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论文_任文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自净,废水,菌种,热电厂,污水处理,淀粉。

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论文文献综述

任文萍[1](2013)在《降解六硝基生产废水微生物絮凝剂的驯化及培养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驯化培养出降解六硝基生产废水高效絮凝剂产生菌,并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利用含六硝基生产废水的固体培养基对几株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进行逐级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六硝基生产废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通过驯化培养得到一株高效降解六硝基生产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初始PH为8、培养时间60h、培养温度34℃。[结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65.38%,微生物絮凝剂MBFSY-1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剂。(本文来源于《化工中间体》期刊2013年02期)

王德强[2](2008)在《脱硫微生物的菌种驯化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脱硫具有低成本、可脱有机硫等优点,不足之处是菌种生长不稳定,需要不断进行驯化培养以提高菌种的脱硫活性。实验采用不同的硫源对脱硫微生物进行了驯化,考察了不同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的驯化和生长,再将微生物菌种分别接种到煤、黄铁矿和柴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在以煤为硫源的培养基中,微生物生长具有较大起伏,不利于菌种的驯化,8d后的脱硫率为10.2%;而在柴油和黄铁矿中培养的微生物则较单一,有利于菌种的驯化,8d后的脱硫率分别为23%和17.4%。(本文来源于《煤化工》期刊2008年03期)

杨晓瑛,孙成勋,吴春华,鲁肖月,高建伟[3](2004)在《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和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构成和处理机理基础上,结合吉林热电厂250t/h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试,介绍了中低温条件下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和驯化。菌种放养后扩大了系统运行的温度范围并缩短了调试时间。水质监测表明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完全达到并优于设计标准,COD_(cr)和SS的平均去除率均在70%以上。(本文来源于《吉林电力》期刊2004年02期)

肖作义,王利平,康文庆,谷兆全,范荣华[4](2003)在《城市污水二级好氧工艺微生物的培养与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包头市北郊水质净化厂二级好氧工艺生化处理系统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 ,详细介绍了北方寒冷地区消化菌和异氧菌的培养驯化方法及步骤 ,提出了活性污泥法工艺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最佳运行参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03年05期)

李清彪,吴志旺,廖鑫凯,洪铭媛,吴小霞[5](2002)在《淀粉水解-好氧降解工艺研究中微生物的驯化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用生物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本课题组构思了水解-好氧循环一体化工艺,并拟由批式间歇单元过程来考查设想的可行性。采用10/L模拟淀粉废水作为目标废水,初步研究驯化后的水解、好氧微生物经不同培养时间后对目标废水的处理效果,也比较了不同时间从污水厂取来的污泥经驯化后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经过44h的驯化培养的水解菌具有较强的降解淀粉能力,经过12h驯化培养的好氧菌能较快消耗淀粉水解酸化后的产物,且具有很强的耐酸能力;不同时间从污水厂取来的污泥驯化培养的微生物在降解特性上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福建化工》期刊2002年04期)

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脱硫具有低成本、可脱有机硫等优点,不足之处是菌种生长不稳定,需要不断进行驯化培养以提高菌种的脱硫活性。实验采用不同的硫源对脱硫微生物进行了驯化,考察了不同培养基中的微生物的驯化和生长,再将微生物菌种分别接种到煤、黄铁矿和柴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在以煤为硫源的培养基中,微生物生长具有较大起伏,不利于菌种的驯化,8d后的脱硫率为10.2%;而在柴油和黄铁矿中培养的微生物则较单一,有利于菌种的驯化,8d后的脱硫率分别为23%和17.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论文参考文献

[1].任文萍.降解六硝基生产废水微生物絮凝剂的驯化及培养条件优化[J].化工中间体.2013

[2].王德强.脱硫微生物的菌种驯化培养[J].煤化工.2008

[3].杨晓瑛,孙成勋,吴春华,鲁肖月,高建伟.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和驯化[J].吉林电力.2004

[4].肖作义,王利平,康文庆,谷兆全,范荣华.城市污水二级好氧工艺微生物的培养与驯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

[5].李清彪,吴志旺,廖鑫凯,洪铭媛,吴小霞.淀粉水解-好氧降解工艺研究中微生物的驯化培养[J].福建化工.2002

论文知识图

一2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装置图血清瓶中CO2变化情况2 污泥镜检结果4 DGGE图谱的主成分分析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原位徽生物修妞工艺示意图

标签:;  ;  ;  ;  ;  ;  ;  

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论文_任文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