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墩论文_温国栋,温洪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流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泵站,几何,溢洪道,模型,参数,开孔。

导流墩论文文献综述

温国栋,温洪海[1](2019)在《非对称式闸站工程导流墩结构设计方案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对称式闸站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水闸设计中最常用的形式,但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前池流态不良等现象,将影响闸站的运行安全。本文利用GAMBIT数值软件,对某水闸工程的导流墩体型优化问题展开研究,认为:当导流墩长度为15m,开孔宽度为3. 0m,开孔高度为1. 7m时,前池流态最好,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5期)

贾君德,周济人,赵苗苗,秦景洪,傅朝康[2](2019)在《楔形导流墩对泵站大扩散角前池整流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扩散角前池存在大尺度回旋等不良流态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前池斜坡段增设楔形导流墩后的水流运动规律,并以水泵流量分配均匀度为目标函数,探究了单因素改变导流墩导流夹角α及长度L对前池不良流态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整流措施时,前池中主流过于集中、有对称立面旋涡出现,严重影响前池扩散水流,甚至水流裹挟旋涡,进一步影响进水池内流态。在距前池进口4 D(D为水泵叶轮直径)处,增设导流角度α为90°、长度为2.5 D的导流墩后,能明显改善前池流态,水流可均匀进入各进水池。(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白玉川,李彬,徐海珏,姜云鹏,刘海源[3](2019)在《大跨度泵站多人字型前池导流墩整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浙石化4×107t/年炼化取水口北区循环水泵房大跨度前池存在的主流集中、流速大、出现回流区、流道进水不均等问题,提出"多人字型"组合前池导流墩方案,并基于N-S方程、标准κ-ε湍流模型、重力相似准则,对"多人字型"组合导流墩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人字型"组合导流墩方案起到了分散水流、降低主流流速、减少前池回流区域和回流流速大小的作用,为同类型大跨度直角进水前池的整治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孙德旭,牧振伟,李凡琦,贾萍阳,张红红[4](2019)在《弯段溢洪道导流墩联合糙条消能工水力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弯道离心力与边墙的作用,导致溢洪道内产生水面超高、横向冲击波等问题。为了充分体现加设导流墩糙条后对溢洪道内水力特性影响,通过对曲率半径与底宽比值为2. 2的60°弯段溢洪道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试验方案下溢洪道各典型横断面的水深与水流动力轴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导流墩布设位置和个数均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溢洪道内水面结构形态,单一形式导流墩对弯道内水面结构改善效果不如导流墩和糙条联合布置形式; 5组试验方案最大水面差及最大水深在1/5~2/5弯道横断面和4/5弯道横断面相邻上下游位置发生频率较大,且导流墩糙条联合方案的水流动力轴线更趋向弯道中轴线;相比同类消能工,导流墩糙条联合形式布置在弯道内更加节约工程造价,且施工较方便,可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从从,韦爱群,李金宝,高琛[5](2019)在《基于模型试验的导流墩对闸站合建工程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闸站合建工程在闸行使通航功能时,导流墩附近出现回旋区、斜流等复杂水力现象,影响着船只通航安全性。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不同方案下的导流墩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在自排工况下,设计了6种不同长度、不同开孔参数的导流墩方案对通航口门区水力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方案4中导流墩适宜长度及开孔参数,可减小导流墩附近回旋区范围及墩头前斜流区,改善口门区水流流态,为通航提供了良好的水流条件,为类似闸站工程通航口门区整流方案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9年04期)

徐波,高琛,夏辉,陆伟刚[6](2019)在《开孔导流墩几何参数对闸站工程前池整流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闸站结合工程的泵站前池流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闸站结合式泵站前池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开孔导流墩的长度、开孔宽度、相邻的孔口中心间距及开孔高度等因素对泵站前池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长度的导流墩能改善闸站结合工程的泵站流道进口的不良流态;在优选的长度下,进行导流墩不同开孔几何参数的对比计算,发现开孔导流墩长度为8.62D(D为水泵叶轮的直径)、开孔宽度为1.55D、相邻的孔口中心间距为2.16D、开孔高度为0.66h(h为前池水深)时,相比于其他几何参数的开孔导流墩,前池内流态能得到更好的改善,水泵入口流速分布更均匀,漩涡综合影响函数更低; CFD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闸站结合工程选择合适的导流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波,张从从,李占超,高琛,毕超[7](2019)在《基于CFD的导流墩几何参数对闸站合建枢纽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闸站合建枢纽通航时容易在导流墩附近出现复杂水流现象。【目的】改善导流墩墩头前的斜流、偏流以及面层横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大的问题。【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某闸站合建枢纽节制闸通航水流条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导流墩长度、开孔与否、开孔宽度、相邻孔口中心间距及开孔高度等参数对闸站合建枢纽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结果】综合考虑导流墩前横向流速、轴向流速及斜流面积,采用单因素递进分析表明,随着导流墩长度增加,导流墩前流速和斜流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当开孔宽度增加到4.5 m时,墩头前流速进一步减小,大于4.5 m时,墩头前流态恶化;随着开孔中心间距的增加,导流墩前流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孔口中心间距为6.25 m时,流态较优;当开孔高度增加到3.8 m时,墩头前流速和斜流面积进一步减小,大于3.8 m时,墩头前流速和斜流面积随之增大。【结论】通航水流条件的优劣受导流墩结构影响显着,导流墩开孔能够减小墩头前水流面层横向和轴向速度及斜流面积,提高通航安全性。导流墩最优开孔方案为:导流墩长度25 m、开孔宽度4.5 m、相邻孔口中心间距6.25 m、开孔高度3.8 m,相应墩头前水流横向和轴向速度及斜流面积分别为0.25 m/s、0.75 m/s、12.56 m~2。(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波,姚天雯,夏辉,高琛[8](2018)在《西淝河闸站工程开孔导流墩整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淝河闸站工程在闸、站单独运行时存在的回旋和斜流问题,采用整体正态模型对闸站工程进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在抽排水工况下,设计了不同导流墩长度,不同导流墩开孔尺寸包括开孔宽度、开孔间距、开孔高度等7种导流墩整流方案;其中对仅25 m长导流墩方案和导流墩最优开孔尺寸方案进行了自排工况下自排闸的过流流态及流速分布研究。通过对比各方案下导流墩侧回旋区面积大小及各孔流速均匀度,建议导流墩长25 m,开孔宽4. 5 m,相邻的孔口间距6. 25 m,开孔高度5 m。5#和6#流道中间加设1 m短隔墩的方案可减小泵站前池及闸前水流回旋区域,改善水流流态,提高各孔流速均匀度,为泵站机组及水闸运行提供良好的水力条件。试验研究结果可为闸站结合工程选择导流墩整流方案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杨旭辉,许准,杨沛源,宋方略,徐庆芳[9](2018)在《某水电站设置导流墩控导渠道扩散段水流的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改善某水电站尾水渠渠道扩散段大扩散角内的水流流态,应用CFD软件进行流场计算,借鉴已有工程经验,研究采用"八字形"导流墩控导水流时的最佳导流墩参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不加设导流墩时,扩散段存在严重回流旋涡,对主流产生挤压作用,使主流产生不可预测的横向摆动,影响输水工程的高效性和安全稳定性;加设导流墩并将其调整至最佳参数后,扩散段两侧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大幅减小,对主流的扰动作用明显减弱,水流能够实现平稳均衡过渡,达到了研究目的。研究成果可供类似输水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刘承,陈奇,蒋劲,刘亚萌[10](2018)在《导流墩布置形式对泵站前池流态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北省咸宁市嘉鱼余码头第二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无导流墩、布置直线导流墩和布置曲线导流墩3种情况下的泵站前池的流场做了仿真计算及对应的缩比水工模型试验。数值结果表明3种导流墩布置形式中,曲线导流墩对来流的导向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消除位于引水渠外侧的循环回流,同时对来流的阻碍作用较小,有利于改善泵站的取水条件。水工模型试验的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相似度较高,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和结论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4期)

导流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扩散角前池存在大尺度回旋等不良流态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前池斜坡段增设楔形导流墩后的水流运动规律,并以水泵流量分配均匀度为目标函数,探究了单因素改变导流墩导流夹角α及长度L对前池不良流态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整流措施时,前池中主流过于集中、有对称立面旋涡出现,严重影响前池扩散水流,甚至水流裹挟旋涡,进一步影响进水池内流态。在距前池进口4 D(D为水泵叶轮直径)处,增设导流角度α为90°、长度为2.5 D的导流墩后,能明显改善前池流态,水流可均匀进入各进水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流墩论文参考文献

[1].温国栋,温洪海.非对称式闸站工程导流墩结构设计方案优化[J].水利技术监督.2019

[2].贾君德,周济人,赵苗苗,秦景洪,傅朝康.楔形导流墩对泵站大扩散角前池整流效果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白玉川,李彬,徐海珏,姜云鹏,刘海源.大跨度泵站多人字型前池导流墩整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4].孙德旭,牧振伟,李凡琦,贾萍阳,张红红.弯段溢洪道导流墩联合糙条消能工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

[5].张从从,韦爱群,李金宝,高琛.基于模型试验的导流墩对闸站合建工程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研究[J].江苏水利.2019

[6].徐波,高琛,夏辉,陆伟刚.开孔导流墩几何参数对闸站工程前池整流效果的影响[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7].徐波,张从从,李占超,高琛,毕超.基于CFD的导流墩几何参数对闸站合建枢纽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

[8].徐波,姚天雯,夏辉,高琛.西淝河闸站工程开孔导流墩整流试验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8

[9].杨旭辉,许准,杨沛源,宋方略,徐庆芳.某水电站设置导流墩控导渠道扩散段水流的数值计算[J].水电能源科学.2018

[10].刘承,陈奇,蒋劲,刘亚萌.导流墩布置形式对泵站前池流态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论文知识图

导流墩整流措施方案加装压水板/导流墩后前池S2截面...压水板/导流墩组合导流装置12 有无导流墩泵装置试验性能比较有导流墩出水口转潮期流速分布...无导流墩出水口转潮期流速分布...

标签:;  ;  ;  ;  ;  ;  ;  

导流墩论文_温国栋,温洪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