年龄为(1.4±0.3)岁。观察组42例患儿,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6个月~2岁,平均年龄为(1.5±0.5)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自拟健脾渗湿汤治疗,方剂构成为:党参6g、苍术4g、羌活4g、柴胡4g、防风4g、连翘5g、藿香5g、焦山楂5g、陈皮5g、炒六神曲5g、厚朴5g、桔梗5g、白术5g、茯苓5g、白芷3g、甘草3g、诃子3g、干姜3g。湿甚者加用薏苡仁、泽泻,发热口渴者加用石膏,腹痛者加用木香,久泻者加用肉豆蔻、益智仁。水煎服100mL,一天1剂。6个月~1岁患儿,一次20~25mL,分4次服完。1~2岁患儿,一次30~40mL,分3次服完。持续3天。

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治疗。推拿:揉外劳宫,以补脾经。揉足三里,推三关,对外感泄泻者揉一窝风,对伤食泄泻者清胃经,对脾胃虚弱泄泻者补胃经、补大肠,对脾肾阳虚泄泻者揉二马。每个穴位每分钟揉150~200次,一天1次。持续3天。摩腹:协助患儿取仰卧位,袒腹露脐,根据患儿症状不同选择相应的中药药粉放于脐部,以掌心合于脐上,揉腹3min,然后再摩腹5min,点揉水分、天枢。

1.3疗效评价

以《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中的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痊愈:治疗3天后,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饮食正常,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3天后,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改善,饮食正常,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治疗3天后,大便性状及次数有所改善,饮食改善,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3天后,大便性状、次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小组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婴幼儿腹泻在中医上属于“泄泻”的范畴,多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4]。该病可发于一年四季,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如果治疗及时,则预后较为理想。该病为儿科常见性肠道疾病,西医对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采用补液、抗生素等支持治疗,效果不太理想。

中医更讲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因小儿脾胃较为虚弱,如果外感寒邪或饮食不节,则导致运化功能受损,无法熟腐水谷,水则反为湿,而谷则反为滞,两者合污而下,从而形成泄泻[5]。因此,治疗时应遵循固肠止泻、运脾化湿的原则。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均采用自拟健脾渗湿汤治疗,方中白术、茯苓可运脾化湿,甘草、党参可健脾益气,连翘、藿香可利水渗湿,羌活、柴胡、防风、苍术可防风解表,桔梗、陈皮、炒六神曲、厚朴可消食导滞,诃子、白芷可固肠止泻。诸方联合可健脾解表、固肠止泻、和中化湿。结果显示,采用自拟健脾渗湿汤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提示自拟健脾渗湿汤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较为确切。

小儿推拿中揉外劳宫、揉足三里、补脾经、推三关可散寒温阳,清大肠、揉一窝风可利湿清肠,运八卦、清胃经可健脾和胃,补胃经、补大肠可益气补脾止泻,补肾经、揉二马可健脾补肾。摩腹治疗将药粉置于脐部,并进行摩腹治疗能够促进药物吸收、起效,联合推拿手法效果更为确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婴幼儿腹泻加用小儿推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对腹泻婴幼儿采用小儿推拿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泽霞,章新玲.中医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6):2915-2916

[2]吉玉华.浅谈用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98-99

[3]刘双柱.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46-147

[4]王金霞.自拟“健脾利湿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腹泻18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8-9

[5]徐增显.自拟运脾止泻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7):36-37论著栏目

标签:;  ;  ;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