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模型论文_贺军亮,韩超山,韦锐,周智勇,东启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金属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金属,模型,沉积物,动力学,正定,小球藻,磁学。

重金属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贺军亮,韩超山,韦锐,周智勇,东启亮[1](2019)在《基于偏最小二乘的土壤重金属镉间接反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高光谱快速监测方法,以石家庄市水源保护区褐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有机质敏感波段对应的多种光谱变换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土壤重金属镉(Cd)的高光谱间接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本Cd含量平均值为0. 220 mg/kg,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有机质含量与Cd含量之间显着相关,两者存在一定的吸附赋存关系;有机质原始光谱反射率对应的敏感波段为797 nm,各种光谱变换中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absorbance transformation and first derivative,ATFD)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最大,一阶微分(first derivative,FD)与有机质含量存在最大的正相关关系;基于建模和验证样本分析,多光谱变换指标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优于单光谱变换指标偏最小二乘模型和多光谱变换指标逐步回归模型,模型解释变量为1 409 nm波段处的倒数对数的二阶微分(absorbance transformation and second derivative,ATSD)和1 396 nm波段处的FD,建模和验证样本R2分别达0. 83和0. 80。采用基于有机质光谱诊断特征建立多光谱变换指标集成估算模型来间接反演重金属Cd含量是可行的,所建最优模型可以为该地区重金属Cd的快速遥感监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9年04期)

张更宇,李娜,高晓峰[2](2019)在《电絮凝处理脱硫废水中重金属及动力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絮凝法处理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研究去除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模型,并对电絮凝产物进行分析。考察电絮凝时间、电流密度、废水pH值、曝气量对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时间40min,电流密度4mA/cm2,废水pH=7,曝气量0.4m3/h时,四种金属去除率达90%。电絮凝产物为铁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且去除过程具有一级动力学反应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孔丹丹,李歆悦,闫卉欣,骆骄阳,杨美华[3](2019)在《药食两用植物药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以黄芪、党参、昆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药食同源"理论发展而来的食疗、药膳、养生学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传统中药及药食两用中药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对于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为进一步评估传统中药及药食同源中药的质量安全性,该实验以传统药食两用黄芪、党参和昆布3味植物药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重金属在其不同类型中药材中的污染水平及残留情况,并对服用该类药材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该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上述3味药材中铬(Cr)、铜(Cu)、砷(As)、镉(Cd)、汞(Hg)和铅(Pb)的含量,并结合靶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与致癌风险值(CR,carcinogenic risk)评估了其非致癌与致癌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内重金属限量标准下(ISO 18664-2015,GB 2762-2017),随机抽选的16批黄芪、26批党参和9批昆布重金属超标率分别为25%,77%,100%。若以原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结合THQ与CR健康风险数值为评估标准时,黄芪和党参中成人和儿童的THQ总值分别为0. 028 244,0. 063 505和0. 014 485,0. 032 568,均高于标准值0. 02和0. 011 25;昆布药用时成人和儿童THQ总值为0. 023 734和0. 020 287,远高于标准值0. 008 0和0. 007 5,然而3味药材中As,Cd,Pb的CR均低于1×10~(-6),表明以上6种有害元素对暴露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危害,但不存在潜在的致癌影响。可见,传统中药材及药食两用药材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得到重视并及时建立合理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林钟扬,管敏琳,金翔龙,潘少军,姚旭莹[4](2019)在《基于海岸带舄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磁诊断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于海南岛海岸带7个典型舄湖采集9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的磁性参数、粒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考察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与磁性参数的相关性并构建磁诊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导,磁晶粒度以较粗的假单畴和多畴颗粒为主;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7个舄湖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为博鳌港>清澜湾>新村湾>小海湾>黎安湾>东寨港>洋浦湾;重金属元素与沉积物磁性参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Cu、Cr、As、Zn、Pb含量与相关磁性参数建立的二元回归线性方程有较好的拟合性(0.73≤r≤0.92),表明可以利用磁性参数追踪和指示海南岛海岸带舄湖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11期)

司海燕[5](2019)在《基于数理统计的湿地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价模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湿地生态环境与水体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采集待研究区域湿地水体样本,并对样本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进行测定与统计,据此进行湿地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各类重金属污染因子的关系矩阵及综合权重矩阵,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价湿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所研究地区的湿地水体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的部分主要为矿业开采区域和工、农业生产区域;在本次实验所采集的200个水样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中度及以上的样本数量为100个。(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王烁今,潘吟松,刘书田,侯显达[6](2019)在《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在潮土区土壤重金属累积性含量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华北某潮土地区的县级行政区5个乡的土壤环境质量为监测区域,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共计采集土壤样品93个,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样品中的Cd、Hg、As、Cu、Pb、Cr、Zn、Ni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对该行政区的5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状况基本良好,除监测区域2为二级以外,其他4个监测区域为一级,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为监测区域4>监测区域>3监测区域>5监测区域1>监测区域2。本文还应用模糊数学模型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与模糊数学模型的评价结果除监测区域2外基本一致。结合各监测区域实际情况,结果表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更体现出了分割问题上的优越性,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评价方法可行,精确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闫峰,王雨潇,袁志颖,李世曙,康青[7](2019)在《沉积物重金属的随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中,由于沉积物矿质组成不均匀性和实验误差的影响,重金属的背景值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传统的生态风险指数难以处理这里具有不确定性的生态风险评价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统计学原理,对传统的生态风险指数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随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处理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中的不确定性;而且可以通过风险向量,量化重金属生态风险隶属于各个等级的概率。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洞庭湖新墙河口的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中,结果显示:与传统生态风险指数相比,随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在风险的不确定性量化和等级识别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新墙河口沉积物中的主要生态风险因子为砷、汞、镉,它们的生态风险级别分别为"低风险"、"中风险"和"较高风险",且分别具有0.15、0.13和0.24的概率向更高的等级恶化。为了保护新墙河口的生态环境健康,应当加强桃林矿区的矿渣治理,并在河口地区进行生态清淤。(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滔,张瑾,卞志强,姜慧,申慧彦[8](2019)在《2种经典模型对抗生素与重金属锌的蛋白核小球藻时间依赖联合毒性作用的评估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染物在环境中普遍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其累积毒性与毒性相互作用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安普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和重金属锌(Zn)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 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抗生素与Zn的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系统测定3种抗生素和重金属Zn及其二元混合物射线的时间-浓度-毒性数据,以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与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IA)为标准加和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延长,3种抗生素和重金属Zn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逐渐增强; 2种模型对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评估基本一致,即在低浓度区域始终呈现加和作用,而在高浓度区域随暴露时间延长由协同作用逐渐转变为加和作用;而对于同一混合物体系,CA和IA模型预测毒性之间的差距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且IA预测曲线始终位于CA预测曲线上方,显示了IA模型在评估具有相异组分混合物的毒性时较CA模型接近实际观测值。(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培,石振清[9](2019)在《有机质与矿物相互作用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有机质(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和水铁矿(Ferrihydrite,Fh)都是环境中重要的吸附剂,影响着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定量理解重金属与NOM和Fh的动力学行为是预测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关键。前期,我们基于WHAM平衡模型建立了统一的动力学模型来描述重金属在NOM不同点位上的解吸动力学行为~([1-2]);基于(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吴劲,滕彦国,李娇,陈海洋[10](2019)在《基于PMF模型的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中变量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应用受体模型对土壤污染物进行源解析,输入变量对模型运行及其结果的影响,以乐安河中上游地区土壤重金属调查数据作为典型受体模型(PMF模型)的输入数据集,并在PMF模型基础方案运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法来探讨输入变量变化对模型诊断及源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因子数情景是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PMF模型最佳运行结果;土壤中Cu、Mo、Na2O、As、Mn和Cd等参数属于敏感变量,这些变量均为每个因子中的主要载荷元素,即每个源的特征污染物;不同变量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Cu、Mo的总敏感性最大,分别为12.1,8.2,大于其他输入变量的敏感性.因此,在应用PMF模型进行源解析时,特征污染物是敏感性较强的变量,其数据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源解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重金属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研究去除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模型,并对电絮凝产物进行分析。考察电絮凝时间、电流密度、废水pH值、曝气量对电絮凝法处理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时间40min,电流密度4mA/cm2,废水pH=7,曝气量0.4m3/h时,四种金属去除率达90%。电絮凝产物为铁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且去除过程具有一级动力学反应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金属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贺军亮,韩超山,韦锐,周智勇,东启亮.基于偏最小二乘的土壤重金属镉间接反演模型[J].国土资源遥感.2019

[2].张更宇,李娜,高晓峰.电絮凝处理脱硫废水中重金属及动力学模型[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9

[3].孔丹丹,李歆悦,闫卉欣,骆骄阳,杨美华.药食两用植物药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以黄芪、党参、昆布为例[J].中国中药杂志.2019

[4].林钟扬,管敏琳,金翔龙,潘少军,姚旭莹.基于海岸带舄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磁诊断模型构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5].司海燕.基于数理统计的湿地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6].王烁今,潘吟松,刘书田,侯显达.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在潮土区土壤重金属累积性含量评价中的应用[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闫峰,王雨潇,袁志颖,李世曙,康青.沉积物重金属的随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9

[8].王滔,张瑾,卞志强,姜慧,申慧彦.2种经典模型对抗生素与重金属锌的蛋白核小球藻时间依赖联合毒性作用的评估比较[J].生态毒理学报.2019

[9].王培,石振清.有机质与矿物相互作用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定量分析[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吴劲,滕彦国,李娇,陈海洋.基于PMF模型的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中变量敏感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重金属污染场地电阻率法监控模型重金属对HHCB在棕壤上吸附和解吸的影...流域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SWAT-HM)示意...凤城大桥重金属模型计算值与实...加入氧化锰参数对自由态重金属的模...重金属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

标签:;  ;  ;  ;  ;  ;  ;  

重金属模型论文_贺军亮,韩超山,韦锐,周智勇,东启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